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八十章 夺印
    他曾多次上书于刘安,催促刘安下拨赈灾粮款,可是他所上书的一封封折子却是石沉大海。

    正因折子石沉大海,他才亲自赶来!

    如今他来了,却没想到在这里不仅碰到了向他告假的彭福,还看到了这满桌的奇珍异宝!

    瞋目扼腕、怒发冲冠。

    在田慈沉寂的目光下,杨义忽而掀翻了这一张摆满奇珍异宝的桌子。

    各种稀世珍宝在杨义的怒发一掀之下纷纷滚落地下,而杨义亦是迈着一种气冲牛斗的步子再次推倒了那一扇连接主厅与过道的屏障。

    两颗如盆口大的夜明珠不偏不倚的滚落在纪寒的脚下,一声勃然叱喝亦在纪寒耳边炸响开来。

    好啊,乌县遭遇百年一遇之水患,原来你们一个个的全在这里,在这里讨好刘安,在这里山珍海味,逍遥快活,我杨义要上京去告你们。

    在杨义叱喝这满堂官员之时,田慈已是走至纪寒身旁。

    当田慈将方才杨义所向那位彭大人所斥之话全数转述于纪寒之时,纪寒已是自座椅起身。

    走至杨义身前,仔细端详此人。

    但见此人身着一身打着补丁的官服,脚蹬一双破了好几处窟窿的鞋子,在看他的满身风尘,满脸疲态,纪寒亦是鼻中一酸。

    伸手拍掉杨义肩上的泥土,纪寒亦是用一种平静的声音向他问道:这位大人,不知如今乌县水患如何?可有堵住,百姓有无伤亡?安顿如何?粥棚有设?医者可够?还有可为他们搭设简蓬?

    忽而听得纪寒所问,杨义充血的双眸中亦是散发出道道溢彩。

    此子所问,句句皆问在关键之处,令得他对此子顿生好感。

    虽然不知纪寒身份,但能问出此问者当不是与那刘安同流合污之人。

    后退一步,而后先向纪寒谦卑拱手,杨义这才向纪寒回道:如今洪水已止,百姓虽有伤亡,但在县兵与孟将军的协助之下,此次伤亡并没有想象中大,目前乌县最缺的便是粮食与医者。孟将军已命军士搭设了简蓬供百姓暂时居住。

    待得杨义回完,纪寒亦是忽而转眸看向宴堂内的一众官员。

    刘大人,还有在座的各位,你们可全都听清楚了?

    听得纪寒所问,这些大人们自是无人敢回他的话。

    但见无人回话,纪寒也不在意。

    迈步,而后在所有官员的惶惶不安下,纪寒径直向刘安走去。

    走至刘安身旁,纪寒亦是向他伸出手来。

    你要什么?但见纪寒向他伸手,刘安亦是向他沉声问道。

    到了此刻,他已经可以确定此子绝非江湖中人,他若是江湖中人,怎能向杨义问出那些一语中的般的话来。

    你的官印!

    你不是绿林中人,告诉本官,你究竟是谁!迎着纪寒那一双目若点漆的眸子,刘安亦是向他沉声问道。

    他所问,纪寒亦自然不会回答于他。

    将手伸进刘安衣襟,刘安亦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纪寒自他衣襟中取出他的巡抚大印。

    手持巡抚大印,纪寒亦是在刘安那一双阴晴不定的眼眸下走至杨义身前。

    将巡抚大印放于杨义手中,在杨义的诧异的目光之下,纪寒向他说道:这位大人,先拿此印先去调度城中粮草接济灾民,我先派一人随你同去。

    向杨义说完此话后,纪寒亦是再次看向田慈。

    田掌门,此行你先跟这位大人去赈济灾民,若遇阻挠、生事者,尽管杀之!

    尽管杀之?

    突然听得纪寒所说这四字,杨义双眸中已是一片骇然。

    走至杨义身前,田慈亦是向他淡声说道:这位大人,走吧!

    这真如做梦一般,杨义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此来广峻会遇到这般奇事!

    心系百姓的杨义虽然知晓他此番做法、会有越俎代庖之嫌,但事急从权,乌县的百姓们还在期盼着他的归来。

    与田慈匆匆走出醉仙楼,杨义亦是直奔广峻粮仓而去。

    在赶去粮仓的路上,杨义曾问过田慈的身份。

    田慈只回了杨义六字,这所回的六字便是替天行道之人!

    此来蒲州,纪寒便是为了杀贪官污吏而来,而今又得知这一州之官员除杨义外,竟对乌县洪灾持视若无睹之态。

    事至如今,刘安已经知道今夜他将必死无疑。

    既然这一行五人并非江湖绿林,那么他们的身份便只有庙堂无疑。

    先杀朝廷命官、再夺巡抚大印,刘安已经隐隐猜出纪寒这一行五人的身份了。

    你们是圣上派来的吧!

    在刘安向纪寒问出此话时,他亦是阖上了双眸。

    什么?刘大人,你说什么,你说他们是钦差?

    听得刘安所问,满堂官员亦是群起骇然。

    于骇然中,有些官员已是被吓的噗通一声坐在了地上。

    环顾一周,而后将目光定格在那些府兵与陪酒女子的身上,看着他们纪寒用一种淡漠的语气说道:闲杂人等速速离去!

    忽而听得纪寒所说,这些风尘女子与府兵如蒙大赦般的纷纷顺着楼阶跑下。

    在闲杂人等统统跑出醉仙楼后,醉仙楼的迎客门突然闭合了,跟着迎客门一同闭合的还有那一扇开在三楼的木窗。

    皓月当空、晓星寥落,站在醉仙楼下的百姓已达千数。

    一支身着甲胄的城卫军在一位将军的带领下正在向着醉仙楼赶来。

    这一支城卫兵装配精良,各个肩跨弯弓,身背箭囊、手持长戟。

    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于街散开,一排排火把亦是如一条长龙一般在城中蜿蜒。

    醉仙楼下的千名百姓们亦是踮起了脚尖。

    透过那一扇朦胧的木窗,他们隐约能看到那在窗内扬起的道道血雾。

    今夜张赖过寿,听说全蒲州的官员都来为他庆寿。

    激动!这些饱受欺压与剥削的百姓们怎能不激动,

    老天开眼,终于有人来惩治这些早该千刀万剐的大官了。

    已经临近醉仙楼,广峻城内的所有城卫兵亦是汇聚一处,汇聚一处的城卫军足有千数之多。

    明明已经离那醉仙楼很近了,可是这一支城卫军却是突然放缓了前进的脚步。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