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8章:达成合作
    第二天,凌晨三点过左右,正在梦中和美女你侬我侬的姜南被电话铃声给吵醒了。

    “草了,这大半夜的谁还打电话啊?”姜南有些毛躁地拿过床头柜上还在充电的手机一看,居然是研究所所长刘文达打来的。

    “我去,这人不会整晚上没有休息吧?”看到是刘文达的电话,姜南有些无语,这些研究员莫不都是疯子?

    姜南想的还真没错,刘文达在拿到塑钢锭后就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乎马不停蹄地就开始对其进行测验,结果这一测就出问题了,塑钢锭展现出来的优秀让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这东西在某些方面的特性的的确确是完全超越了现在地球上的任何一种材料。

    尤其是其抗压能力,耐热能力简直出众得令人发指。塑钢锭的强度,抗压能力超过了任何一种高强度特种钢和任何的合金,熔点也超过任何金属。这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塑钢锭绝对是造火箭表皮的最佳材料。

    除了火箭,深海潜水艇这些也非常合适。

    于是乎,研究所连夜对塑钢锭进行了全方面的测试,当所有数据都摆在大家面前的时候,所有人都淡定不了了!

    虽说**现在发展迅速,但是很多方面距离发达国家还是很远的,就拿钢材来说,**钢材产量世界排名前列,但是特种钢等等材料却还需要大量进口。总的来说就是,量达到了,但是质还不行。

    而塑钢锭,直接弥补了这个短板。

    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只能说姜南还是小看了塑钢锭带来的轰动,这倒也正常,毕竟在深海迷航世界,塑钢锭仅仅是最为基础的材料罢了,那些个真正的黑科技他都还没拿出来呢。

    ……

    “喂~姜先生,你能现在过来一趟吗?”电话刚接通,里面就传来了刘文达有些激动的声音。

    姜南也是彻底清醒了,知道肯定是以为塑钢锭,所以回答道:“没问题,我这就打车过来。”

    “不用了,您告诉我们地址,我们派车过来接您。”

    刘文达在听到姜南说得地址后,就直接挂掉了电话,可谓是雷厉风行。

    姜南听着手机里的盲音,也是哭笑不得。

    这群研究员,还真是……有点可爱?

    没让姜南等多久,很快一辆车子就在酒店门口停了下来。

    此时的天空还没有亮,虽然是繁华的蓉城,这大半夜也显得安静了许多。

    一路无话,来到了研究所,刘文达和一众研究员早已经等候多时。

    “姜先生,你终于来了,你这塑钢锭真是太牛皮了!”姜南刚一下车,刘文达就立刻迎了上来。

    “那刘所长,我们能合作吗?”

    “能,当然能,我已经把消息上报上去了,不久之后中航就会派人来找您谈。您放心有我在,绝对不会让你吃亏的。”刘文达拍着胸脯保证道。

    对此,姜南也只是笑了笑没多说什么,他肯没有天真到只认识了不到一天就觉得别人会一心一意为自己好。

    刘文达一直拉着姜南谈了好几个小时关于塑钢锭的事情,因为他们虽然做了很多测试,但是却依旧有着很多疑问,而且他们发现自己根本检测不出这塑钢锭的配方。

    姜南讲的时候自然也知道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现在合作的事情八字还没有一撇,姜南当然不会把什么都给透露出去。

    而当人们问起姜南是如何做出这塑钢锭的,姜南也只是简单地解释自己在学校的材料学院做过助教,趁机学了一点,然后在一次实验中恰好弄出来的。

    对于这些解释,刘文达这些人也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姜南运气十分不错。

    很多新的发现,其实都来源于机缘巧合,就比如说一款新药的研发,本来是想要做抗肿瘤药的,结果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突然发现了一种副产物,这副产物居然对抑制艾滋病有着非常强大的效用。

    在科学研究当中,这样的巧合屡见不鲜。只能说人们对于科学的窥探还仅仅是冰山一角,在各种实验当中,有的时候就会发现新的东西。

    当然了,这也需要运气和头脑。普通人被苹果砸到脑袋只会骂娘,而牛顿却会联想到引力。

    至于姜南所说的在材料学院做助教,这件事还真不是他瞎编的。

    姜南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大一的时候曾经还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少年来着。而他们大一学的课程很基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大物,高数都是要学的,恰好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老师都是来自于材料学院。

    而且很多材料系的实验和制药工程系的实验有着相通之处,毕竟这两种专业都和化学密不可分。因此姜南这么解释也不会有什么大漏洞,就算是有,别人也找不出来只能相信。

    得到姜南的解释,刘文达等人就算是怀疑也不会表现出来,而且这些事情也很难去查,所以姜南也不会去担心什么。

    ……

    通宵对塑钢锭进行了测验的刘文达等研究员一直拉着姜南聊到了早晨八点过,此时华航那边的人也来到了研究所。

    经过一阵扯皮,双方还是达成了合作,因为塑钢锭的优越性,华航身为国家企业,而且其存在的意义也并非是为了赚钱,格局自然不会小到坑姜南的份上。

    再说了,现在**急需要能够研发新材料的人才,姜南这直接送上门来的,自然会优待。

    最终双方达成合作,华航出资成立公司,姜南以技术入股一人独占百分之三十股权和股份,并且对公司拥有一票否决权。

    和华航合作,能够得到百分之三十的股权和股份已经是非常多的了,而且还享有巨大的权利,姜南已经非常满意了。说实话能够得到这么大的权利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毕竟公司需要华航帮忙成立,人力财力都是华航解决的,而姜南只是简单的技术入股。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技术太牛叉,姜南肯定不可能获得这么大的利益。

    最终,公司取名为“巴蜀新科技有限公司”,冠以“巴蜀”二字前缀,可以说是牌面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