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5章 第 125 章
    “九哥就是太见外, 都是兄弟,他若是喜欢,改明儿我跟皇阿玛说, 把这个大将军王让给九哥又何妨。呕”六阿哥学着十四阿哥阴阳怪气的样子, 末了还做了个呕吐的动作,夸张的抹抹嘴,“你们是没看见十四恶心巴拉的样子。明明心里得意的要上天,偏偏要做出一副淡泊名利的样子, 殊不知他这样只会更让人看不起,恶心。”

    拿起桌子上的茶杯漱漱口,六阿哥控制自己不去想关于十四的事情。他举起双手投降, “我跟你们说,日后你们谁愿意去跟他兄友弟恭谁去, 反正我是不会再去了。”说完他就把脸扭到一边。

    看着他别扭的样子,太子好笑的摇头。“当初也不知道是谁,听说要去跟十四‘保持良好的兄弟关系’,自告奋勇前去, 说在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怎么现在后悔了?”

    对十四他们是不放心的, 名义上是‘好兄弟间多走动’,实际上也有监视的意思。

    六阿哥不好意思的红了脸,他轻咳一声掩饰尴尬, “也不是后悔,我就是, ”就是怒其不争。

    到底是一母同胞, 他相信四哥跟他心情是一样的, 哪怕十四对他们仇视, 他们对十四也有一份别人没有的宽容。就如同四哥有事情总会下意识把他护在身后一样。

    他们不想看着十四一错再错, 就算最后真的劝不了,也希望能在十四犯下大错的时候制止。

    若换成别人,他相信,他们不摁死十四就不错了,谁会提点?

    当然他说这话也不是怪其他兄弟。他们的做法也是人之常情。

    坐在他身边的四阿哥拍拍胤祚的肩膀。所有兄弟里面他是最了解六弟心情的。说句薄情的话,六弟跟他不同,他自出生就抱离乌雅氏身边,那些年乌雅氏做的事情,也让他知道对方从未把自己当儿子。

    而他自己,说句实话也不觉得乌雅氏是他的额娘。

    老六跟自己不同。当年乌雅氏是真的很疼他,或许这份疼爱掺杂了其他,但她对六弟的心是真的。

    额娘曾说过,乌雅氏临死之前都在祈求皇阿玛,希望他能善待六弟,说六弟什么都不知道。

    他对十四可以冷情,但他知道六弟做不到无动于衷。十四出事,六弟肯定是兄弟中最难过的一个。

    太子了然的点头,他很坦然,“老六你放心,只要他不是犯弑父杀君这样的大错,就算是谋反,看在你跟四弟的面子上,孤也会饶他一条命的。”

    胤礽把话说明白,六阿哥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支支吾吾,“谁,谁关心他。”

    其他人但笑不语,他们的笑意彻底惹恼了六阿哥,气的他拂袖而去。

    笑过之后,十一阿哥说道:“这事儿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还在想什么时候去江南耍耍呢。”他性子活泼,最坐不住,如今朝堂风起云涌,小动物的直觉告诉他还是老实待着不乱窜的好。可老实一天可以,一直这样,他就有些受不了。

    说起这事众人也收敛了笑容,太子沉吟片刻:“快了。”

    康熙年纪大了,经历过‘死鹰事件’、‘良嫔自缢’,他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身体一直没有恢复。如今虽然也上朝听政,奏折这一块基本上都交给太子处理,他只负责从旁指导。甚至有几次上朝他都是让太子坐在旁边处理,若有不足,事后教导。

    皇上的意图所有人都看明白了。大家都知道一旦太子能独立完成政事,就是皇上退位的时候,而这个时间也不远了。

    转眼间到了年尾,年夜宴上康熙感慨:“朕八岁登基,如今已经四十二载,回想过往,朕自认对天下百姓还是略有贡献的。保成,他日你登基,可要记得时刻为百姓着想,切记贪念。”

    太子肃然,他从座位上走下来站在中间恭敬的说道:“儿臣谨记皇阿玛教诲。”

    康熙欣慰的点头,这半年胤礽进步很大,他很多想法都与自己不谋而合,相信只要他能按照那个思路走下去,大清必定会繁荣昌盛的。

    “胤禔、胤禛……你们兄弟各有所长,日后也要全力辅佐太子,须知独木难成林,只有兄弟齐心,天下太平,大清才能长久。”

    四阿哥等人也紧跟着站起来,他们落后太子一个位子躬身,“儿臣遵旨。”

    一番话很像是在交代后事,佟国维有些慌张,等皇阿哥们回到座位上他才站起来,勉强笑笑,“皇上,您……”他想问皇上为何说这番话,又怕听到的是自己害怕的答案。

    佟国维很清楚,他能像现在这样,佟家能有如今的荣耀,除了靠佟家早年的战功,最主要的还是皇帝外家的身份。如果没了这层身份,佟家早晚会泯然众人。这也是他为何全力支持八阿哥的原因。

    可现在八阿哥眼看着再无复起的可能,与八阿哥交好同样身后没有多大助力的十四阿哥还未成长起来。皇上可不能这个时候卸任。

    佟国维脸上的纠结康熙看的清清楚楚,他心里深深叹息,“朕老了,体力大不如前,太子很好。这江山早晚要交给他们年轻人。”

