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六十章:一上五本(二合一)
    测试广告1  詹闶把这个笑话讲给狗儿,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通过他传进阿棣的耳朵去。笔砚阁 现在新皇刚刚登基,正是靖难余威最强的时候,趁着大拳头的震慑还在,很容易通过一些政策。

    要是过上一段时间,某些人好了疮疤忘记疼,就会逐渐恢复到想要控制皇帝的老路上去。强势通过自然没问题,可何必去浪费那个工夫呢。

    很显然,阿棣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两天后,詹闶跟老和尚再次入宫议事,把具体的开拓和发展计划拿出来,并给出相关解决办法后,阿棣很快就被詹闶说服了,并且商定好了如何对付,或者说服那帮文臣的套路。

    连着商议了三个下午,终于基本敲定。詹闶也能腾出时间来,和徐增寿、张玉、谭渊等一众老牌和新晋勋贵们把酒言欢,遍游金陵城及周边风光景色。

    只是有一个不怎么受欢迎的家伙,总喜欢削尖脑袋觍着脸不请自来,打着开国勋贵之后的旗号,愣要加入到这个纯粹的靖难系圈子中来。

    没错,这个人就是李景隆,当初接连战败被撸了大将军的职位,阿棣进城后首批投降,给靖难军多次押运粮草装备的曹国公。

    靖难军上下,那都是硬生生的铁汉子,一路从北平打到金陵的。实话实说也有过被算计或者遇上逆风盘的时候,可靖难军从来没有逃跑过。

    你李景隆几次三番打不过就跑,跑了还特么好意思返回头来再打,和靖难军一系的根本就是两种人好不好。靖难军里边可没有这样的,硬凑上来有意思吗?

    而最不喜欢李景隆的还得是詹闶,甚至有点讨厌这个人。对于李景隆打仗水平怎么样,他没什么意见,胜败乃兵家常事,他就是个草包也不会有任何影响。可是当初在滹沱河南岸,这个货拿三万多人当诱饵,就是詹闶绝对不能接受的了。

    三万多人啊,活生生的三万多条人命。那都是他的部下,跟着他去建功立业的。哪怕站在敌对位置的靖难军,都是采取投降不杀的制度,他作为自己人竟然能做出那样的事,詹闶对这种人不抱任何信心。

    哪怕那就是朝廷设下的计策,可你作为统军大将,真的没权利拒绝吗,还是说有谁用刀押在你脖子上逼着你去做的?

    名教那帮老爷们歹毒不是一天两天了,用什么样的烂招损招都不意外。可你作为一个武将,以战功封爵的武勋后代,却一点都不尊重和珍稀军人,那就是个垃圾。

    所以连着好几天,哪怕李景隆如何放下身段,怎么卖力接近,詹闶对他的示好都没给出什么正面回应。

    身为靖难第一功臣的詹闶都这样了,那其他靖难系的大佬们,自然更是不会给他多少好脸色。

    说回徐增寿,这个货也的确是够没溜的,亲自找上门来,向詹闶讨要那天答应给他的一柄宝刀。

    徐老四这人品质还挺不错,当年在金陵的短暂相处感觉也挺好,彼此之间也称得上交情。可就他这番做派,詹闶是真想打他一顿。

    知道的是他主动跟詹家拉近距离,是因为彼此关系好,可不知道的呢,还以为詹大掌教言而无信,连朝堂之上答应的事都能赖账的货色。

    阿棣是你姐夫没错,可你也不能太把小舅子这个身份当回事啊。前脚刚送了阿棣一柄宝刀,后脚就又给你一柄,你得是多不把宝刀二字看在眼里,多不重视阿棣的面子?

    不过想了一夜之后,詹闶好像又有点明白了,徐老四不是脑子不够用,而是脑子很够用的表现。

    作为勋贵、外戚,延续富贵加保命的最佳手段,无外乎就是在某个框架之内胡作非为,让皇帝觉得你没有威胁还有点用。

    真是没想到啊,连浓眉大眼的徐老四都这么奸诈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