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章 风暴前夜(二)
    严嵩抬手示意严世蕃不要说话,笑道:道长真是有心了,还能想到老夫。陶仙师最近如何了?前些天听说身体好像有些不适?

    王永宁摆手说道:都是一些小事,无碍的。师父他老人家修行时遇到一些小问题,不过都解决了。这些小事还让阁老挂怀,贫道替师父谢过了。

    两个人居然唠起家常来了,严世蕃厌烦的坐在一边,白眼差点翻出眼眶。

    过了不久,王永宁起身告辞,严嵩亲自送到府门外,两个人又说了些客套话,便散了。

    严世蕃说道:那牛鼻子明显是有求与我们,您怎么就这么让他走了?

    严嵩说道:虽是如此,但是也不能像你那样明显,如果被他们记仇了,对严家可不是什么好事。那些道士在皇上面前说一句可比我们说上百句还要管用。

    那您也不问问什么事吗?万一帮了什么不该帮的。

    严嵩往自己的寝室走去,说道:他第一句不是说了吗?

    严世蕃深深的吐了口气,往寝室方向走时,嘀咕道:老牛鼻子今天不是给皇上祈福去了吗?怎么刚到晚上这个徒弟就跑来了?突然停下来,皱着眉头,那个刚进太医院的...李时珍?奇怪,这个人究竟做了什么,居然让牛鼻子如此紧张?

    严嵩的轿子来到西苑门口,换乘轿撵,直接来到了御书房。臣参见皇上。

    朱厚熜看着眼前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一时间竟出了神。爱卿平身吧。赐坐。

    谢皇上。一边说着一边结结实实的坐下了。严嵩喘了口气,说道:臣的青词昨日已经呈给了陛下,不知陛下是否满意?

    朱厚熜笑道:阁老的青词自然是无可挑剔的,不然也不会每次都用到你的。

    严嵩有些受宠若惊的说道:陛下言重了,徐阶徐阁老的文笔也是很出众的。而且陛下不是也很喜欢吗?

    朱厚熜这才想起来,笑道:对对,徐阁老偶尔也能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来。

    严嵩笑了笑,话锋一转说道:陛下,臣前日递上的折子您看到了吗?

    朱厚熜眉头微皱,问道:有些不记得了,你写的什么?

    是这样,臣听说南方由于寇乱,导致很多工程有些延迟了,所以推荐了一个人去南方督察进度,也可以将圣意传达给南方的将士们。

    朱厚熜这才想起来,说道:哦,是这件事,已经准了,一会朕让黄锦把旨意拿去内阁,你们再详细的安排一下,然后就可以颁布圣旨了。

    陛下体恤爱民,实乃微臣的楷模。只是张经此人放任倭寇猖獗,却按兵不动,已有不少人参奏他了,是不是也要下旨督促一下,不然很有可能失了民心啊。

    朱厚熜略带怒意的说道:这些折子朕也看到了,这个人必须大大训斥一番。你拟一道旨意,告诉速速出兵,如再贻误战机,严惩不怠。

    严嵩应了一声,又问道:陛下,这圣旨意义非凡,如果随意派人去可能很难让张经那个老顽固重视起来。

    朱厚熜本来一直低着头看着龙书案上的一本书,听到这句话,慢慢的抬起头,看着严嵩,眉头也逐渐的皱了起来。

    严嵩的头逐渐低了下去,心里不由得开始打起鼓来,自己说的太露骨了?屁股刚要从圆凳上抬起来,要跪下请罪时,朱厚熜说话了。说的也是,从以往很多人参奏张经的折子看,这个人确实有些刚愎自用,如果不找个份量足够的人去宣旨,他还真未必能够重视起来。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就是太傲气了,需要狠狠的敲打一下了。说完眼珠转了转,要狠狠的敲打他,就要有一个合适的人去,不但要份量足够,而且还要是他本人能够信服的人。要不阁老辛苦一趟?

    辛苦?严嵩心中想道,这哪里是辛苦,分明就是要我的老命吗?

    不行,阁老年事已高,奔波劳累之下,身体受不了,不行不行。

    严嵩暗暗松了口气,连忙说道:陛下,臣有...臣举荐赵文华,也就是陛下刚刚亲封的工部右侍郎。一来他本身就要去督战,二来又是钦差大臣的身份,应该足以让张经引起足够大重视。

    朱厚熜想了想,摇摇头说道:足够大还远远不够,这个人本身就要让他引起重视,加上圣旨,就要让他紧迫起来。既然你不能去,那就让另一个阁老去吧。

    啊?

    堂堂内阁大学士徐阶莫名其妙的成为了钦差大臣,前去浙江。

    严嵩对赵文华说道:你此次出行,一定要谨言慎行,出不得半点差错。把你平时言行收起来,如果在这个时候出错,干爹也保不了你。

    赵文华连连点点头称是。俯首帖耳的样子就像面对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义父您放心,这种时候我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徐阶面前出错啊,这不是作死吗?您干儿子还没有那么傻。

    嗯,知道就好。总之,这次去老老实实的就行,反正功劳少不了你的,过错都有徐阶等人顶着呢。

    孩儿明白。

    徐阶看着圣旨的草稿,紧紧的皱着眉头,颁布一道圣旨还值得一个位阁老去,有些小题大做了吧。

    蔡斌虽然点点了头,却说道:不过这也是难得的机会。江南多是严嵩的党羽,如果能借此机会除掉一部分,对阁老也是有利的。

    这个自是不用多讲,但是还是很奇怪啊,这样一道催促出兵的圣旨为何要让我去呢?而且好像还是严嵩举荐的。

    蔡斌笑道:严嵩怎么会这么这么做呢。大概是他去推荐赵文华时,被皇上驳回了吧。

    那为什么是我呢?

    最大的可能就是皇上已经对张大人很不满了,希望由一位阁老前去宣旨,让张大人重视起他的责任,不要再按兵不动。

    不满?直接撤了就好了,为何要我去督促他呢?再说了,大学士又不是只有我和严阁老,还有其他人啊,为何一定是我呢?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