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章 17.熹平石经
    刘宏上朝,众臣三呼万岁后,各就各位。

    今日早朝,有本上奏,无本退朝!张让高喊道。

    臣有本上奏!蔡郎中走出来,朝刘宏一礼说道:五经乃我大汉儒家重要文典,世间却版本很多,诸多纷争,望能订正伪,平息纷争,提供范本!

    这当然是刘宏私下示意蔡邕,蔡邕是朝堂之上少有的清流,也是当代两大大儒之一,这时代的书本都是手抄本,很多大儒会在上面写自己的新得,这叫注,而很多手抄本经过很多人抄袭,不免有一些错误,很多版本真伪难辨,儒林中这五经的争论由来已久,很多都难以有断论,这蔡邕早就有了这想法,没想到天子也有这种想法,蔡邕当然第一个响应,蔡邕得到天子私下授意,当然第一个站出来提出。

    嗯!这是很重要的事情!杨太傅你说呢?刘宏转向杨赐,四大世家,袁杨陈荀,杨太傅现在明显引领朝廷百官,又是帝师之位,话语权很重,没有杨赐的支持,自己也很难有所作为。

    启禀陛下,这是为千秋万代计的好事,只是该怎么做呢?杨赐觉得这事自己得担起来,为杨家博取更多的名誉。

    陛下,太傅,臣有个主意!李巡在身边跪下,他记得前几天跟一个外出办事的小黄门喝点小酒,这小黄门喝醉了曾经说,要是字刻在石头上不都看的清清楚楚了吗?这是简直是送给自己的功劳啊!

    哦?但说无妨!刘宏笑着看着李巡,这李巡倒是和杨家走的很近,用世家的一句话就是宦官中少有的不跟张让、赵忠等人同流合污的清流,呵呵,清流啊,利用的好,也能帮自己做事。

    将经书刻在大石头上,供世人看!

    这主意不错!杨赐笑道,刻在石头上那是千秋万载之后还是能看得见的,千秋万载之后的人们也知道自己的功劳,这可不是注这么简单,是真真实实,自己就在石头上的留名,供千秋万代称颂。

    那好!杨太傅领衔蔡郎中、卢议郎、李巡等人来做这利于千秋万代的事情,先校对,然后用古文、大篆、隶书刻录,石经刻好放在太学门口,以便众学子观看!

    陛下英明!杨赐大喜,第一个拜下来,自己可是领头人。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刘宏可开心了,这算是百官第一次全体衷心的称赞自己了吧!如果让这些大臣和世家知道自己琢磨的事情,他们会有什么态度呢?刘宏心里冷笑了几下,下一步,改改太学的一点点校规,要让他们好好学习。

    就这样半年过去了,后宫嫔妃都检查了一遍,检查的结果,结果慢慢浮现,一个不可能的名字出现在刘宏面前,刘宏也最不想是她做的,她一直有仁德美名,后宫最佳掌管者,后宫在她打理之下井井有条,但是这半年,所有嫔妃受宠,所有的嫔妃要么就是熏香有问题,要么饮食有活血化瘀功效,容易滑胎,只有宋后的熏香和饮食都是保胎功效。

    刘宏想,你如果能为朕生下子女,朕也就罢了,朕宠幸你那么多次,你不能生,还不允许其他嫔妃生,断汉家的龙嗣,其心可诛,当诛九族!但牵连太大,刘宏依然当做没这回事,但还是让张让他们偷偷去查此事真正的主使人,因为自己还是没法接受是宋后主使的。

    这一天,刘宏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德阳殿关了一晚。

    熹平二年底,右扶风,众兄弟告别老师回家过年,仅郗虑留下陪郑玄,郗虑早寄信给父母,自己压力山大要多花点时间在学业上。

    张任带着张瑞和张虎回到西川张府,张世佳看到自己这义子,极其高兴,个子也长高了许多,已近六尺,也就是快一米四了,毕竟才七、八岁的人,而且越来越有出息,自己当然更加满意。

    寒暄完毕,张世佳带张任进入书房中,听张任讲这段日子的事情,听到张任说,见到天子刘宏,极其惊讶,听到皇帝也有不由自主的事和后宫水深,不由惊叹不已,百姓以为做皇帝可以为所欲为,实际上也有很多无奈,也知道了先祖所作所为,不禁唏嘘不已。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 class="list-inline">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