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二十七章岁月这道菜
    李元朗想到这里,就对守在身边那名姓郑的护卫道:"郑大哥,陶方的房间有没有再搜查一次?"

    郑护卫茫然,“殿下,那里昨天上午差不多都被我们拆了,还有必要?”

    刘季述却跳起来叫道:“正是如此,将东西重新藏到已经被人搜查过的地方,这叫...”

    "灯下黑,赶紧带本王过去!"

    陶方住的地方就在大营正中,果然如郑护卫说的一般,就差将房子拆了。

    李元朗站在房间中,借着火把看了一圈后问道:"在哪里搜到的那些书信?"

    郑护卫走到一个已经被打翻在地的桌案前,“殿下,这个桌子的桌面中有个夹层,那些书信就藏在这里。”

    说完,弯腰再去看那桌板,那隐藏的夹层居然被人合上了。

    他抽出佩刀轻轻一撬,再次将夹层打开后,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随后,就在那里拿出了一个两寸厚,一尺见方的檀木盒子。

    “殿下,就是这个!”

    李元朗马上接到手中,先是看了一眼盒子,四周雕着盘枝唐草纹,看不出什么稀奇来。

    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本大约一寸厚,约五六十页的佛经—《楞严经》。

    这本算是最后一部传入中原的大乘佛法经文了,而且据说天竺僧人留了心眼,传进来的佛经并不全,所以一位不知名的僧人按照自己理解补全了残缺的部分。

    这件事在《西游记》中曾经被吴承恩拿出来讽刺过西天,也就是天竺和尚小

    器,故意传给唐僧一堆残缺不全的经文。

    如今看来,阿三的确有这个毛病,抱残守缺,自视甚高。

    扯远了。

    李元朗翻了翻这本楞严经,很明显可以看出总被人查阅,书页都开始起了毛边,而且一眼可以看出,这本经文是人手写的,并非某个书局雕刻印刷。

    他点了点头,够小心啊。

    如此一来,想要破解那些书信中的内容,就只能通过这本书来实现,那些印制的根本就一点用也没有。

    至于找到两者间的联系,他暂时还没头绪。

    不过着急也没用,还得慢慢研究,想要在陶方那里得到二者间的密匙估计是不能了。

    他打了一个哈欠,走到门口摆了摆手。

    “好了,就到这里吧,大家全都去休息吧!”

    回到绵州府署时,天边已经蒙蒙亮了起来,他一头栽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这一觉一直睡到了午后才迷迷瞪瞪地爬了起来。

    半个时辰之后,州府书房中,五个脑袋几乎挤在了一起,对着那本佛经抓耳挠腮。

    这就是一卷普通的手抄经文,甚至还没有抄全,寥寥不足两万字。

    找到一本印版的《楞严经》一对比,除了排列不同外,一字不差。

    这种利用一本的情报传递方式,不管如何变着花样玩,最后都会是一串数字,用以对应一本上的某页、某行和某个字。

    所以,关键的地方就是如何在那些书信中找到这些关联的数字。

    他们随便找出一封信来,

    将上面出现的数字排列起来,得到了几组数字。

    结果,按照这些数字去翻找佛经的文字,得到的却是驴唇不对马嘴的言语,毫无实际意义。

    李元朗拎着一页信纸,

    “这不过是普通的纸张,本王昨天已经除了火烧外,其他能想到的法子都试过了,毫无意义,也就是说,解开其中的秘密就在这些文字之中,诸位再仔细想象,还有什么遗漏了?”

    高思纶纯粹就是来凑数的,这种头脑风暴可不是一个玩刀子的人能想明白的。

    于是就拿着那个檀木盒子把玩了起来,这个盒子不但做工精致,而且一看就造价不菲。

    尤其是附在盒子周围的十二根唐草盘绕成树的模样,树的顶端各有黑白各六颗珍珠,都有拇指大小,十分的珍贵。

    他随口问了一句,

    “这本经文很珍贵嘛?居然用这样做工精美的盒子来装?”

    诸葛遂看了一眼,“若这本佛经是哪位佛门高僧亲手抄录,的确算是一件珍贵的书籍,不过...”

    他这话没说完,其他人的眼睛马上一亮!

    这《楞严经》虽然是人手抄的,却并没有留下署名,也就是说,它并非什么高僧所写。

    如此一来,就算这是原本极为重要的密文译本,只需要仔细保管就可,书本身的价值根本就无法与这盒子相提并论。

    买椟还珠?

