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保罗其实很喜欢看书。

    这是兰波的原话。某次他把二叶亭鸣拉出来喝酒的时候当配酒的八卦随意说出, 酒杯轻晃话里含着三分懒洋洋的笑意。兰波之前从没跟二叶亭鸣提起过魏尔伦这个名字,却默认了二叶亭鸣知道魏尔伦是谁。

    只可惜看书的水平嘛……

    实在是不怎么样。

    兰波的语气柔和缱绻,若不看那扬起的唇角上挂着的兴味盎然, 便当真像极了背地里抱怨着恋人, 又分明正沉醉于爱河的模样。

    二叶亭鸣对他突然提起个新人物也没有半点疑问,只是给他空了的酒杯里倒酒,清澈的酒液跟酒杯碰撞出细微清脆的声响,昏黄的灯光下映着烛火般的光。

    “至少他还愿意读书。”二叶亭鸣笑起来,听到小甜菜的名字总能令他心情愉快——特别这还是颗爱读书的小甜菜。

    “不管读什么, 读书总不是坏事。”

    店家送上了他们点的盐烤秋刀鱼。兰波端着酒杯, 娴熟地用筷子挑开鱼皮,夹起鱼刺间的嫩肉。

    “或许吧。”他低低地嗤笑一声,又被边上挤过来的醉鬼打断了后半句。

    虽说战争时期的经济形势不好, 全世界的失业率都居高不下, 居酒屋里依旧到深夜还坐满喝酒聚会的会社员们, 一点看不到经济危机的紧迫颓靡, 要是说话的声音小一点, 都听不见对方在说什么。

    这种环境自然说不上好, 兰波一个法国人也没必要在二叶亭鸣面前硬装日本人的腔调, 隔壁一条街大大小小全是洋式酒吧,但他就偏偏喜欢拉着二叶亭鸣光顾这样开在路边的平价居酒屋。

    酒是没有什么好酒, 最多点两壶大吟酿, 照顾到兰波怕冷的体质烫热,下酒菜也是热腾腾的天妇罗烤鱼杂煮之类的东西, 两个人坐在一众醉醺醺的会社员和港区工人之间, 画风违和得像走错了片场。

    还有的时候就像是现在这样, 哪一桌的醉鬼喝得上头, 叫人一起哄就蹭过来跟他们搭讪,俨然是醉到男女不分,把二叶亭鸣和兰波当成了深夜小酌的御姐闺蜜了。

    二叶亭鸣觉得兰波那一头长发要负主要责任。

    一般碰上这种醉鬼,兰波会送他一桶冰叫他清醒清醒,不过今天醉鬼的主要目标是二叶亭鸣,兰波也就挑着鱼肉喝着酒,乐得看戏了。

    二叶亭鸣敛去了脸上的微笑,冷淡地注视着面前絮叨的男人——世界意识给他捏的高岭之花气场好用之极,用不到三秒对方就自动败退,夹着尾巴灰溜溜地回了自己那桌。

    “啧。”

    看戏失败的兰波咂舌,他本来还期待能有什么有趣的发展。

    法国人嘛,假如对方的质量能再高几个档次,兰波也不介意调剂一下这两年寡淡乏味的夜生活,但奈何他身边有二叶亭鸣这个过于优质的对照组在,凑过来的家伙就被瞬间衬托进了泥地里。

    兰波就是想玩一玩,也没什么性致了。

    搭讪失败的几个醉鬼垂头丧气,浑然不知暗处的监视者们是如何替他们捏一把汗,宛如看着他们从断头台上走了一圈下来,仿佛一错眼人就要身首异处,一个个跟兰波经手的那些任务目标一样死得不明不白。

    特别兰波最近越来越接近情报里那位法国精英情报员的行事风格,疑似记忆正在逐渐恢复,更要谨慎再谨慎才行。

    对于监视者们把自己妖魔化的滤镜,兰波也很无奈,“他们那都是偏见,我可比保罗温柔多了。”

    他的任务现场从来都是干干净净,只要没有特殊手法要求,就是干脆利落地一击致命,不玩猫抓老鼠的恶劣游戏也不会把人体零部件弄得满地都是,更没有滥杀无辜的兴趣——对他来说,任务外的杀人可都算额外加班。

