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72五经魁首
    若能让黄县令直接升为莱州知府就好了。章泽天自语道。不过他也知道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七品知县和五品知府之间隔着四个级别,政绩再好也需要有相应的履历才行,黄县令刚刚入仕三年多,此时升迁便已经是超迁。一任知县五年,而一般政绩卓著的知县,要想升任知府,中间也要有一任佐贰官或言官的过渡才行。

    章泽天有些自嘲地笑了笑,心想:我在朝中完全没有什么根基,连自家进士都照顾不到,还在这里想着黄县令的安排,真是杞人忧天。既然管不了,那就让朝廷爱换谁换谁吧,大不了把新来的县令重新调.教起来就是了。

    说起章绪和章泽义参加的这次院试,还得从上半年说起。

    春天的时候,送走了三支北上船队之后,章泽天清闲下来,港口和庄子上几项比较紧迫的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自己只需要为项目提供一些技术支持,或者进行一些资源的协调,暂时没有什么需要他亲自赶工的事情,空闲时间也多了一些。

    也正是因此,章泽天才有时间对手下的教育体系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扩张,开设了铁山书院和章家书院在即墨县的两个分院。

    在送走三支北上船队半个月之后,章泽天送二哥章泽祥的船队南下。这次章泽祥是代替他去松江,准备接徐光启父女到青岛完婚的。

    按理说,章泽天应该亲自去上海接人才对,只是他要留在青岛等待朝鲜铁矿和皮岛的消息,以便在有事情需要决策的时候亲自拍板。同时第一批新兵完成训练分配到部队之后,他考虑很久的教导劳的筹建和下一批征兵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这些事没有他的主持也不行。

    就在章泽天在青岛等待几路外出船队的消息的时候,远在潍县求学的章绪回来了,直到此时他才知道,新一轮的县试和院试就要开始了。

    章泽天已经很久没有关心过书院里面关于科举考试的事情了。这次章绪回来应试,章泽天也不由得不认真起来,跟章绪一起返回庄子,去书院里面看看情况。

    书院里面一切如常,对于即将到来的县试和院试并没有特别的紧张。前年没有进学的四名童生都在积极准备应试,四名秀才和几位学问较好的先生都在帮他们四人准备押题的文章,大家忙而不乱,整个书院里面充斥着的是紧张而有序的气氛。

    大家不紧张是有原因的,四名童生的基础已经打好,文章火候也差不多了,今年莱州府负责出题阅卷的知府和几位知县都没有变化,朝中也没有大的变动,更没有巡按御史这样的变数出现,只要仍旧按照上一次考试的要点准备就可以,甚至上一次院试所押的题目和文章都可以拿过来用,只要在某些细节上稍加改动就好。

    有了这些利好条件,大家备考的压力一下子变小了许多。

    章绪此前没有经历过科考,但是他在专家级明师龚其贤的指导下学习了两年,也见识过多次县学生员的月考,又有龚其贤帮他作好了应考的准备,连押题用的三十多篇八股文都已经在龚其贤的指导下准备停当,并熟记于心,准备可谓十分充分。

    此时章绪精神十分放松,还有余力帮别人整理应考的文章。

    章泽天忽然想到,章泽义可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科举天才,虽然现在他已经准备放弃科举跟自己做事,但如果能够弄个秀才举人的功名在身上,对今后的行事也有不小的帮助。

    章泽天找到章泽义,跟他说起让他参加县试和府试的想法,章泽义有些不想去考:三哥,我既然已经绝了科举做官的心思,再花精力去考这劳什子的县试做什么?现在家中我哥已经进学,承之和义方都已经出仕,眼看维新也要下场,他出身名门,前途无量,我还跟他们凑什么热闹?况且我已经有近一年没有看过那些四书五经,现在去考恐怕也拿不到好名次,还不如不去。

    章泽天道:尊贤,你不清楚,这功名背在自己身上,就是一辈子的好处,其他兄长侄儿们的功名总不如自己的更有用。就说你到了衙门里面,能因为家里有个兄长是秀才,或者说因为家中有个侄儿是进士就不跪吗?如果你自己是个秀才举人什么的,在家乡行事岂不更方便?

    章泽义听了章泽天的话,最终还是答应去考一下试试看。他说的学问已经放下也是真的,但是那些知识已经在他心里熟极而流,再复习起来也是相当简单的,章泽义只是闭门复习了不到十天,便捡起了放下的知识,随后又在章绪的帮助下准备了一下应试文章的风格,连押题都没有做就进了县试的考场。

    县试只考一场,早晨进场傍晚交卷,考试内容也只是一些四书五经的默写和每人两篇八股文,四书题大家都一样,属于必答题。另外有五经题各一道,每人只要任选其中一道自己擅长的题目作文,所选的科目便是这个考生的本经。

    判定名次的办法基本是以四书题为基准进行选择,取出比预定录取人数稍多些的卷子,剔除其中默写有错误的、犯忌讳的、试卷沾污的等不合格的卷子,五经题做得太差的也会被剔除。

    最后将试卷按本经不同分成五组,分别择出最优,是为五经魁,作为此次考试的前五名。这也就是民间划拳里面五魁首的由来。

    五经魁首之中选出最佳,称为案首,也就是县试的第一名。一般情况下,县试案首参加院试,只要不犯太大的错误,是不会落选的,一个秀才名额已经基本拿到手中了。

    章维便是这一年即墨的案首。黄县令本想对章家书院的考生做一点照顾,结果发现章家六名考生的水平都在水准之上,完全不用照顾就同时通过,获利参加下一步院试的机会。

    院试一个月后在府治莱州举行,章家书院六人应试。院试要考三天,前年院试闹出来白莲教作乱之事,今年的考场戒备森严。

    上次章泽天所租的那个府学附近的小院子因为主人参与作乱,已经被官府收缴发卖,让章泽天直接买了下来,这次大家来应试,便住在那个院子之中。院子里面的房屋等早已整理一新,条件比上次院试时好了许多。六名考生在十几名陪同人员的照顾下参与考试,事事不用操心。只是章泽天此时已经没有时间陪他们应考,负责带队前来的是黄文刚和章泽忠两位秀才。

    考试的过程和结果都显得波澜不惊,章家应试的六人之中有四人中式进学,章绪更是再次雄踞案首之位。章泽义应试虽然是临时抱佛脚,但他的天分摆在那里,同样名列五经魁首之中。他的几篇文章立论严谨,论述详尽,加上那一笔中规中矩的馆阁体楷书,给人的感觉极为老辣,完全不似十几岁的少年人,以至于几位府县主官见到他们录取的这位得意门生时都被吓了一跳。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 class="list-inline">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