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3章 赤地千里之地
    而之所以选择土窑,乃是当地土地干旱,故而十分硬。

    而且土窑遮风避雨,还保暖。

    怎么可能发洪水呢?

    之后便问贾政:“我拿去的寻钱符可用了?”

    “用了,满屋也只找到三十两银子,前后院,房产地契,都看了,干净的不能在干净,也无债务,询问了周围的百姓,都说他家一直这样清廉,故而我才请你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长生听完更加好奇。

    因为看这家伙受贿的数目,和家中情况完全不符合。

    简直是天差地别。

    于是看着那老头问道:“你确定山西真的发生了洪灾?若是有半点虚假,我保证你全家人头落地,株连九族,此事你可不要乱说。”

    那老头听完咬牙喊道:“老臣愿意赌上九族性命担保,绝无半点虚假,若是有假,还请李大人随意处置。”

    李长生看着老头那浑浊的眼睛,显然几天没睡好觉了。

    而且神态焦急,不像是作假。

    故而点头道:“等我查明,自会给你公道。”

    说完便起身对贾政说道:“这位巡抚,你先给好生安置,我去山西一趟,快则一日,多则几天,有事让你哥千里传音找我。”

    贾政当即笑呵呵地答应了一声。

    就见李长生扬长而去。

    不过这次他是回到府中,牵着那头黄牛出发的。

    毕竟他不熟悉路段。

    没想到一说去什么地方,那老牛倒是熟悉,显然天下没有它没去过的地方。

    还一边吃着甘蔗,一边说道:“我带你去就对了,我当年游历九州,不知道去过多少地方,有我去,准不迷路。”

    说完托着李长生一路急行。

    就见一人一牛出了城门,随即潇潇洒洒的消失在路上。

    如神风一般,来无影去无踪。

    如今京都的人看到,都纷纷感叹:“这世上竟然有如此神牛。”

    旁人见状,不屑地说道:“你也看看,那是何人?”

    “何人?”

    “一看你就是外乡来的,长生铺的长生仙,来无影,去无踪,神仙是也。”

    那路人听完愕然道:“这就是长生仙?”

    说完忙跪在地上跪拜一番。

    毕竟神仙难见。

    如今许多地方的人,都听说了,京都有一位不得了的长生仙。

    能保刘金王朝风调雨顺。

    有他在,没有搞不定的事情。

    所以人人都拜长生仙。

    如今长生仙出现,还从眼前走过,哪里能错过真仙足迹。

    故而就连李长生骑的牛,也认为不一般,感觉这骑牛,比骑马更加帅气。

    原本进京来学习赶考的年轻人,当即去集市卖了白马,非要换一头黄牛骑。

    其他人听后,纷纷好奇地问道:“好好的上等白马不骑,为何要骑黄牛,这黄牛除了吃肉,便是犁地干活,再无用处。”

    不想那书生洋洋得意地说道:“你们懂什么,从今以后,我要修仙。”

    “修仙就骑牛?”

    “长生仙出门,都骑牛,我为何不能?”

    说完骑在牛背上,悠然而去。

    还洋洋自得地说道:“还是骑牛好,悠闲自在,也不硌屁股。”

    旁人有人怀疑这书生傻了。

    不过也有有心人听了去了。

    拿着自己家卖不出去的老黄牛说道:“卖牛了,卖牛了,长生仙同款,瞧一瞧看一看,想要修仙得道,建议你买一头黄牛骑,又舒服,又稳定。”

    周围人一听是说长生仙同款,纷纷过来观瞧。

    一时间京都黄牛纷纷涨价。

    牛肉价更是疯涨。

    原本就贵的牛肉,更是一口难求。

    还得许多人喜欢牛肉的人,望尘莫及,只恨长生仙,骑什么不好,偏偏骑牛。

    当然,也有人纷纷效仿长生仙,都买牛骑,于是街头巷尾出现了一种怪像。

    骑牛的读书人,骑牛的道士,骑牛的和尚,也多了起来。

    反而是马的价钱一落千丈。

    而来李长生完全不知,他骑着老牛,很快到了山西。

    仔细一问,哪有水灾,许多地方依旧干旱得不成样子。

    李长生甚至怀疑自己被骗了,甚至想立刻折返。

    不过一想到那老头诚恳的表情,还有他家的境况,也不像是装的。

    考虑了一下,为了以防万一,李长生决定在四处走走,打听一番。

    于是便又走了几个城镇问了一下。

    打所过之处,无不是赤地千里。

    但也不是全无收获,他以为在丐帮嘴里,得到了一个更加奇怪的消息。

    传闻西北边陲某地逃出来一个小伙,自称家乡今日不知为何天降暴雨,泛滥成灾。

    他就是被洪水冲出来的,侥幸逃到此地。

    虽然他这也说,但没有一人信。

    本来李长生想找那小伙问问,可惜就连老乞丐也不知道那人姓甚名谁,去了哪里。

    毕竟这地方常年干旱,极少有雨。

    所以就连当地百姓也不信。

    除非亲眼看到,否则谁能想象,这常年干旱之地,怎么可能发洪水呢?

    就连路边的九十岁的老大爷,也只是笑着说道:“我不信,老汉我人将百岁,从没见过大雨是什么模样。”

    李长生也好奇。

    不过既然有传闻,为何不去看看?

    于是骑着黄牛继续前行。

    那黄牛一边走,一边对李长生说道:“你可知道,这地方为什么常年闹旱灾?”

    李长生不解地问道:“为什么?”

    黄牛哞了一声道:“这方圆百里,闹旱魃,闹得很凶,只可惜百姓无知,从不知道旱魃为何物,故而连连灾害不断,如今那旱魃已经修炼成精,更难去除,就连江湖术士也要远远避开。”

    李长生第一次听说旱魃。

    便问道:“旱魃为何物?”

    老牛缓缓说道:“《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子不语》卷一《旱魃》里描写为:猱形披发,一足行。袁枚《续子不语》又说: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

    李长生听完,有些懵,不懂,这旱魃到底为何物?

    旱魃为虐,如惔如焚,是讲旱情的。

    猱形披发,一足行,是讲一只独角怪兽披头散发。

    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是人刚死变为旱魃,后变成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