    当然不可能,这盒子与这本书是一体的,少了任何一样,就没人能够知道书信到底是

    什么内容。

    众人马上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个盒子上,希望能尽快找到线索。

    除了盒子边缘那十分可疑的十二棵珍珠树外,盒面最中间是用阳刻手法雕刻的一尊十臂观音像。

    身体周围是大火焰围绕形成的火焰功德轮,八只手中各托着铃铛、宝珠、莲花、如意等八件法器,本尊的双手打着一个不知名的佛门手结。

    这应该是按照本土化雕琢而成的观音像,已经是一位女性的形态了。

    除此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各种盘绕的吉祥唐草纹,别无他物。

    可是,直到晚饭时间,太阳都下山很久了,在盒子上就没发现一点儿与数字有关的东西。

    诸人无不颓废。

    李元朗有气无力地摆了下手,“诸位歇歇吧,把肚子填饱,看看是不是什么地方疏漏了,比如这黑白各六颗珍珠打到底代表什么意思。”

    通过几次一同进餐,诸葛遂知道这位寿王嘴刁,一般的菜肴看不上眼儿,就将越王楼的大厨直接请到了衙署中。

    而这大厨也是极力表现,将自己的本事发挥的淋漓尽致,各种用珍惜食材制作的菜肴层出不穷,满室飘香。

    于是,在大堂众人吃饭的席间,李元朗就又看到了两个来蹭饭的熟人。

    陈青竹和那位琅琊高手王长庚。

    陈青竹是绵州长史的儿子,父子二人坐到一起,自然而然地聊起了案情的进展情况,不过,对于那本经文和盒子却只字不提。

    一旁的王长庚

    似乎是被陈青竹强拉来的,只是不停地喝酒吃菜,一副远离是非的态度。

    李元朗闷头吃菜,脑中却一直在琢磨那个神秘的盒子。

    这时,最后一道菜给人用食盒呈了上来。

    将盒盖打开一看,却是放着十二种茶杯大小的食盅,每一个食盅的菜式各有不同。

    诸葛遂笑道:“殿下,看来这位宫大厨是下了血本,此菜名为"岁月",据说是取了十二种飞禽为天干,十种走兽为地支,一天时间用几种不同的制法加以烩制,糅合,做出十二种具有各种层次感口味的菜肴...”

    陈青竹笑着接道:“如不是为了这道菜,本人也绝不会厚着脸皮前来蹭饭,殿下请尝尝,据说此菜不但可以吃出一年四季的味道,还能感受到时间流逝般的意境,乃是上上之...呃...”

    此人还没夸完,就见李元朗面露恍然大悟的样子,看都没看桌上的美食,反倒是拿起装菜食盒的盖子,起身就跑向了后堂。

    萧渐荣中在房中一边扒拉着饭菜,一边用眼睛盯着面前的盒子,正在冥思苦想。

    见李元朗兴冲冲地跑进来,也是用惊喜的声音叫道:“殿下,我发现这些顶着珍珠的唐草有问题!”

    “哦?”

    李元朗将那食盒盖子往桌上一放,“说说看。”

    萧渐荣指着其中一根黑色珍珠的唐草拧成树干模样的花纹道:“比如这个,看着好像很普通,但仔细数一下拧成树干的唐草花

    纹就会发现,这是由三根唐草拧在一起的。”

    然后,她又指着旁边的一根,

    “您仔细看,这一颗却由八根唐草拧在一起的,因为雕刻的极为模糊,不注意根本就看不出其中的区别。”

    李元朗挨个将盒盖周围的十二颗珍珠树仔细查看了一遍。

    果然,这十二棵珍珠树的唐草各不相同,从“一”到“十二”,各代表了一个数字,只不过这个数字是被打乱次序排列的。

    他点了点头,这和自己心中预想的差不多。

    然后他亲昵地揉了揉萧渐荣的小脑袋,“小丫头,干的不错,给你记一功!”

    说完,也不理满面通红的小侍女,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起中间那座观音像来。

    不一会儿,他的嘴角就露出一丝微笑,果然只要想通了其中的关窍所在,反推之下,一切都变得如此简单。

    他对比了一下之后提起笔来在写下了三组数字,

    二十六、一、十九,

    十三、八、十六,

    五十一、六、十二。

    “丫头,你打开佛经,看看第二十六页第一行的第十九个字,第十三页第八行的第十六个字和第五十一页行第六行的第十二个字分别是什么?”

    萧渐荣迅速翻开寻找,然后道:“殿上都是数字,一、一和九。”

    李元朗舒了一口气去,拿起一封陶方和吴行鲁近几日的信纸看了一眼,

    这第一页第一行的第九个字是一个“寿”字。

    依法炮制,这封仅有两页的书信通过佛

    经译本的转化,得出了八个字的信息,

    寿王入蜀,莫惹麻烦!

    ....

    对于昨日前的陶方来说,这八个字的确很重要,可惜他的儿子...

    不对,陶仁彦却不知道,然后主动惹上了他。

    坑爹啊!

    呃,好像也不对。

    李元朗居然一时找不出什么词儿来形容这件事了。

    ","downloadAttribute":"1","onlytentHide":"0","preChapterUrl":"/r/556651960/?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4&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56651960%&vt=3&ftlType=1&onlytentHide=0","chapterId":"561044910","summaryUrl":".cmread./sns//l/forum/?bookid=556651960","ChapterUrl":"","downloadAttributeByChapters":"1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