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章 4.初识吉利
    很快十多天过去了,天子刘宏让人传话,十日后于长安城里未央宫见郑玄。按郑玄所说,这是天子的老套路,长安城虽然早已不是都城,但老汉宫依然留给皇室使用,长安城大的世家都去了都城雒阳,留在京兆的世家已然不多,郑玄每次觐见都在长安城或者长安城附近,右扶风这皇家庭院早已废弃,天子不能来,这会让这块精英培训基地暴露的。

    这两天郑玄让张任看到了那个从京城回来叫吉利的人,二十岁左右,身高不及七尺,大概也就是一米六不到,圆脸大眼,没有一丝威武霸气,倒有几分滑稽,头顶带卷梁冠,大袖翩翩,腰间腰带一束,脚上单底鞋,很是热情的模样,张任一看,此人定是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角色。

    郑玄给张任介绍吉利:吉利是官宦之后,但不属于世家,因为他家穷,所以他父亲是给宦官做义子,雒阳世家都看不起他,他比你早来一些时间,他进来考试的题目跟你的是一样的,但他写了三点!

    然后转向吉利,介绍张任到:这是新到的学员,虽然还没通过陛下那关,但应该没啥问题了,他叫张任,今年九岁,吉利,你和公义出去吧,你们熟悉一下吧!

    是,老师!两人同时应答道。

    吉利领着张任出了书房,一边走一边说道:我叫吉利,今年十九岁!虚长十岁,来这里已经有些时日了,这里属于右扶风皇家别苑,现在看起来已经与隔壁分开了,老师是陛下请来的,但对外说是党锢,这里的一切都属于不存在的,但圣上把这里的学生当成精英中的精英,都是非世家子弟,除了像我们一样寒门、甚至是出身微末平民子弟,在鸿都门学出类拔萃才有机会,当然我们其中还有一个是落魄皇族!圣上给鸿都门学学生最好的资源!特别是我们这边,我们对外只是老师的学生!但我们心里要知道我们是天子门生!

    张任上一世仔细研究过鸿都门学,鸿都门学的创建足以证明汉灵帝是有为之君,后世所谓隋炀帝开始科举制打破世家对官员选拔的垄断,但没多少人知道,鸿都门学才是开始,这是一条路,开始招贫寒子弟入学,知识开始从官府正式渠道走入贫寒百姓家庭,后来还任用这些人为官员,只是灵帝后来黄巾起义世家压迫之下,解除党锢,同时迫于无奈把鸿都门学给关了!难怪灵帝后来也走汉桓帝的老路——卖官鬻爵,他私自要建西园八校,又要养鸿都门学,反正官员都被世家垄断,还不如拿来卖,从世家那得到更多的钱,以增强皇家实力,至于汉桓帝卖官鬻爵是不是这心思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后来曹操也效仿汉灵帝,招贤令首先是面向武者,后来面向寒门子弟,这样一步步的招贤,然后经过南北朝,才会有后来隋炀帝时期的科举制。

    (这里说明一下,那时候黎民、百姓和寒门是不一样的,黎民就是最底层的普通大众,百姓是贵族,很长一段时间,只有贵族才有姓氏,据说这起源于炎黄二帝联合打败蚩尤,蚩尤的九黎族被统治,他们被统一称为黎民,而炎黄原本的部落统称为百姓,这就是两个阶层的开始,到了后来,贵族是有姓氏之分,这就是百姓的由来,最底层的自由民和奴隶实际上是没有姓氏之分的,只好根据依附的贵族阶层,做出莫大的贡献才有赐姓,或者根据地名为姓氏,后来很多百姓沉落,而有些黎民翻身,慢慢的百姓和黎民一致,混在一起了,大汉此时百姓依然是贵族的统称。而寒门是落魄的世家豪门,不复往昔,但他们还是有底蕴,大部分孩子多少还是学习过的,所以寒门还是受世家豪门所接纳,很多世家豪门就会养着这些人,毕竟哪个世家豪门也不能保证自己长久不衰,哪一天说不准自己也就成了寒门,接纳寒门,也算是为自己多做一个保障,只是民众不一样,普通民众很难念书,主要是因为费用太高了,读不起,更重要的是,很难被世家豪门所接纳,就算读书了,也没有人推荐,只有商贾家庭有了钱,拼命的让孩子念书,挤破头往上层钻,生下几个有天赋的后代,就有可能进入豪族。这些资料让张任也很诧异,也就是说,什么为百姓请命,就是为贵族请命,而不是为黎民,时代不同,理解不同。这里我们按照习惯黎民和百姓都指的是最底层的普通大众。)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 class="list-inline">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