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2章 栽培与点拨
    二月初的清晨六点,按着长期起居养成的生物钟设定的时间,付云河睁开了眼,猛地坐了起来。

    冬季的六点,北方还是凌晨前最黑暗的时刻,古城依旧裹在寒风凛冽漆黑一片中。

    此时,敞开的向阳的窗户,早已迎进了明媚的晨光,付云河眯眼看着蓝天白云明晃晃的窗外,脑子有片刻挣扎,呼吸着和北方冬季为了保暖紧闭门窗难免污浊的空气迥然不同,海岛独有的带着微咸气味,清爽湿润的空气。

    付云河瞬间清醒过来,这里是海南岛,今天的自己远离了古城,也远离了工作。

    付云河轰然向后仰倒,扯过薄被蒙头继续睡觉。

    对于他的到访,就没人将他当做过客人。向军干所借来的居所,两套相邻的带着小院的四室一厅平房,在纳兰父子和小黑子住的这套,单独给他分了间卧室,除过来去机场有车接送,便没人刻意照顾他,由着付云河自由行动,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

    倒回床上,却难睡踏实。

    昨夜喝酒时纳兰和萧鸿轩少言寡语,有了随后赶来和小黑子拼酒赛似拼命的曹斌,气氛倒也热烈。

    得了空档,付云河也问过小黑子,小黑子明确的告诉付云河,萧鸿轩情绪不高,和他的来访毫无关系。

    付云河想着今天无论如何也要和老师做次详谈,脑子里打着谈话的草稿,迷迷糊糊陷入了沉睡。

    欧阳静在元旦小长假结束,就陪着林梓潼回到了京城。

    曾经的女强人,林梓潼正式向组织部门提出要求调动工作,意向是研究员,顾问,这类闲职。

    调职前也向公司请了病假。

    这一个多月时间里,欧阳静陪着林梓潼来往于公司和组织部门,也在各部委间探亲访友。

    比一方大员的白安东职级更高的领导,经手的项目动辄几千亿的超大型公司老总,一道红头文件关乎千家万户的职能部门,,,,,,,

    跟着林梓潼,欧阳静慢慢的把这一切都视为平常。

    少了敬畏之心,多了沉稳平和。

    农历新年将临,欧阳静收拾着行装,明天母女俩就要飞往古城,陪着白安东在古城过年。

    妈,大衣就不用多带了,到了古城,我去店里给您挑两件新款大衣。

    欧阳静尽量的压缩着行装,把箱子里体积最大的大衣拿了出来,重新挂到了衣橱里。

    林梓潼躺在从海南运送来的新摇椅上,一副有女万事足的神态,看着晚间新闻。

    随口答应着;你看这办吧!

    欧阳静的学籍已经从临省医学院转到了省医学院。

    从海南到了京城的第一天,林梓潼尽最大能力,务求尽善尽美,给女儿布置闺房。

    入夜后,林梓潼和欧阳静有过一场深谈。

    开诚布公,详细的叙述了接下来,自己和丈夫将要对欧阳静做的改造。

    首先,林梓潼引导着欧阳静分析分析了身边同龄人中的翘楚;

    曹秀秀的精明干练是如何历练出来的;

    纳兰和萧鸿轩的无畏权贵有着什么本质的不同;

    小黑子的天分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为什么会是萧鸿轩来做三个满心骄傲的人的核心;

    。。。。。。。

    也把丈夫已经在为鸿居公司发展铺平道路的实情,据实相告。

    自己不顾欧阳静的学业,私下授意白安东秘书替欧阳静转学籍,连带着办了休学手续,将欧阳静携带到京城随着自己将要接受的是什么。

    一样样,一件件,如严师授道,似坐堂办公,皆无虚言。

    欧阳静端坐聆听,心内悚然,暗暗自责,自己好懵懂,离开了三哥竟是仿佛睁眼的瞎子,看不穿遮在眼前的薄雾。

    稍稍沉思,欧阳静更多的还是兴奋!

