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四十六章缘水却得霜
    一个奴籍犯女,居然想要成为枝头彩凤,真真是痴心妄想了。

    李元朗看着萧渐荣转身而去时似乎有些神不守舍,路上还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摔倒,本能地想要去扶她一下,却见她马上调整好姿态,好像深吸了一口气,步法坚定地走进了院子。

    他摸了摸鼻子,左右看看似乎没人,解开腰带就地放了一吨水后,摇头晃脑地也跟着走了进去。

    这时台上的董九已经将最简单的那首诗下阙补完,虽然不知道具体什么内容,但看到对面二楼颜庆复与另外几名宿老不住点头,怕是应该不错。

    董九又看着那首词沉吟了一会儿,转头便大声咏道:

    “沏茶等待,

    等待成常态。

    将此年华都变卖,

    多少温馨难买?

    一杯一个初逢,

    无言尽在其中。

    不问人生季节,

    几回春夏秋冬?”

    这词下阙对得极其工整,而且意境正好与上阙前后呼应,果然算是上佳之作。

    不但李元朗这个半桶水心中称赞,就连坐在二楼的颜庆复也是不住捋着胡子微笑点头,看来这第二题也算被通过了。

    董九意气风发,几步来到最后一幅卷轴旁,似乎也没怎么思考,

    “缘水而得霜!”

    此下联一出,几乎所有人都连声道好,水与谁谐音,霜与双同音,上下相对。

    上联荷与藕有关联,下联水与霜同质,同时又与诗“偶对谁与双成”相互映衬,一举三得,此人果然不负才子之名,上午只怕是藏拙了。

    贺维庸看似很喜欢这副下联,意境似乎比自己的那副还要好上几分,便与诸人商议了一下,刚要宣布董九晋级成功。

    “此下联虽说一语三合,对的也是极为巧妙,但匠气太重,小女子认为非吾心中绝对,董公子对不住,只能劳烦您过关斩将,连胜三场才能入围了!”

    一个清脆如黄鹂啼鸣的声音自绣楼一楼的屏风后传出,虽然包含着歉意,但语气却是斩钉截铁,毋庸置疑。

    董九本来将被另外三人压着的怨气刚刚释放出来,正面带得色地等着晋级通知,听到此话后,脸上得色戛然而止,不由讪讪对着屏风施了一礼,

    “不知千雪小姐心中之对为何,能否说与吾等品鉴?”

    "董公子,今日若无人登顶,或对不出此下联,其后两日此下联将一直作为考题公布台上,万一...万一无人能对,小女子自然在最后一日将下联道出,让诸位点评,若是真的不如董公子,就算你在此文会夺魁!"

    董九闻言大喜,这简直是在捡漏啊!

    这一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万一在接连三日的文擂中无人夺魁,而自己比其他人多了一次比试对方腹稿的机会,也就多了一次胜算。

    他马上将之前的不快一扫而空,低头在擂台边缘一张桌子上写下自己早已拟好的三道题目,

    转身对台下诸人喝道:“三题本人续上了两题,算是第一个擂主了,那位兄台自认胸有丘壑,不妨上台来彼此验证一下所学,也为这太白会增一分颜色!”

    李元朗依然听着前方传来的信息。

    这家伙够不要脸,诗词对赋中最难的“词”“对”“赋”挨个出了一道,而且看似简单,却其中包含好几个文字陷阱,几乎很难被人全部答对。

    李元朗摇了摇头,这货很聪明,钻了一个规则漏洞,只怕他晋级之后,颜庆复等人会马上将这个BUG消除,以示公平。

    果然,几名自负学子上台后,铩羽而归,失去了今日登台的机会。

    颜庆复与几名老者交头接耳了一番,在宣布董九胜出之后,又提出一个规则来。

    那就是下一任擂主不得用文字陷阱设计题目,不然就取消三天比擂资格。

    董九听后一点儿都没感到羞臊,反而得意地坐到了特意为晋级者准备的 位置上,用一种胜利者的姿态,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看下一场的文比。

    萧渐荣走到台上,果然将那副上联留了下来,又布置了两道新题,不着痕迹地扫了一眼远处某个阴暗角落,

    脆声道:“请下一位公子上台作答!”

    李元朗仔细将这两道题琢磨了一下,还是觉得不好,便开始闭目养神,不再看去一眼,心中默默道:“不会这么倒霉,三天都遇不到另外一个相似的题目吧?”

    这种文擂比试就是考验文人肚子里的文藻积累和急才急智,自然会规定一个时间段,不然哪位上台就蒙圈,在上面转悠一晚上,谁有工夫看你在上面走八卦阵?

    所以快的时候几乎是一刻钟就出现一位晋级者,慢的时候也不过半个时辰。

    就在刚至子夜十分,初试通过的一百零五位才子几乎全部抡了一遍,只剩下包括高继纶在内的四人而已。

    萧渐荣精力充沛,台下的诸人也不觉得场面沉闷,毕竟就算是不幸被淘汰之人,他们的诗词也是可圈可点,不失为近年以来的佳作。

    李元朗的耳朵都快磨出了老茧,从头到尾就是没有一首满意的,难道今日就要到此而止,自动弃权?

    同时,不但是萧渐荣眼神狐疑不止,暗道自家殿下怎么还不上台,躲在屏风之后的颜千雪也是不断默念着几个字句,很是好奇是谁做出了如此已经如此贴合的下联。

    二楼的贺维庸此时也是不断将眼神扫向台下,寻找高继纶的影子,可惜老眼昏花,加上李元朗特意找了一个昏暗角落,哪里看到得到?

    “这人莫非还真是偶的了那首诗词,实则并无惊人的诗文功底?”

    他有些怀疑了,毕竟高继纶乃武将世家,出一位文武全才并不容易。

    楼下晋级位上,很巧,孟之岚、董九和那位青州才子田之邵。

    虽然彼此看不上眼,但还是对那第三位初试列入三甲的神秘人士感到好奇。

    “之岚兄,可知那位“一将功成万骨枯”是哪里人士?”

    “谁知道,如今只剩四人并未出来,也许马上就看到了呢?”

    董九可能是扇子扇久了怕染上风寒,将纸扇**后领口中,不屑地一笑,

    “只怕此人的诗乃是他人所做,被其买来而已,如今知道了颜令公的威严,怕是已经吓跑了吧!”

    诸人一想,还真有这个可能,此人八成真的脑袋一热,买来一首佳作,打算蒙混过关。

    这时也许是脑袋已经清醒,不敢用全家项上人头去试东川节度使的刀子利不利,真的跑路了也说不定。

    就在这时,萧渐荣再次走到台上,换上了最后两道试题,并用眼睛扫了一下李元朗的位置后,心中莫名有了一丝窃喜。

    而李元朗眼珠子像一部探照灯,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前靠到擂台近前,让自己看得清楚一些。

    当他看到两道试题中的一道后,不由得长长出了一口气,总算看到一个不错的了!

    推荐:< a{font-size:15px;color:#396dd4;padding:0 10px}</style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