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七十章以后我就叫李渐荣!
    <ins</ins

    一个清脆的声音凸显,萧渐荣直挺挺地跪在地上,满眼泪水的看着李元朗。

    “小丫头你在说什么,还不赶紧谢过殿下?”

    刘季述和颜千雪大为惊讶,不明白这位脑子是不是坏掉了。

    “兄长,钱雪姐姐,妹子没犯糊涂,我说我不同意废掉奴籍,我要一辈子留在寿王府中,招呼殿下一辈子!”

    萧渐荣的声音十分平和,但大家同样听出其中的不容置疑。

    萧渐荣看着李元朗,

    “殿下,是您将婢子从陈敬瑄那贼人手中救出,没玷污了身子,此乃再生大恩,如今若是因为婢子奴籍而让殿下为难,这就是忘恩负义,婢子若是答应了,那还不如拿一块白布铺面吊死在堂前!”

    萧渐荣说完,突然从怀中取出一把小剪刀来,几下就将自己垂在鬓角的一缕黑发剪了下来,往地上一投。

    “按规矩,身入奴籍之人必须谁主家的姓,从今往后,这世上再没有萧渐荣这个名字,婢子以后姓李,我叫李渐荣!”

    所有人都没想到这小丫头的性子这般烈,一时间房中静悄悄的。

    颜千雪闹了一个大红脸,本以为自己 借此可以帮李渐荣摆脱一辈子当奴仆的命,却不想人家根本就没想过这样。

    她悻悻地站起来,对李元朗施了一礼。“殿下,看来是臣女不该来此,这就告退!”

    说完,转身就往门外走。

    不过在出门的一刻,她还是回过头了看了一眼李渐荣,“阿荣,路是你选的,姐姐也只能帮你到这。”

    然后又看了一眼高继纶,“高大哥,小妹答应你的事绝不食言!”

    所有人看着离去的颜千雪面面相觑。

    也是,对方好心帮忙,被帮的人居然不领情,搁到谁身上也会尴尬。

    李元朗咳嗽了一声,“高大哥,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去送送人家!”.

    然后看着跪在地上的小丫头一笑,"行了,也别跪着了,你愿意怎么就怎么,什么时候后悔都可以,但你要记得颜家小姐的情谊,这份人情可是太大了!"

    李渐荣却依然跪在地上,

    "殿下, 是婢子任性,如果千雪姐姐真的生气而导致颜老令公攥着那些钱不放..."

    李元朗笑道:“枉你们姐妹相称,颜家小姐的气度若是这么小,也就不配被称为女中才子了。”

    李渐荣这才小心地站起来,低声问道:“殿下,这才出兵,您真的也要跟着?”

    李元朗看着门外的竹子,眯着眼睛:"此事太过重大,你也是家学渊源,应该明白的!"

    三日后,一队五百人的兵卒悄悄离开成都北门,跨过州过府,以急行军的速度用了紧紧两日就来到了剑门关前。

    剑门关守将早就领到了颜庆复的军令,小心地将这队人马迎进了关中。

    剑门关作为通往京畿道的咽喉,虽然关隘并不很大,却依然常年有两千兵卒驻守于此,他们的地方超然,就算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都不可能真正的调动他们的兵力。

    除非,在颜庆复的军令之外,还有一道来自长安大明宫的圣旨。

    李元朗几步走进剑门关守将的官邸,刘季述和高继纶手中分别捧着两卷帛书。

    "乔将军,本王携陛下旨意和颜老令公的兵符来此,想必你也知道是为什么,可曾准备妥当?"

    “殿下,臣自然已经将一切准备好了,还请您吩咐。”

    李元朗点了点头。

    “本王将带走一千关中人马,你必须守住关隘,莫要给吴行鲁逃出剑南的机会。”

    他坐下来喝了口茶汤,味道不咋地,'还有,你给我说说嘉川县的情况!'

    “回殿下,这嘉川县虽然不如剑门位置重要,却也是通往关中的一座必经的城池,目前内有驻兵八百余人,其戍将乃的吴行鲁的心腹,名叫周虎,算是一员猛将,若是想强攻,只怕就算将剑门的两千人和您的五百人全部用上也不一定能在几日内将其攻破,而且...”

    李元朗摆了摆手,“乔将军,本王虽然年纪小,但也不是将咱们将士性命视为草芥之人,如何拿下那里本王早有计划,你只需守好剑阁就行。”

    这守将虽然担心这位寿王是个纸上谈兵的绣花枕头,但毕竟自己和李元朗的地位差的太多,只能躬身退到一旁。

    李元朗对高继纶点了下头,高继纶马上走出了戍将府,不一会就带进一个穿葛布夹袄,内衬锦缎的中年人。

    看到此人一脸懵逼地进来,李元朗一笑,“周掌柜,好久不见,我的那些木棉可曾全部准备妥当?”