    林梓潼毫不留情的点出了欧阳静应对即将面临的局面,还欠缺的素质,也清楚的告知欧阳静,这次京城之行就是用非常规手段,在短期内帮着欧阳静提升自己。

    最终的目标,是要栽培出一个眼光深远,手段高超,意志坚强,能应对各种压力,足以轻松掌握数亿甚至数十亿资产的大型企业,精英人才。

    要完成这个目标,会是一个艰巨的挑战,更是深藏在欧阳静柔弱外形之下最强烈的愿望。

    随着林梓潼拜访了林梓潼过世的养母手帕交,在家宴上遇到了站在权力天花板上的林梓潼世伯。

    老人看到失去独子哀伤多年的世侄女新认的女儿,性情愉悦,态度和蔼,甚至将欧阳静叫到身前仔细的打量,连声夸着林梓潼好眼光,找了个乖巧的好女儿。

    欧阳静克制不住的赧然,红了脸,心如鹿撞,手心满是汗水。

    也就是从这一天告别了红墙大院里慈祥可敬的老夫妇以后,随着林梓潼走访亲朋好友,欧阳静很快就不再笑的羞怯,笑的慌张,笑的不知所谓。

    如今,淡然一抹笑意挂在唇角,眼里一片清澈,不惊不惧,从容不迫,大气淑静,已经是欧阳静常规展露在外的形象。

    林梓潼对欧阳静的改造既有针对性,更是筹划严谨。

    白天走访故旧亲朋,晚上林梓潼找来大量的大型项目,申报,到立案,具体实施方案,实施过程记录。

    从前到后看过一个项目整个从无到有,落地成熟。再从后到前,反思前期某些遗漏给后期带了的影响。

    林梓潼陪着欧阳静一边阅读,一边讲解。

    随着浏览量的增加,辅以林梓潼这个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熟稔大小项目运作的良师,欧阳静眼界,思维都得到了迅速提高。

    此时,欧阳静眼里的一个商业项目的启动,必然会牵动八方利益,商业行为永远都不会只是商业本身。

    站在企业最高处的管理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洞察先机,既有商业利益的准确预判,更不能忽略了公司开展业务将会接触到的各色人物。

    如今还想看到欧阳静的天真烂漫,听到轻柔嗲嗲的嗓音,唯有在关了门的家里,母女二人独处的时候。

    林梓潼培养出了欧阳静处乱不惊,恬淡沉稳的外在,又充实了思想,这才带着女儿接触实职部门和在京大型企业高层,悄无声息就的把欧阳静的人脉关系构了建起来。

    机票躺在书桌上,整理好的行囊堆放在客厅里。

    明天就要归去,时隔一个来月,再次踏上古城的土地,就将真真正正的做个统帅。转着头,视线扫过家里的角角落落,再也找不到能帮着转移紧张情绪可干的活计,欧阳静的心绪却还是有些缭乱,只是在脸上恬淡无波,却再也没人能看出分毫内心的变化。

    林梓潼躺在摇椅上,眼睛的余光一直没离开宝贝女儿。

    女儿放缓了几许的动作,完美的掩饰了心境的波动,说话时平缓自然地语调,一派大家闺秀风范。

    林梓潼默默露出了笑颜。

    。。。。。。。。。。。。

    付云河挎着专门用来装图纸的黑色长圆筒背包,随着人流漫步走出了航站楼,抬手把下机时套上的厚绒运动服的连衫帽戴上,带着手套的手挡在口鼻前,尽可能减少扑面而来的干冷空气对才享受过了一天温润空气的肺部给予的猛烈刺激。

    甩开了人群,单独一人熟稔的走进停车场,找到黑色的路虎越野车,熟络的拉开车门上了车。

    边卸下背包,边和曹秀秀打着招呼。

    呵呵!又劳动曹大美女来接我。

    话说到一半,付云河就后悔了,这样调侃的语调,显然不该是从一个出师不利的人嘴里说出来的话。

    哎!付某无能呀,连累曹总一起白浪费时间!故意苦涩的长叹一声,哭丧起兴奋的泛着红光的脸。

    今天午后,和付云河一番深谈的那位,衣着考究,戴上金丝眼镜的纳兰严教授,是个谨言慎行,不苟言笑的长者。

    和平日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却又毫不讲章法的老严不同

    ,今日摆出了大学者气派的纳兰严教授,没有象平常日子里的老严一样,在付云河躬身施门生礼的时候侧转身向旁避让。

    纳兰严教授端坐在儿子和萧鸿轩特地为他打制的太师椅上,安然的受了付云河一礼。

    自此,非是纳兰严教授专业的这个大学本科毕业生付云河,就列入了研究生导师纳兰严教授的门下,被纳兰严教授认可是入室弟子。

    一切都来的太突然,算得上青年才俊的付云河,在一瞬间也曾脑子一片空白!

