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章 雅会(中)
    到温远这清凉会上来的人,无论身份高低,都只有一个名头,那便是文人墨客。

    既是文人墨客,自然要有风雅之姿,那么身上的衣饰无论多么名贵,都必以清雅为上。

    而严祺,从来不在乎这些。崭新的锦袍,纹理细腻,花色光鲜,却质料极薄,行走间,自有光华流动。嵌玉的金冠,八宝琳琅的腰带,上面缀着的各色精巧饰物,一看就是出自宫中,并非凡品。

    故而在这一众仙风道骨的装扮之中,唯严祺贵气逼人,如鹤立鸡群。

    宾客们看着他,大胆的不掩脸上的嘲弄之色,不想得罪人的也面带意味深长的微笑,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漪如跟在严祺身后,心也不由提起,莫名尴尬。

    但严祺似乎全然无所察觉,仍面带笑意,从容自在,一会与这个见礼,一会向那个问安,仿佛这满园子里的都是熟人。

    不仅如此,他还非要把漪如的手拉上,和气的脸上,眼神透着杀气。

    就待在我身边,不许乱走。他的声音从牙缝里出来。

    漪如不敢造次,乖乖地跟着他。

    温府的这个园子,一看就是为了雅会这等交游之事特地造的。亭台楼阁鳞次栉比,互相之间有回廊相连,绝不让宾客们晒到一点太阳。庭中绿树如茵,流水送爽,加上无处不在的冰案冰榻,行走在其中,颇是宜人。

    除了许氏等几位德高望重的女眷,其余女眷们坐在阁楼上,四面敞开,纱帐和水晶帘子垂下来,聊为遮掩,可将园子里的各处景致一览无遗。

    男宾们的乐趣则大了许多,可以曲水流畅吟诗作对,可到备好了笔墨的亭子里比试书法,也可在摆满了美食美酒的案席上坐下来,闲坐观景。

    纵然是出现了严祺这等异类,在清凉会上也只能算是个小小的意外。

    漪如发现,更让众人感兴趣的,不是温远,不是严祺,甚至不是长沙王,而是长沙王身旁的世子。

    无论他走到何处,周围的目光都会汇聚到他的身上,仿佛一件横空出世的宝物,每个人看到他都会露出惊叹之色。

    而他走到园中最大的亭子四季轩时,漪如听到了阁楼上女眷们正发出一阵骚动,赞叹伴着笑语声声,似乎正热闹地说着什么。

    世子则仍是一贯不为所动。他仿佛十分不喜欢这等场合,那眉眼如画的脸上一点得意之色也没有。就算见礼,也依旧淡漠,惜字如金。

    漪如听到有人议论说少年持重,将来必有大出息的时候,觉得世人大约都多多少少有些贱骨头。

    若是换做别人家的孩童,只怕会被说教养缺失。美貌的人果然做什么都是对的,脸多臭都是风情。

    待得宾客们齐聚园中,雅会便也就开始了。

    这雅会,每年都有个规矩。将许多诗题写在纸上,叠成一只只的方胜,盛在一只硕大精美的水晶琉璃盘里,由温远养的鹦哥从中啄一张出来。

    那纸上写的是什么,今日的所有诗赋便以它为题目,让宾客们尽情显露才情。

    没多久,一名容貌娇美的侍婢打扮得似仙娥一般,迈着莲步,将水晶琉璃盘捧出来。那鹦哥也早已经带到,羽毛艳丽,站在屋檐下的栖架上,精神抖擞。

    管事将鹦哥带下来,让它站在琉璃盘边上。它低头,在盘里啄了啄,未几,衔出一张来。

    待方胜打开,管事高声念道:清泉濯尘艳日明。说罢,他笑盈盈地向众人一拱手,道,诸位贤达,今日诗作,便是以泉、日、明三字为题。

    众人都是平日舞文弄墨惯了的,这题目不难,自是手到擒来。

    几位德高望重的名士首先开场,或挥毫泼墨,或当众吟,旁人都纷纷发出赞许之声。

    温远身为主人,亦不推辞。

    他祖上就是书法大家,本人亦修为深厚,就连皇帝也时常让他入宫写上两笔。只见他以笔蘸墨,在纸上挥洒一通,未几,几句诗文就跃然纸上。

    旁边的人一字一字跟着念,待得写完,交口称赞。

    温常侍不愧当世之才,这诗作,笔力透纸,形容兼备,定然又是脍炙人口的名片。有人奉承道。

    温远一脸谦逊,微笑这谢过。

    有人又对长沙王道:大王难得回京,又恰好逢此盛会,我等皆久仰大王才名,还请大王赋诗一首,以解我等眼馋才是。

    旁人皆纷纷附和。长沙王抚了抚须,笑道:孤久耽于庶务,懒于钻研,才情匮乏,今日不宜献丑。说罢,他却低头看了看世子,道:你前些日子不是也学过了五律七律?可试上一试。

    世子神色平静,向长沙王行礼应下,在众人诧异的注视中,走到案前。

    他从笔架上取了一支中狼毫,蘸了墨,随后便在雪白的纸上一笔一划书写起来。那笔触落下,如行云流水,在众人的惊叹声中,一首百字长诗呈现于众人面前。

    在他书写的时候,早已有人跟着念了出来。写好之后,再念一遍,园中宾客皆哗然,就连其中几位颇有恃才傲物之名的诗赋大家,看罢之后,也露出赞许之色。

    这长沙王世子竟这般聪颖。温远的母亲对许氏道,听说他五岁能文?果然名不虚传。

    许氏微笑:后生可畏。

    漪如望着世子,也有些吃惊。

    在长沙王一家来到京城之前,世子的才名就已经跟他的容貌一样,被世人所知。不过对于漪如而言,那些什么聪明早慧、五岁能文之类的溢美之词,她早已经听得耳朵生茧。但凡有点名气的人家,总想着给自己的宝贝儿子早早赚些名声,这种几岁能干什么的名头,是最好吹的。别说五岁能文,就是三岁能诗的神童,京城里也一抓一大把。实际上,他们说不定只是像鹦鹉一样,能学着大人说两句像样的话罢了。

    别人不说,就说太子。从小到大,没有人不说他宽容仁厚,贤德兼备,可事实上呢?

    呵呵。

    相较之下,这长沙王世子的名声倒是一点水不掺,让漪如颇感意外。

    而正当众人称赞世子的时候,有人道:严御史今日亦难得赴会,不若也赐诗一首,如何?

    目前中奖楼层:大师兄是芝哥呀、13923206188,请两位微博私信联系海青拿天鹅的微博 领奖~~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 class="list-inline">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