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12.东乙六策
    被一堆读书人围在中间问了一天一夜,宋东乙生无可恋,头痛欲裂!他小看了这群书呆子的求知**,读书人则是把他当成了一个知识的大宝藏,比如说这个办学的模式,真的是逻辑和实用推广性合理的不要不要的了。再就是这个学问的分类,大家更是耳目一新。还有就是这个国家编制,虽说好多地方讲的含糊不清,可是大体的框架脉络都已经明了,剩下的就是他们这群读书人自己的事情了,由他们调研实施,补缺查漏,事情就成了!

    八个读书人一天一夜不眠不休,都是激动到不行,这个蓝图画的太宏伟,太完善了,他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当下只恨自己少生了几条胳膊,现场摆开书案,一群人奋笔疾书。而宋东乙就是老天爷派给他们的大救星,以后不论如何都要进祖师堂,受天下读书人的香火膜拜。

    最终书生定出了具有南冥界风格的一系列措施,叫做《东乙六策》,宋东乙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名字命名的东乙六策以后会有南冥第一策的名声!六策是南冥界读书人的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分为《治国》《修学》《勤农》《济商》《立身》《太平》六策。前四策是为百姓谋生存之道,后两策是为读书人树信仰,立丰碑!

    大胡子老孙很是吃惊,他眼睁睁的看着书生们一字一字的完成了几万字的思想概述,这个东西不亚于前几日他们搞出来的天地异象。宋东乙这是感觉这群书生有些扯,南冥界那么大,要去推广他在人间界生搬过来的东西,没有几百年是不可能的,但才区区几百年,说不定就是一个要大能一次闭关的时间,闭关前世界乌烟瘴气各自为政,出关时外面共和国了?这个想法有些太不靠谱!

    大和尚对宋东乙的看法变了,这少年的知识储备真的让这个大和尚感到意外,许多看似杂乱无章的话,被书生们一一整理,记录成册,这就是效率啊!老孙和大和尚沿着书生整理的轨迹,能够看到南冥界的更加繁荣和百姓的安居乐业,这是个大工程,跟宋东乙想的一样,没有几百年的推广是不会看到成效的,而且来自上山宗门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这个想法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向着山上利益妥协修正,达到一个山上山下的绝对平衡,这绝不是帮助山上宗门管理山下百姓那么简单,这是在创造一个个能与山上宗门相抗衡的势力,阻力和压力同样不会小。

    又是一天一夜,书生们不眠不休,精神百倍,有的甚至有些着魔了似的,几天不睡觉两个眼睛都发光,这是什么节奏啊!期间宋东乙上山下河的弄了不少的吃食,可是极少有人去吃,多是他和大胡子两人吃的满脸油腻,老孙对这个宋东乙的烤肉手艺是赞不绝口,这家伙能吃,脸皮也厚,喝酒吃肉得意的很!

    就在这个两州交接的地方过了一个多礼拜了,此刻除了大胡子和和尚之外,在场的没几个人知道这里的热闹,七八道浩瀚如海的神念,自从书生们伏案撰册开始,再次将这里覆盖,一天多了,半分不曾动摇,书生们的想法都一丝不差的出现在了几座顶级山头的大佬脑海里。这些儒家的思想很多是跟山上宗门的利益相悖的,但现在都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东西,具体还要看这群书呆子的做法,老孙跟刘青蝉他们说过,游历九州先去山上宗门打招呼,这就是他的用意,这里不是不通文明的原始社会,这里是修士聚集的南冥界,所有改变还都要经过山上宗门的同意的,那些被淹没在滚滚时间洪流里的曾经的天下第一,无非就是触及了多数宗门的利益才被大家联手覆灭的,几个不入流的书生而已,虽然有些想法,可是哪里有去实施的空间啊!

    时间又过去了一天,入夜,天空阴霾,山雨欲来的样子,书生们一个个开始癫狂大笑,宋东乙不明白,这是又抽什么风啊?老孙则是长出一口气,因为各方神念没有异动,老家伙们实在看戏!

    “老刘啊!来看看你们鼓捣的成果!给咱几个说说!”老孙没起身,只是向着老书生招了招手。

    “孙仙师!宋先生!”老孙说话先作揖的这个礼数做的很是到位,一群读书人器宇轩昂,脸上全是得意,一群人跟在刘青蝉身后陆陆续续的来到老孙他们这边。

    “我们把宋先生所述的整理出了六策,这个六策的名字就叫《东乙六策》,第一策是《治国》按照宋先生的想法,把国家君主,官吏粗略的脉络进行了一下梳理,国家的这个概念具体还要跟九州的宗门山主讨论!”说完这句话老孙有些放心了,明显的此地的神念都微微的松散了一些,因为跟大家利益有冲突的就是这个《治国》,书生们的态度已经很是明显了,这个要大家商量个都有好处的结果,所有人只要不吃亏都能心平气和的替你吹嘘一番。

    “第二策是《修学》,这个基本上已经成型,参照宋先生的说法,分为幼学、中学和大学,其中幼学五年,中学和大学各三年,每镇设幼学,五镇设中学,每郡设大学,设立国考制度,每三年一度大考,学各类所长,去壮大各族各部实力。”宋东乙没听出什么新意,估计真正执行起来还有改动。

    接下来的《勤农》和《济商》都是在阐述这个百姓的糊口和温饱,一方面是养活南冥界众多的山上修士,一方面还要养国家,所以这个税收还是压力很大的,老百姓一年所得七成以上要做税收,这个有点不太人道,可是刘夫子说这已经比之现在要好了好几倍,以后真正实施起来可以给百姓适当减免,若是一开始就把赋税定的低了,当偶尔增加赋税的时候,一样的会怨声载道,不如把赋税一开始就定的高一点,以后你不增加赋税,偶尔还会减免,这样起码老百姓不会有太大意见。

    三成这就是南冥界这群读书人给百姓留的交代,宋东乙感觉这个有些微不足道,可他是不知道现在南冥界凡人的地位,每年三成收获归自己,这是个多美好的事情啊!比现在十不存一好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