    被纳兰严教授接受执弟子礼的,还有一部分是故世妻子的学生,譬如,现如今的省建设厅长孟立强。

    只不过这一部分只能算是纳兰家的弟子,都在纳兰严妻子班里读的高中,一来都是本地人,来源单一;二来呢,出现孟立强这样的精英,只是极少数,多是纳兰严夫妇看重品行端正,才一直保持着联络。

    而纳兰严教授作为学科领袖,教导的是来自全国各地,层层选拔出的才智上佳的学生,起点便是被高中生视为龙门的名牌大学本科毕业生,何况能入知名学者纳兰严门下,还得是本科生中学业最优良的学生。

    这些天资聪慧,又不乏勤奋,才能够完成研究生学业的学子们,走向社会后,起点就比普通人要高出一大截。

    或是成为了科研课题的带头人,或是专业能力强转而成了科研机构,各大学院的领导,也不乏走出学术象牙塔,转入仕途的政界高官。

    纳兰严教授象对随他学习多年的学生,称呼付云河时,省去了姓,亲切的直呼‘云河’。

    先生和学生关了门好生谈心。

    一个多月来絮绕在学生心头的困惑,先生直言不讳,一一解答。

    白安东一眼就看上了萧鸿轩书房里挂着的横幅,莫非是萧鸿轩的书法造诣精深,而是治历明时四个字引起了白安东的共鸣。

    都说改革开放全国一盘棋,实际情况呢!东北本就是重工业基地,依旧是改革的老大哥;沿海占着地域优势,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先动起来的,占了先机,自然而然的就吸引过去大批资金,人才。

    深处内地的本省,短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显然不具备客观条件。

    纳兰严教授很欣赏新上任的白安东书记。

    白安东书记务实!

    肯于弯腰做实事,甘为人梯,踏踏实实为下一任打好了基础。

    上任后推动的,修路架桥,深挖农业产业经济,大力的普及药材,果木,经济林。。。。。

    大多都是些投入大,见效期长远。

    可是,白安东终究是个有抱负的高级官员,依旧想在自己任期里结出些成果。

    所以,主政一方的白安东才会对槐树村小小的搬迁项目格外重视。

    没有大的经济进步,政策上有成功的破局尝试,也是一份厚重的政绩。

    纳兰严之所以在来海南前,规劝白安东,站在槐树村项目的幕后,老人是考虑到这个项目与大政方针有冲突,站在台前的政府官员,很难避免被攻击指责。

    若是白安东隐在幕后,付云河冲在前面,有点闪失,白安东还能够动用自身的影响力,把整个事件控制起来。

    听了老师的解说,付云河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为什么自己要在休息日私人的时间飞来飞去,而接送自己的都是私家车辆,忘返机票也是私人出资提前订好,省建筑设计院改了数次后的设计方案,其实是从大改动往纳兰和萧鸿轩原设计方案靠拢的一个过程,设计院收了自己陪着曹秀秀送去的五十万设计经费,付款方清楚地标明了是欧阳静个人出资。。。。。。。。。

    纳兰严看着付云河露出恍然的神色,接着肃容评点才认可的这个学生。

    话说的很直白,先是肯定了付云河从政后的业绩,再则,直言付云河这些年大鸣大放的做法,是无奈之举,没有人脉,没有欣赏自己的高层,只得是在虚里求实,工作要做,功劳要抢,投机专营,自我鼓吹。活的太过辛苦。

    说的付云河差点泪奔!着实是没想到一直对自己不假辞色的老师,竟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纳兰严也给学生点明了以后的道路。

    白安东越是以一种私人的方式和付云河来往,在外人眼里,付云河越发板上钉钉是白书记的嫡系。

    来了海南没能完成白书记的托付,回去挨训,只会是增加人们认为付云河是白安东嫡系的认知度。

    重要的,是一定要扎实的做好槐树村项目,思想要和白安东保持一致,不做任职一届的政绩面子工程,要做成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惠民利国项目,也是经得起审查审计的阳光工程。

    兴许,槐树村项目就是付云河打开仕途向上通道的契机。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 class="list-inline">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