    这人正是那日在雒城外鹿头关遇到那个收木棉的老板,李元朗曾请他代为收购木棉的。

    周老板小心翼翼地看了他一眼,眼睛一亮,"原来是李公子啊,您吩咐的那些木棉早就着人送进了长安,过几天就能得到收到的文书。"

    "哦,运到了,那就好,那么这才拜托您弄的东西可曾运到?货色可符本人要求?"

    周老板自信地一笑,“都是上好的,您看看?”

    房中另外三人不知道李元朗在搞什么鬼,一脸茫然。

    “各位,本王没事研究了点小东西,现在就带大家去瞧瞧。”

    诸人一同来到剑门关外的一个小镇上,并随着周老板一同走进一个大院子。

    一走进,一股极为呛鼻子的气味就传到了几个鼻子中,

    “殿下,这是硝石?”

    高继纶马上就闻了出来,却不明白李元朗有什么用。

    那周老板一听,腰弯下去的幅度更深了,就知道这位出身富贵人家,但能被称为殿下的...

    李元朗插着手看着面前一排占地极大的竹房,转身对诸人道:“进去瞧瞧,看货色有没有达到本王的要求。”

    几人十分好奇,打开其中一道门后,高继纶看着房中地面就是一愣,

    “石灰?”

    “防潮啊,这东西受潮就不好用了。”

    屋中摆着一排桌子,上面还放着几杆秤,之后就是一排排被包裹得很严的包裹货物了。

    他随意打开其中一只,用鼻子闻了一闻就拿出一包来放在桌子上,高继纶打开一看,里面是泛黄的粉末,散发着一股子刺鼻的硫磺味儿。

    随后,桌上又多了两包东西,里面分别是木炭粉和硝石粉。

    周老板笑呵呵道:"殿...殿下,这些都是按照您的吩咐找专人研磨出来的,保证和面粉一般。"

    李元朗满意地点了点头,“周老板上心了,本王自然不会亏待与你,不过,现在请你出去,因为下面的东西不是你能看的了!”

    然后他又对那戍将道:“不好意思,这东西可能关系大唐的国运,还请将军见谅,不要问,也不要打听,这样对大家都好。”

    这戍将心中稍微有气,但还是领命退出了竹屋。

    刘季述小心道:"殿下,咱们身处此地,若是这位乔将军心中有了不满..."

    李元朗哼道:“那就只能预祝他提前进大牢了,或者...”

    他没接着说,手上却没闲着,用秤分别将三样东西秤了一遍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在一个小坛子中进行混合。

    高继纶和刘季述看着李元朗将一堆黑乎乎的粉末小心地堆到一起,然后从袖子中拿出一根小臂粗细的竹筒来,并将这些粉末装挤进去,用一个木杵子压实,最后用竹塞子将这竹筒封住。

    又拿出一张纸来,卷了一些粉末进去,搓成一根长长的纸条后,高继纶马上叫道:“殿下,您这是在做爆竹,不过,爆竹某也曾见人制作过,好像并没有用到木炭啊?”

    李元朗在竹筒上用小刀挖出一个小洞,将药捻子塞进去后,对高继纶道:"高大哥,这玩意可不是什么爆竹,这叫炸药,一会我给你演示一下就明白了!"

    "炸药?"

    李元朗拿着这支竹筒就走出竹房,让一个亲卫搬来一块二尺见方,三寸厚的石板来。

    他将这竹筒放到石板之下,对其他所有人道:“都进去,别被飞溅起来的石块伤到!”

    周老板和乔戍将一脸莫名其妙,怎么一会儿让咱出去,一会又让咱进去,这位寿王在闹什么幺蛾子?

    不过人家身份太高,只能领命先后又走了进去。

    李元朗这根药捻子做得特别长,以前他最多也就是放一个大巴雷子而已,那声音也是惊天动地。

    而这时石板下面压着的竹筒子,最少有三个巴雷子大小,并且他调配的火药比例已经是真正用于爆破破时的了,远不像为了安全期间特意改变了比例的普通鞭炮的制法。

    拿出火折子吹吹燃,一看药捻子冒起了‘刺啦刺啦’的火光和白烟,他第一时间就像兔子一样的跑进竹房,并透过竹房竹子间的缝隙观察。

    房中几人本来正在嘀咕,高继纶和刘季述知道他似乎在制作爆竹,也没怎么在意。

    毕竟,在这时的大唐,虽然烟火已经成了一些节日中必需之物,不过那动静还真就和竹节爆裂时声音,稍微响一些而已。

    所以,看着李元朗小心翼翼地模样,还用手将耳朵都堵了起来,就有些好笑,

    又不是要打雷,还怕震坏了耳朵嘛?

    但还是好奇地向外看了过去。

    推荐:< a{font-size:15px;color:#396dd4;padding:0 10px}</style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