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六十七章:真的见死不救
    测试广告1“二位国公往日里虽偶有嫌隙,却也无伤大雅。书神屋 此番朝廷追罚,孔家也不曾怨言,纵是阖府上下节衣缩食,亦将遵循法度。

    还请国公念在同朝为臣的份儿上,施以援手,孔氏上下莫不感恩戴德!他日靖国公但有趋驰,孔氏上下莫敢不从。”

    这是孔府大管家孔铉的说法,反正就是为了治好他家老爷的病,其他什么的都不管了,牛逼能吹多大吹多大。

    只是也许平日在曲阜作威作福惯了,早已经和外面的世界脱节。即便是有求于人,也要拿出一份高高在上的“我优于你”姿态,言语中不乏傲慢之气。

    也许在孔铉看来,堂堂衍圣公孔家,大成至圣文宣王之后,天下文人宗门。能够对连教众都没几个的区区行道教掌教,如此不计前嫌折节下交,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可是他这话听在詹闶耳朵里,味道却全然不同。所谓无伤大雅,只不过是因为行道教从未主动挑事,一直处于被动应对的位置。

    朝廷追罚和詹家的索赔,都是依法而行的,你埋怨了又有个毛用。管你是节衣缩食,还是偷抢拐骗,欠债还钱难道不该天经地义吗?

    再说了,就孔家的做派,鬼才信他们会节衣缩食。孔家占了几乎曲阜全部的土地,连曲阜知县都是孔家的私产,都这么有钱了,修缮祖宗祠堂,购买藏书,甚至舞乐班子的服装损坏了都要朝廷给钱。

    就这么个铁公鸡,真正要被剥削的,怕是孔家那些奴隶一样的佃户吧。本来就已经够惨了,接下来只会更惨,这也是詹闶心里唯一有点过不去的地方。

    至于他后面说的那些,什么念在同朝为臣的份儿上,什么感恩戴德、莫敢不从之类的。说实话连个屁都不如,屁好歹还有点味道呢。

    就孔家一贯以来的做派,詹闶甚至都怀疑,本该四月就死了孔公鉴努力活到现在,为的就是通过看病坑自己一把。

    不能肯定地说完全就是这样,但至少是带着这种目的来的。能治好了当然是好,治不好就拉下脸皮搞事情。

    试想一下,当民间开始流传“靖国公为报私怨治死了衍圣公”这样的说法。那些不明真相的普通百姓,尤其是某些单细胞的读书人,对行道教将会是什么看法和心态?

    不管可能性有多小,詹闶都信不过名教和孔家的人品。更别说行康医院挂在外面的那副楹联,早就明明白白地说了,见死不救本就是宗旨之一。

    所以,詹闶能给出的回复就很简单了“实在抱歉,贫道医术浅薄,治个伤风咳嗽还说得过去。面对人命关天的重症,也只能束手无策,贵府还是另请高明吧。”

    孔铉当然不会信了詹闶的鬼话,连皇帝子嗣难续的毛病都治好了,你跟我说医术浅薄,敷衍都这么不认真吗?

    鉴于两家之间的矛盾,他早在来之前就有准备了。当即跪在詹闶面前,表情要多可怜有多可怜,比死了爹娘还要悲痛几分。

    “医者当具父母之心,当悬壶济世、救死扶伤,难道靖国公只因往日摩擦,便视他人生死如无物,果真要见死不救吗?”

    “唉!”詹闶叹了口气,既然你自己求侮辱,还真是不能拒绝,撇撇嘴道“不怕实话与你说,贫道行医救人的确有选择性,你家老祖宗不也说了嘛,需以直报怨啊!”

    还特么跟老子玩这套,见死不救就是行康医院的招牌之一,你以为只是说来玩玩的吗?尤其对这种带着浓厚阴谋嫌疑的,本着见死不救的原则,可比将来被算计好多了。

    詹闶如此直接,孔铉也不气馁,继续争取道“靖国公如此铁石心肠,罔顾他人性命,就不怕今日劣行传之于世,难堵悠悠众口吗?”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