    所以兰波独自经手的任务不会留下什么个人痕迹,除非有能重建现场的异能力者在,不然谁也证明不了是他下的手。

    而跟他相比,魏尔伦大概是因为在前任那边的积习难改,任务习惯差得一塌糊涂,不仅有玩弄对手延长对方痛苦的恶习,还经常弄得一片狼藉满地血肉,就差在墙上签上保罗·魏尔伦的大名,生怕别人不知道凶手是谁。

    兰波说着说着,又回到了最开始的话题,“真不知道保罗那些书都读到哪里去了,这幅样子也就我不嫌弃他。”

    他不知道魏尔伦什么时候才能够明白,同僚们不愿意跟他多来往真不是因为他的出身问题——异能大战的背景下什么出身的异能力者都有,只要能干活政府来者不拒,魏尔伦虽然是唯一一个人造的,但可不是唯一一个不完全是人的。

    远的不说,他们的上司波德莱尔先生就有一部分妖精血统,青春常驻真实年龄不详,常年被时钟塔高薪挖角。

    即便如此,波德莱尔可没有半点社交问题,法国超越者们都可喜欢他了。聚会上波德莱尔那叫一个众星捧月,还跟某几位有过些不能明说的暧昧关系,兰波甚至撞到过事后现场。

    所以说,魏尔伦不讨人喜欢,就是因为他不够可爱。

    兰波再次嫌弃了一遍搭档的面瘫脸和闷骚性格,脸上笑意盈盈,仗着魏尔伦人不在这里就光明正大地占他便宜,“唉,虽然是这样也没办法,孩子总归是自己家的好嘛。”

    兰波的发言其实逻辑不怎么通畅,不过上下文联合背景猜一猜,不影响二叶亭鸣理解他在说什么。兰波但凡提到魏尔伦就得抱怨几句自己的教育失败,向把中原中也养成了小天使的二叶亭鸣取经。

    虽说魏尔伦年纪大了点性格基本定型了,但不一定就真的无可救药了呢,在没有政府干涉没有任务压力的理想情况下,兰波觉得自己还能努力一下。

    就像他说的,孩子再怎么样,总归也是自己家的比较好。

    “……”二叶亭鸣回忆了一下在超越者们的会议上看到的魏尔伦资料,高大冷峻看起来比兰波还要沧桑一点的青年模样,除了兰波大概没人能面不改色地说出魏尔伦还是个孩子这种话。

    二叶亭鸣忍不住考虑下次超越者们会议的时候要不要跟其他人分享一下——反正兰波也不准备回法国了,打定主意要跟魏尔伦死磕到底的样子,要是超越者们不介意多两个战斗力,说不定有机会拉他们一起入伙。

    搞事情嘛人多力量大,而且兰波抓住了魏尔伦总得有地方关人,横滨这间小庙哪里比得上凡尔纳的神秘岛,政府高层都关了隔壁再加塞个魏尔伦也问题不大,有那么多超越者们一起盯梢,魏尔伦想跑也跑不了。

    二叶亭鸣想了想,愈发这个主意不错,不过这事情要先征求其他人的意见着急不得,眼下他还是先回应了一下兰波的话。

    正好,孩子的社会化教育这道题他会。二叶亭鸣说道:“可能是因为他看的书不够好吧。三观没成型的时候杂七杂八的书看多了容易长歪,你们又没什么人好好引导他……等之后有机会了让他读些好书,把脑子里的垃圾文学洗干净就好了。”

    “不,保罗读的书应该不至于……”兰波说着回忆了一下魏尔伦的书单,他平时不是特别关注这方面的事,只依稀记得是书店里常见的畅销书,封面花花绿绿做得漂亮又精致,一看就知道是照着推荐书目一溜买下来的大全套。

    “应该……?”

    兰波想到自己随手翻过几页的内容,又对比了一下自己在鸣屋里借到的书籍质量,突然就不敢那么肯定了。

    虽然他对文学兴趣不大,最多配合着魏尔伦的兴趣瞄过几眼,但他的同僚里有异能力跟文学挂钩不得不常年泡在书堆里的巴尔扎克,兰波依稀记得聚会时是听他抱怨过看得脑子进水之类的话。

    这厢兰波回忆着魏尔伦到底看了点啥,准备回去找渠道买回来仔细研读,那厢法国政府挖来的幼苗凡尔纳,也正经历着法国流行文学的洗礼。

    怕凡尔纳年纪小初来乍到不适应,政府没急着给他安排太多正式日程,每天也就有大把的空闲时间自由安排,而莫泊桑这样休假中的闲杂人等,就趁着波德莱尔上班的时候来勾搭孩子出去玩了。

    “你想去哪?”莫泊桑兴致勃勃,脑袋里已经规划好了巴黎一日游的行程一二三,从早到晚从城郊到市中心,保证充实有趣符合青少年口味,立刻能让凡尔纳把他当成心灵之友。

    凡尔纳犹豫了一下,问道:“我能去书店看看吗?”

