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十九章田令孜兵出萧关
    而几乎是同时,吐蕃调集十万大军出藏,并联合回纥,打着消灭叛徒党项人的旗号,夹击河西走廊,陇右道探马如织,拓跋思恭在顶住回纥压力下,救援的信已经连着发了三封,估计也快顶不住了。

    反观河东李国昌,经过之前的连番胜利,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就显得后继乏力,有了固守目前成果的姿态,龟缩在自己的地盘中,看样子是打算修养生息,等到明年接着干。

    最后才是关于南诏不断征兵北顾,事态意图不明的消息。

    除了少数几个人外,谁也搞不明白,为什么南诏才与大唐互相缔结了和谈条件,转头回去就开始磨刀霍霍,难道南诏王还没有放弃当皇帝的美梦?

    所有人都感到莫大的压力。

    如今,作为大唐心脏的京畿道似乎被包围了,无论哪个方向稍有不慎,就可能重蹈当年安禄山或者吐蕃攻进长安的惨剧!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一时没了主意的时候,田令孜身穿金甲,手扶宝剑,一脸信心地走了进来。

    “田中尉,您不在大营练兵,怎么有兴趣回京了?”

    王铎看着他的一身盔甲就来气,作为大唐最精锐的神策军到他手上变成了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若是当年神策军刚刚建立之时,兵戈所指,除了吐蕃实在干不过之外,面对其他势力最少也不怂啊。

    田令孜斜视他一眼,居然没生气,而是跪倒在龙案前,朗声道:“老

    奴急着来见,乃是听闻诸方贼子同时起兵犯唐,心中有了一些计策,希望能解这次危机!”

    “哦?”

    所有人都是一愣,这人一直躲在自己扶植的宰相身后,干一些卖官鬻爵,阴人前程的坏事儿,今天怎么太阳从西面出来了?

    李儇早就被众人吵得要死,看着他道:“田中尉平身,不知您有何良策?”

    田令孜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甲叶子,慢悠悠回道:“陛下,对此四事,无非是用四个字可解之,那就是消、缓、攻、抚!”

    他环视了群臣一眼,面有得色,“所谓消,就是针对黄寇而言,这群乱贼大多都是北方人,而此时虽然已是深秋,但岭南诸地依然炎热难耐,疫病横行。

    他们一路向南,必然会出现诸多身体上的不适,加之令岭南诸道节度使不断滋扰,消耗他们的兵力,其军心必然受挫,不日可破!”

    群臣听后,仔细琢磨了一下,这个主意还真算不错,北方兵到了江南之地,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迹象,当年曹老板赤壁折戟沉沙,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如此。

    王铎虽然看不惯这个老宦官,但心中也是比较认可这个法子,眼珠儿转了转,就没吱声。

    田令孜见无人提出异议,便马上继续道:“而北方李国昌父子,既然他们固守的意图明显,咱们也跟着缓上一缓,让吐谷浑、昭义军和卢龙李可举严密监视其动向,敌不动,吾亦

    不动,维持这个现状到明年,此乃缓字之意!”

    他看着李儇继续道:“至于南诏,两月前他们刚刚与大唐缔结条款,撤帝号而重新称王,老奴以为,这时他们征兵北顾,极有可能是为了防范吐蕃从怒江与高黎贡山之间突然进兵南诏,所以,还请陛下遣一名得力之人前往,安抚此人,同时进一步探听他们的真实意图!”

    说完,他环顾了四周,居然没看到寿王李元朗,便只得作罢。

    最后,他突然显得龙精虎猛起来,“而对于吐蕃,自然是全力抵抗,不能让他们夺取我大唐一寸疆土,所以,老奴斗胆,愿率三万神策军兵出萧关,与陇右及河西诸道边军一同对抗吐蕃与回纥联军!”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就目前神策军那战斗力,多少年没见到敌人的血了?

    就算你田令孜正殚心竭虑地整顿,这也不过是一个多月吧?

    这就拉出关中,和号称最强的吐蕃铁骑对着干?

    这人莫不是得了失心疯?

    王铎紧皱眉头,“田中尉,并非老夫看低神策军,但事关重大,不知您有何对敌良策?”

    田令孜眨了眨眼睛,“唯有一颗报效大唐与陛下的决心,若战不力,老奴愿以死谢罪!”

    这句话就有点不靠谱了,若是靠决心就能败敌,大唐早就一统全球了。

    众人不知道这位哪里来的这么大信心,全都默默不语。

    李儇看了一眼一直没说话的豆卢瑑和刘允章,“

    二位阁老可有意见?”

    这俩人对望了一眼,刘允章回道:“田公公的前三个提议,下臣还是比较认可,但这神策军出兵一事...”

    豆卢瑑则接道:“臣以为可行,百战才能成为雄师,一个被大人养在温室的孩子,永远也不会独自面对风霜,神策军是时候用敌人的血来证明他们在大唐的地位了!”

    王铎还想进言,田令孜马上有跪了下,

    “陛下,如今军情紧急,还请您马上圣裁,时间耽搁不了啊!”

    李儇见大家意见不统一,便道:“既然无其他人提出别的建议,那么此事稍后政事堂,由诸位阁老商议,然后拿出一个章程来递给朕,散朝吧!”

    三天后,几匹驿马冲出了长安,将一条条政令转到地方。

    随后,田令孜被命为西北大营招讨使,宰相王铎为招讨副使,携三万神策军在行军大营接受了天子李儇携百官的誓师巡礼。

    田令孜留下了两万神策军拱卫关内,带着其他刚刚整顿好的兵将,踌躇满志地奔向了萧关。

    李儇巡视三军的时候,李元朗也跟着来了。

    他看到,紧跟田令孜左右的,一个是他的义子王建,另外一个就是那个面容消瘦,脸上一直带着微笑的家伙。

    而他却不知道,正是因为临时起意,打算在田令孜身边安插一个能进入对方决策圈的人。

    在打探情报的同时,尝试着瓦解神策军高层的这么个不咋靠谱的决定,却让一个

    五代十国影子般的妖孽提前了几年登上历史舞台...

    ","downloadAttribute":"1","onlytentHide":"0","preChapterUrl":"/r/556651960/?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5&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56651960%&vt=3&ftlType=1&onlytentHide=0","chapterId":"558195112","summaryUrl":".cmread./sns//l/forum/?bookid=556651960","ChapterUrl":"/r/556651960/?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4&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56651960%&vt=3&ftlType=1&onlytentHide=0","downloadAttributeByChapters":"1","ChapterId":"558195473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