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一十八章徐藏锋
    李元朗使劲儿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眼花了。

    这位身如蛟龙入海,顷刻间就解决了对方七八人的家伙,居然是那刚刚还与自己谈笑风生,温文儒雅的王长庚!

    高继纶早就不想打了,面对徐姓的拳脚攻势,自己几乎连招架之功都没有,几乎成了对方的拳靶子。

    只有那徐姓大汉惊诧不已。

    自己的武艺得自青城山白云观主亲传,本是怀着一颗与天下好汉争锋的志向下山行走的。

    结果遇到的第一位高手居然轻轻松松就架开了自己极其凌厉的攻势,虽说有取巧之嫌,但真动起手来,自己还真可能干不过这个年轻人。

    "不知公子尊姓大名,这可是闻名天下的打穴功夫?"

    他看了一眼那几位呲牙咧嘴,却定在远处一动不动的同伴一眼。

    “小弟琅琊王长庚,游学蜀地而已。”

    王长庚一边说话,一边来到陶仁彦身旁,抓住他的手腕肘部关节处一用力,

    “咔吧”一声,就将他错位的关节恢复原位,同时对着他的胸口就是一拳。

    后者连退了几步,一把扶住身后栏杆,刚要张嘴大骂,一想到这位的可怕之处,便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王长庚连挥几拳,解开剩下之人的穴位,面露歉意,

    "这打穴虽然没有伤及各位的身体,但小弟学艺不精,只怕会有淤血留在体内,各位最好回去找郎中,开一副去血化瘀的汤药喝上三天,以确保无碍。"

    徐姓大汉对王长庚抱了

    下拳,“谢王兄弟手下留情,某乃青...徐藏锋,幽州城南人,若您有暇游历到那里,某定好生招待。”

    说完,扫了一眼其他三人,一把拉住陶仁彦的胳膊就走下了楼。

    李元朗一直站在窗口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王长庚,脑袋里却已经乱七八糟。

    拍武侠片吗?

    这种武侠剧经常出现的点穴功夫自己居然能亲眼见识到,之前还以为是武侠小说作者杜撰出来的玩意儿呢。

    要是能学上一点...

    不过他马上清醒了过来,对王长庚点了点头,走到高继纶身边关切地问道:"高大哥,没受伤吧?"

    高继纶似乎有些失落,轻轻地摇了摇头,那徐藏锋手下留了余力,自己不过是受了点皮肉之苦,不过还是把这位号称“奉天军镇第一”弄得极为郁闷。

    四人重新落座,刚刚如透明人一般的陈青竹惊讶地看着王长庚,“长庚兄,小弟实在是没想到你居然有如此身手。”

    王长庚依然风轻云淡,“孤身一人游历天下,不学点武艺傍身,只怕早就尸骨无存了。”

    然后看着一脸落寞的高继纶道:“这位高兄也不必如此介怀,小弟看你身形步法应该是专习弓马武艺的,乃是上阵杀敌的技艺,若与那徐藏锋异地而处,手持兵刃在马上较量,此人未必你是的对手,术业有专攻而已。”

    看高继纶还是将信将疑,就“呵呵”一笑,“就比如我这打穴的功夫,只怕

    本人离你还有一丈远的地方,手指还没有伸出去,身上就已经被你扎了好几个窟窿了!”

    高继纶低头想了想,这才拱手苦笑了一声,"王贤弟好口才,如此一说,虽然还是觉得自己技不如人,心情却莫名好了几分。"

    陈青竹则接过王长庚手中的千牛刀,仔细看了看,“紫铜牛头,摩尼珠为眼,这把刀...”

    说完,就看了看对面的李元朗。

    李元朗低头琢磨着是否坦诚以待,王长庚则笑了一下,“李贤弟,高大哥,天色已晚,这酒也喝得差不多了,本人还有些事情未办,这就告辞了,后会有期!”

    说完,一拉身边懵懂的陈青竹,起身就走到了楼梯口。

    当二人就要走下去的时候,陈青竹回头道:“那陶仁彦纨绔卑劣,必不会就此罢休,还请小心一二...”

    还没说完,就被王长庚一把拽了下去。

    李元朗摇头看着桌上的那把千牛刀,这陈青竹明明已经怀疑自己的身份,却被王长庚及时制止。

    面对皇室之人,此人似乎依然有一种傲然的态度。

    “想不到我李家皇室,却还有人看不上眼,难道没有纯正的汉族血脉,就永远不会被这些门阀视为同族吗?”

    李元朗直到回了暂时的居所,依然被这个问题困扰着。

    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这种地固根深的血脉传承思想他是不能够理解的,都是两条腿儿,黄皮肤,黑眼睛,怎么之间的隔阂就这么大

    ?

    化身CId的五名护卫早已经回来了,不到半日的时间,自然收集不到太多有用的信息。

    他的书案前已经按照本地的财政,政务和军权分门别类的铺好,同时,多了一叠邸报。

    他将绵州本地的信息先放到一旁,马上拿起这些邸报看了起来。

    看着上面注明的发出日期,应该是二十几天前发生的事情。

    过滤掉那些关于各种关于地方乱七八糟的杂事,只看三个方面的内容,那就是关于西北吐蕃回纥、河东李克用和黄巢的。

    其实他之前还是蛮有兴趣看一看大唐各地的消息的,不过看多了就感到皇帝面对一些无厘头的奏章也挺可怜的。

    比如说,江南东道苏州刺史知道李儇爱玩,就上了一本奏章。

    内容就是这里有人用红陶土(紫砂)制成了十分精美的茶具,陛下您要不要一个玩玩?

    李儇回道:那就送来一套我看看。

    结果过去了一个月,这位刺史又上来奏章,内容一样,还是问李儇要不要一个紫砂壶。

    李儇回道:送来啊!

    结果又过了半个月,还是一样的内容。

    李儇回道:不必送了,朕已经不想看了。

    于是紫砂制陶业因此搁置,直到北宋时期才开始初具规模。

    其他类似的奇葩奏章还有很多。

    不如,有人上奏,我们这儿有个人杀一只羊,但杀了一半,那只羊跑了。

    李儇:知道了。

    陛下,您大婚,我能参加吗?

    李儇:知道了,不必来。

    陛

    下,您大婚,我很想去参加啊。

    李儇:知道了,朕已经完婚三天了,不用来了。

    陛下身体好吗,我这儿新移植的葡萄熟了,超甜,给您送点儿?

    李儇有气无力:不必了,朕不想吃。

    ...

    反正这些搞笑的奏章李元朗在含元殿上没少看,也难怪李儇一看到某地呈上来的奏章就头疼。

    而此时,当他拿着一份邸报,脸上出现了极为古怪的表情。

    ","downloadAttribute":"1","onlytentHide":"0","preChapterUrl":"/r/556651960/?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5&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56651960%&vt=3&ftlType=1&onlytentHide=0","chapterId":"559805229","summaryUrl":".cmread./sns//l/forum/?bookid=556651960","ChapterUrl":"/r/556651960/?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4&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56651960%&vt=3&ftlType=1&onlytentHide=0","downloadAttributeByChapters":"1","ChapterId":"559806575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