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08梁松的陛辞
    按照梁松的意思,章家既然财力雄厚,章维完全可以连师爷带家丁地带上十几二十个人过去,让那些觊觎县令职权的人不敢轻举妄动。

    只是他特地嘱咐章维,到一个陌生的县份去上任的县令,无论如何还是要倚重当地人员,即使带的人手再多,也不如当地人了解当地人,只有在当地人里面培养出忠于自己的手下,才能在做事的时候得心应手。

    除此以外,梁松还讲了一些地方官就职时的轶闻掌故,和不少胥隶及地方豪强架空县令常用的手法及应对手段,他完全没有藏私,让章维收获颇多。

    对于吴宗达提到的流民南下及邪教传播之事,梁松却不想多说。他自己就是因为这些事情翻的车,便不愿多提这些事,只是说道:不管是平时的钱粮断狱,还是治理流民,都需要你在切实掌握了县政之后才能做到。到了宝应之后,像我开始时说的,先了解情况,把县政实实在在地抓在手中,再视情况采取一定的办法解决流民之事即可,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本末倒置,必定一事无成。

    此后,在差遣正式公布之后,章维接连几天接见了好几个师爷人选。这些人选之中,有两个是同在户部的同僚介绍推荐的,更多的是京城的一些掮客主动推荐上门的。那些推荐的姑且不说,那些为师爷介绍工作的掮客实在是神通广大,竟然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新进士的差遣名单以及家庭状况,为进士们推荐的师爷自然也各有不同。

    像章维这样家境富裕的,上门应聘的师爷多数便有些真本事,当然要价也更高一些。

    章维见过多人之后,最终选定了其中的三个,一个学识渊博,长于公文往来以及书画诗词之类文人技能,一个精于钱粮账簿和税赋伕役等事,另一个对大文律等法律法规倒背如流,最擅长的就是诉讼官司之事。三个师爷涵盖了县令工作的多个方面,让章维多放下了不少心。

    至于其他人手,现在他手边的只有从二刘中选一人做个亲随,并没有更多可用的。章维原来有一个书童,只是那书童在12岁时病死了,他便没有再要新的书童。

    看看手上可怜的人手,章维决定跟梁松一起回即墨,到时候请三叔给自己挑选一些人手,组成一个班子去上任,也可以听听三叔对当这个县官的建议。

    梁松陛辞之事说起来有些戏剧性。原来宝丰帝当初听说彭城被攻占,运河被截断时心急无比,辽东的军饷还指望这夏收之后的夏税,此时运输受阻,北方的存粮便一下子紧张起来,令他连日无法安寝。

    次辅阁老温体仁又拿着关于中原起义军与白莲邪教勾结合流东进,威胁皇家祖坟所在的应天府的消息说着周边官员办事不力之事,再加上任同仪弹劾梁松的奏折,使他在盛怒之际下令将梁松逮回京治罪。

    但是冷静下来之后宝丰帝便发觉了事情之中的异常,梁松在多地任职时的政绩都十分突出,是一位相当有能力的官员。任山东按察使期间也多有建树,而属于梁松管辖区边缘的彭城被攻占,更不是梁松这样一个手中无兵的按察使能够阻挡的。

    如果按照那任同仪弹劾梁松的奏章之中所说不顾一切抓捕当地教徒,不仅无法避免流民军攻打彭城,甚至还会造成大面积乡野被流民占领毁坏,将当地更多人逼为流民,对应天的威胁只会更大。

    只是梁松之事现在已经大张旗鼓地做出来了,如果不处置梁松他这个皇帝的面子也没处放,索性就将梁松连降了几级了事。

    至于将梁松安排到岭南去任职,却不是为了惩罚,而是因为来自徐光启的一道奏折。大文朝的阁老——无论是在职的还是致仕了的——都可以向皇帝直接奏事,不用经过内阁的通政司,也不会受到在职阁老或其他什么人的干扰。徐光启这封奏折是关于开放海贸,收取关税以补贴国用的,针对的正是此时那捉襟见肘的财政问题。

    要知道,此时大文朝一年的税赋收入也就不到一千万两,而仅仅澳门一地,一年的交易总额就超过2000万两,而广州、及福建沿海的交易量都不会比澳门少。在这里,徐光启特别举例的就是糖业贸易,说明各级商人从雷州糖业中一年赚取的利润总额就有近百万两,超过雷州府一年征收的税金近十倍。

    也正是因此,宝丰帝把办事能力强大的梁松放在雷州,就是希望他能够摸清糖业的内幕,并找到可能的收商税的途径,为出台合理的海贸政策做准备。

    明白了皇帝的良苦用心,梁松这些天来一直低沉的情绪高涨起来,开始考虑到雷州之后如何开展工作,以及班底的组建问题。

    章家安排随黄文刚入京的那艘船上运载着的除了准备用于营救梁松的两万两现银之外,还有一大批青岛产的商品,以及肴记食品及奢侈品,原是打算顺便考察在京城开肴记分店的条件的。

    只是京城的水太深,专门为考察市场随船而来的肴记掌柜周从哲认为目前开分店的条件并不具备,肴记的奢侈品太招风,轻易开店很容易被各种势力侵占压榨,在缺少官场保护的此时不宜如此冒险。

    不过出于商人的本能,已经运来的商品肯定不能就这样运回去。因为马上就要返回山东,时间紧迫,周从哲也没有花心思卖高价,分别找对应的商铺将各种商品分门别类地批发了出去。

    青岛所产的铁器、缝衣针、成衣、罐头、书籍等产品放到哪里都是抢手货,不求厚利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就卖光了,算是为青岛货打了个广告。

    济南肴记食品和奢侈品的名声此时已经传到京城,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追捧。正因为在京城买不到,黑市价格反而比济南更高。周从哲带来的三十个不同规格的零食礼盒,还有两套茶台,以及一些冰鲜的海鱼和大虾,都毫不费力地卖了出去。收入更高于济南。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