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章 22.子龙到来
    张任看了看脸色不大好看的郑玄和蔡邕,知道这对于两位大儒多少有些忌讳,毕竟都是儒家门人,这样说儒家并不好,自己好像就差点指着儒家人的鼻子笑骂了,于是顿了顿继续说道:小子还是拿其他来说吧!那时代更难考证,纣王一定是暴君吗?没有记录,更是后世王朝说了算,但当时商纣王的部队在征伐东夷,是被西周偷偷地打了个突袭!就灭亡了!纣王荒淫无道,最多也只是独宠妲己而已,生下的儿子也就一两个而已,被誉为明君的文王,却有九十九个儿子,嗯,只是儿子,还没有算女儿,按现在的生育情况,两年一个,一个女人平均一生可以为文王生下十个孩子,这么算,满打满算周文王至少有十个女人,这都是几乎生完就继续生育,接连不断,这儿不算双胞胎,毕竟也没有算文王的女儿,如果算女儿和儿子数量一样,那么文王至少有二十个女人,不停地给他生娃,从逻辑上说,三、四十个女人也是正常的。从数据上看的出,历史已经被人篡改过。卫霍是奴隶出身,因卫子夫才得到武帝的信任,给了个机会,但卫青把握住了机会,李广、卫青、公孙敖、公孙贺四路出击,只有卫青一路直捣龙城,霍去病后来崛起封狼居胥,两人驱匈奴于漠北;同时期李广,景帝年间,各地防御匈奴,屡立战功,七国之乱,力保梁都睢阳不失,头等大功,封侯是必然的,可是他收了梁王官印和赏赐,不得景帝喜欢,失去在景帝年间封侯的机会,进入武帝时代,被动防御变成了主动进攻,四次出征,第一次全军覆灭,被捕后一人逃回,后面两次也是失败,被救,第四次漠北,更是迷路,李广进攻战全败,嗯,应该说是没有一胜,人生最后一战居然迷路,而后羞愧自杀!但在司马迁史记记载,卫霍为佞臣,极其褒扬李广;实际上不怪司马迁偏袒,因为史书总是人写的,史官也是人,总有七情六欲,个人喜好,他从小长大身旁的人一年复一年,一日复一日的告诉他,他当然认为就是对的!何况司马迁和李广都是世家之人,而且两家本来是先秦的世家,几百年的友好,甚至可能是几百年的姻亲关系。而卫霍出身都是奴隶,世家之人看不起是很正常的,高祖与项羽,司马迁还更喜欢项羽,出身为一亭之长的高祖倒是更看轻,而且不管项羽还是李广都是失败者,司马迁不也没得到武帝的重用?武帝还封杀了他的史记,司马迁一直郁郁不得志,失败者之间的共鸣也是存在的!何况真正更改历史的更多的是最上层!最上层需要改变历史,自然有很多文人响应!这历史不都是被人任意打扮?而且都是个人言论,史官真的那么厉害,早就不是史官了,所以他们的评论大多偏颇,只能做依凭,不能做真正的证据,看史书最重要的是那些事情的记录,所有的事情,而不是史官个人的看法!

    蔡邕睁大眼睛:你看过史记?

    对于早已知道的郑玄来说,并不惊讶:嗯,他看过了!

    张任怯怯的点了点头。

    郑玄听完笑道,从历史上看来公义根本不需要我指导,甚至比我看的清楚,但我看公义和鸿豫一样更热衷于法学!

    个人认为法学和儒家之道不一样,法家只是规范了,告诉人们底线,儒家却是希望人们的思想境界无限提拔,但儒家没告诉人底线何在,只是儒家看起来很美好,但最后会有很多儒家人士会给自己一个理由,这理由是思想境界很高的,却做了没有底线的事!两者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冲突,两者结合更好,有了做人的底线,然后追求思想的至高境界,岂不是更好?

    哈哈哈哈,小公义有意思,十岁了吧!居然有这种见识,你老师郑玄大师可是表儒而内法,你这师拜得好!蔡邕大笑道。

    难怪,老师最有名的学生有两个后来当了御使大夫!张任心里想道。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 class="list-inline">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