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5章 生气
    沈逸夏抚着肚子道:;老舅,我饿了,好几天没吃东西……

    ;赶紧的,起来,来人,服侍世子洗漱用膳。皇帝边说边拿着那卷书轴走出了内室,外面就是上书房,黄丞相等一干大臣还在那等站呢,也是两天两夜没有出宫,皇帝就是这性子,他不爽,臣子们也别想舒服。

    沈逸夏一回来就带了喜讯,皇帝在看到那锦合的一瞬就知道结果了,锦盒里是楚王的佩饰,皇帝在年轻时与新登基的楚王有过交情,见过。

    皇帝总算出来,丞相和其他大臣们松了一口气。

    ;丞相,着人立即将那几个从北疆来京城作证的武将及兵士全部看管,着监察院、刑部、顺天府三司联合审讯,朕要英国公叛国的具体细节,一点也不可错漏。皇帝道。

    黄丞相心里打嘀咕,看管是几个意思?

    那几名人证不已经将所有细节都口述并由刑部整理成条陈,呈给皇上吗?

    莫非那锦盒里的佩饰……

    皇上脸色很不好看,丞相也不敢问。

    刑部金尚书忍不住道:;皇上,问讯后,这几人是要关在刑部大牢吗?

    ;看官起来,朕还有事情要亲自询问。皇帝道。

    几个人证进京,不止做为人证,还呈上了英国公通敌的物证,包括书信信来及别的一些物件,足以做成铁案,皇帝应该早就下旨处轩英国公及英国公府一干人等,可沈逸夏一回来,皇上的态度就有了变化,是沈逸夏带回了足有洗清英国公罪名的证据吗?

    若是如此,那皇帝应该下令解除英国公府的围守,并为英国公正名!

    继续审讯人证的意思是,案情有变化,还需要进一步证实吗?

    也就是说,沈逸夏虽然回来了,可能也带了一些证据,但不足以证明英国公的清白。

    所以……

    大臣们满腹疑窦,金尚书大着胆子问了,可皇帝的回答模糊得很,说了等于没说

    几位互看了几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疑惑,只有丞相大人眼神复杂。

    皇帝下完旨,转身又回了内堂,上书房一干大臣只好退了出去。

    到了外面,金尚书忍不住拉住丞相大人问:;丞相大人,皇上这是什么意思?英国公世子回来,说了什么吗?

    丞相道:;没说什么,只是让老夫给皇上呈上了一样物件,盒子装着的,老夫也没看,不知是何物。

    ;您是老大人,世子是晚辈,您倒好,听一个后生小子的差。监察院正使何大人道。

    丞相道:;静安先生乃儒之大家,又是国之栋梁,既便其父可能犯有大罪,以他在皇上心中的地位,老夫替他送个口讯又如何了?莫非臣工家有事,都上赶着踩上一脚才有面子?

    ;那是那是,老大人心地厚道,爱惜晚辈。何大人讪讪道。

    喝了碗粥,沈逸夏精神好多了,歪在软榻里望着窗外发呆,皇帝进来时,看见他清俊的侧脸,他的长相其实随了英国公,侧脸却极象福康,线条冷峻,并不如正面看起来柔和清秀,多了几分锐利与倔犟,正哪福康的性子。

    ;阿夏……他大喇喇躺在皇帝平素休息的地方,皇帝也不觉得愈矩,而是亲切,这孩子自小就跟自己亲,英国公常年在外守边,阿夏大多的时间都在宫里,与太子静王几个一同长大,太子与静王都有几分畏惧自己,在自己显得拘谨小心,阿夏没有袭位的烦恼,倒是更自在,更真实,与自己也更亲近。

    ;老舅。沈逸夏懒懒地回眸,目光凝在皇帝脸上,露出一丝失望与心痛。

    他带着浓浓的鼻间,嗓子有些粗哑,却又有一丝久违的随意。

    ;可饱了?只喝了碗粥?皇帝在闻软榻了近的官帽椅上坐下,问道。

    ;老舅,你真的不相信我娘么?沈逸夏怅然地问。

    皇帝别开眼,看向窗外,窗外有株玉兰,几十年的老树,树冠极高,顶上开的玉兰花朵朵向上,高贵出尘。

    ;阿夏,你要明白,朕是皇帝,有时也会身不由已,你娘她……太胆大包天了。皇帝似图解释,自己都觉得底气不足。

    ;老舅,你知道阿秀是被谁下的毒么?臣都二十好几了,好不容易娶了个妻子,不求老舅您多疼您的外甥媳妇……音量越来越低,明明语气就是轻飘飘的象是在吹着一片片羽毛,却重重地落在皇帝的心上。

    ;谁说朕不疼她了?朕下令围府,可从没下旨处置她。皇帝干巴巴地辩解。

    沈逸夏默然,似乎不知该如何继续这个话题。

    ;阿夏,难得去趟北楚,你的蛊毒……皇帝便扯开话题。

    ;老舅,您下道旨吧。沈逸夏却并不上道,垂眸低低道。

    ;下什么旨?皇帝有种不好的预感。

    ;许我三天时间可便宜行事。沈逸夏道。

    ;便宜行事?那只在大臣或将领出远差才有的,你莫非又要去哪儿?皇帝皱眉道。

    ;哪儿也不去,就在京城,老舅,我窝了一肚子火,得出咯,不然会爆掉。沈逸夏道。

    ;阿夏,朕知道你这次受了不少委屈,可是……便宜行事四字可深可浅,你若只为一已之私,朕很难向臣工们交待.明知某个看似温和无害的少年自小就是有仇必报,又极记仇的一个,皇帝还在负隅顽抗,似图让他改变主意。

    沈逸夏起身抻了抻长袍上的折皱,向皇帝一礼:;臣告退。

    皇帝浓眉一皱,这小子从小就乖得很,小的时候就叫自己小舅舅,后来他长大些,就叫他自己舅,与太子自小就不对付,常常打架,打完架后两小只都会跑来告状,不管孰对孰错,最后两小只都不会认错。皇帝便让两个抱一下,这样可以增进表兄弟之间的感情。

    阿夏不喜欢太子,所以不肯与太子拥抱,太子往往会一把抱住他,阿夏极不爽,这个时候就会自称‘臣’,也不叫自己老舅。

    就如现在!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