    他之前没去过书店,毕竟只上了几年学常用词都认不全,父母过世后留下的遗产也只够他温饱,买书这样的奢侈消遣不在他的消费等级之内。

    眼下有机会,他想去看看现实中的书店长什么样子,又卖着什么样的书。

    “书店啊……”这就真的是莫泊桑意料之外的答案了,不过他还是马上就应了下来,“当然没问题,巴黎全部的书店我都知道在哪。”

    莫泊桑一边拐了凡尔纳出门,一边又好心地告诫道:“不过书店啊啊文学啊之类的东西,在巴尔扎克——你上次也见过,那个又高又瘦黑眼圈超级重的家伙——在他面前一个字都别提,他只要听了就要狂化打人,你这小身板可打不过他。”

    莫泊桑形容着巴尔扎克拿钢笔当刀子使的可怕场景,心里又不禁感慨,你看看这战争,都把人逼成什么样了。

    他记得自己刚被政府招揽的时候,跟他同期进来的巴尔扎克分明是个热爱文学喜好写作的文艺青年,第一次出版了还给他们这些同僚们送过不少,现在都在他书架上放着。

    但这就跟英国那个王尔德曾经也是个绘画天才一个道理,异能力应用于战争就意味着扼杀了创作的自由,能写的能画的只有固定的那些内容,且没有休息时间也不管你有没有灵感,每一次都是超负荷运转到再也挤不出半个字为止。

    不管再多的热爱,都会在这样地狱般的机械劳作下变成折磨,每次看到巴尔扎克发动【人间喜剧】时咬牙切齿的狰狞样子,莫泊桑就庆幸自己的异能力跟兴趣爱好没半点关系。

    对莫泊桑的告诫,凡尔纳懵懂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他的读书启蒙是在二叶亭鸣制造的梦境里,全是闭着眼睛挑都不会出错的优秀杰作。那些书籍带给凡尔纳愉快而放松的美好体验,带他孤独绝望的灵魂到更遥远辽阔的地方去,也让他慢慢地喜欢上了读书,因而凡尔纳不太能想象究竟是因为什么,才会让人表现出对文学彻头彻尾的排斥与绝望。

    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

    当他站在巴黎最大的书店里,拿起店员强烈推荐的畅销书,光是书名和封面就给了凡尔纳一种不太好的预感,可是他看店员推崇备至的样子,又想着是不是自己的错觉,说不定这就是一本被书名和封面耽误的好书。

    他怀抱着这种念头和期待,翻开了自己手上的书。

    ——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凡尔纳都在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转身就跑,薄薄一本书带给他的心理阴影,他要在梦境里读几十本才能治愈。

    “那也不至于,你去意大利的书店看看就平衡了。”见多识广全世界跑的奥威尔安慰抱着书自闭的凡尔纳。

    “法国嘛,也就是酸了点矫情了点,有话从来不好好说像是主角没带嘴出门,意大利才叫狗血淋头,杀与操的狂想曲,三页内要么死人要么上床,要么就是跟死人上床。”

    在场没有意大利人,所以奥威尔的发言被全票通过。

    “而且法国好歹还会埋点伏笔有个故事线。”海涅在法国住过几年,也看过几本畅销书,自觉有一些发言权,“德国你得先看十来页的背景介绍和人物设定,详细到龙套角色祖母的小学母校。”

    海涅基本上看不到故事开场就宣告放弃,那种调查报告一样的东西总让他感觉自己在义务加班。

    总之不管哪个国家,畅销书的内容质量都很离谱就是了,又因为市面上全是这些东西挑也没得挑,只能矮子里拔高个再催眠自己这本书很好看,一天两天还行时间长了总有自欺欺人不下去的那一天,这些年看书的人越来越少,真的不仅仅是战争的原因。

    所以《争鸣》的第一期杂志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是二叶亭鸣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用王尔德的话来说——我们的文坛好像有救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