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52章纠缠
    他不想和离就对大娘好一点啊,大娘走了,他又着急,如今连母亲的性命也不顾,爹还真是难怪娘愿意抛下他不管,宁可服毒自尽也不想再过下去,大娘也要和离。沈逸秋抱怨道。

    你说些个吧。沈逸春烦躁道:明儿还要去付家,娘这个样子,大娘又走了,我都不知道有什么脸去。

    沈逸秋也叹气,半晌道:不若咱们也分开过吧,自个过自个儿的,别和爹娘住一起,阿凤就要出嫁,小五跟二哥去了

    沈逸春道:不许,你我乃是一母同胞,若你也分开过,英国公府就真的散了,现在大家都在气头上,等过段时间,咱们两个一起,去把大娘接回府,到时候,还是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地过。

    沈逸秋:其乐融融很好的愿景,就的只是愿景。

    说完,他转身离去,沈逸春只当他身子没恢复,回去歇着了。

    英国公一路快马加鞭去了公主府,才到门口,就遇上宫里前来宣召的李公公,见了英国公,也未行礼,只是冷冷瞟上了眼,便往府里去。

    守门人忙将李公公迎进去,却拦住英国公:对不住,殿下今日不方便见客,国公爷请回吧。

    英国公怒道:大但,本国公回家,你们也敢拦?

    以前福康住长公主府时,英国公也会跟着一道来住上一阵子,这里既然是福康的另一个家,自然也是他英国公的另一个家。

    但守门人道:对不住,殿下特别吩咐,还请国公爷莫要为难小的。

    英国公道:那为何让李公公进去?

    李公公还未走远,似是忍了许久,还真又转回来道:殿下乃皇家长公主,与皇上一家人,国公爷都与殿下和离了,还来纠缠作甚?

    英国公大怒:何时和离了?你个阉人莫要胡说,本国公还没答应,便不能作数。

    李公公冷笑:不能作数?怕是由不得你。

    英国公脸色一变,突然想到了什么,转身上马,扬鞭而去。

    李公公愣住:他怎么了?要干什么去?

    门房哪里知道?

    奏折到了宫里,太后知道后,很伤心,让人将皇帝请过去:你姐姐要与英国公和离?怎么回事?还是为了阿秀吗?

    皇帝心情大好,终于要和离了,多少年了,早就看英国公不顺眼。

    但在太后面前还是要装几分的,皱眉道:儿子也不知道啊,阿姐前几日进宫看您,可说了什么?

    太后道:没有啊,只说是想离开,不想呆在京城了。她累了,这么些年,为了这个为了那个,就没为自个儿,皇帝啊,英国公府一大堆破烂事儿,那个二太太还有齐氏,都不是好相与的,偏她又不是个以势压人的,亏得这么多年,她也过来了,就是都到了这个年纪,本该日子往好里过了,怎么又要和离了呢?

    皇帝道:也许是想通了吧,当初是被英国公给迷惑了,一起生活这么多年,终于看清楚他的本来面目,不想再过了。

    太后道:这事你也别插手了,她又不是小孩子,没得让外头传咱们皇家欺负人,反正你姐想如何就如何,你只管由着她的性子来,不许多事。

    皇帝道:是,儿子听您的,不过,有些许得说在前头,若是阿姐自个儿不想过了要和离,儿子自是要由着她,不会管,但若是在府里受了腌臜气,被人欺负,儿子这个皇帝也不是白当的,不拿皇帝的身份压人,儿子为姐姐出头总可以吧。

    欺负?应该不会吧。太后道。

    皇帝道:难说,阿姐素来好强,又是个报喜不报忧的,平素受了气也不与您和儿子说,一味自个忍着,她素来是个顾大局的,这还是大年节下呢,连夜搬离英国公府,一大早就把折子送到儿子这里来了,不是受了大气,不会如此,若只是与英国公吵架赌气,顶多也就回公主府住几天,她这可是上了折子的,没留一点余地。

    太后霍地站起来,敲桌子:哀家的女儿,谁敢欺负?不行,哀家要去公主府。

    皇帝道:母后,您就别去了,您这一出宫,事情就闹得越发大,到时候若只是阿姐耍小女人脾气呢?会不好收拾的,您别急,儿子让小李子先去瞧个究竟。

    其实皇帝自个很想出宫,巴不得现在就把和离的折子给批了,然后去公主府安慰福康,但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若福康现在不想看见英国公,同样也不会想看见自己。

    设在英国公府的探子暗中禀报,自从世子之位赏给沈逸春儿,谢氏立刻恢复本来面目,不断找福康的茬,虽然有一部份原因是皇帝暗中指使,但那谢氏本就对福康存有敌意,怨她抢走英国公夫人的身份,占着正室身份多年。

    如何那谢氏被修远给伤,毁容了,只怕更恨,而英国公又是个拎不清的,总想两边都讨好,最后两边都不讨好,都有怨气,以前还觉得他是个人才,到底为大梁朝驻守边关多年,立了不少战功,如今看来,那些战功怕也是有水份的,父兄积下的功德与威望,再加上有几分真才实学,在军中人脉丰沛,各方集合在一起,成就了他的功勋。

    都说修身治国平天下,这个英国公,家都治不好,如何治国?

    几个女人都摆不平,又能成什么大事儿?

    皇帝最近与北楚北境走得近,谈得来,北境王对英国公颇有微辞。

    两军对垒,敌人或许比袍泽更了解对方。

    英国公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善听善纳。

    有好的意见,他会综合考虑以后再采纳,并不搞一言堂,而且,他还能从许多久意见见议中,选择出最好的,最实用的,所以,边关对战时,他胜率颇高。

    但凡事有利便有弊。

    善听善纳的人,不太果决,经常犹豫不定,而且顾虑太多往往会拖延时间,偶尔也会贻误战机。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