    新官上任还三把火呢,何况新皇。佟家这些年做的事情他心里清楚,太子也清楚。等太子上位,说不得就要清算了。可若自己活着,总能保佟家几年安稳的。叶克书这一代品行已定,下一辈好好教导还能富贵个几代。

    这些,佟国维或许并不懂。又或者,他懂,只是懒得去思考深究,他的内心早就被‘夺嫡’这条捷径给侵占了。

    似乎不愿意多谈这件事,康熙转移了话题,开始说起今年关于新物种的事情。说起这个事,康熙脸上的笑容就止不住。

    大部分政事都交给太子,他也没闲着,他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新物种上面。这些物种确实如太子所说比小麦、稻谷的产量高,而且它果腹效果比它们更强。康熙发现,他连着吃了几天玉米、高粱,之前因为长期久坐有些凸出的小肚子都消失了,浑身舒畅不少。

    这可真是个意外之喜。

    它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种子太少。

    太子把所有的种子都拿出来,也才种了几倾土地,这点产出别说够整个大清的国土,只北方的百姓都不够。

    说到这里的时候康熙是惋惜的,不过不要紧,只要他们努力用不了两三年就能存够种子,让大家尝试新物种。想到这里他又豪情万丈。

    最后他又说道:“早年朕曾登顶泰山,你风景让朕难忘,朕欲明年前往泰山,到时候胤礽跟着朕一起。胤禔,你与胤祉等人负责监国。”

    泰山为东岳,有五岳之首的美称,它的意义与众不同。早年康熙去泰山一路上三跪九叩甚是虔诚,随后又每年让人拨一份香火钱去往东岳。他这次带着太子,加上之前说的那番话,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国宴结束,玛尔珲并未回府,他七拐八拐,从后角门进入八阿哥府。这个角门直接连通前院书房,他不用担心遇上别人,一路走得很快。

    等他到书房的时候发现八阿哥正不紧不慢的坐在那里看书。上前把他手里的书抽出来,玛尔珲语气微冷,“真是难得,八阿哥居然还有闲情逸致看书。”

    见是他,八阿哥也不恼,他轻启嘴角,难得语气有些自嘲。“安贝子说的哪里话。我现在的处境,也就能多看两本书。”

    今日国宴,皇上并未传召八阿哥入宫。不只是今日小年的时候也是如此。明明是团圆的日子,他却只能待在府里。

    玛尔珲被噎住,他也没想到皇上气性那么大。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件事不寻常,皇上查不出来就直接怪罪在八阿哥头上,拿他当替罪羊。

    一屁股坐在他对面,玛尔珲自己给自己斟了一杯茶。“皇上今天当着众大臣的面说了很多,还直言要带着太子去东岳祭奠。我们的处境很不妙。”

    紧接着他就把皇上的话复述一遍,包括自己猜测皇上想提前让位的事情。“你有什么打算?”

    说到底他还是不甘心就这么放弃。皇上虽然把他贬为贝子,手里的权利也收去大半,可那些人并没有那么好收服,只要他一句话,有的是人响应。

    八阿哥这才睁眼看他,他思索着玛尔珲话里的意思,“你想要谋反?”他虽然跟太子争,要的也是个光明正大,谋反这事从未想过。他垂下眼眸,心里甚至想着,若玛尔珲当真说出这番话,他是不是把人留下。

    哪知玛尔珲吓的差点没从凳子上掉下去。“八阿哥怎么会这么想?我支持你也只是看不惯太子而已。政见不同,怎么就扯到那什么上面去了。”

    谋反的事情他从未想过,八阿哥说这话莫不是……

    想了想他又赶紧摇头。他不傻,八阿哥亦然,争失败了还好说,若是谋反,他们的命运也就到头了。

    他没忘记皇上手里还有个火器营,这个地方,他多次想要插手都插不进去,是独属于皇上的军队。传闻火器营的人全部都能以一当百,那些火器杀伤力极大。

    当年葛尔丹那一战,他至今记忆犹新,多年过去,火器营肯定发展的更加壮大。他可不想上去送菜。八阿哥最好也别有这个念头。

    他张嘴想说什么,却听八阿哥说道:“没有就好。额娘没了,我也认命不想折腾了。你若是还有心,我给你指条路,你看十四阿哥如何?”

    玛尔珲撇撇嘴,紧跟着嗤笑道:“他?”

    不是他看不起十四阿哥,八阿哥人品才学都很出色,这些年虽然在争也做了不少事儿,折服了不少人,不然大家到这个时候也不会心甘情愿跟着他。

    十四阿哥有什么,只会怨天尤地,连最基本的控制情绪都不能。别人怎么样他不知道,反正他是不看好。

    在玛尔珲眼里看到明晃晃的轻视,八阿哥一点也不意外。玛尔珲就是这样的人,别说十四,当初的自己他又何尝看得起?

    但他依旧像是没发觉,极力推荐十四阿哥,“十四学问毋庸置疑,早前那是年纪小,如今他可出息了。而且……皇阿玛最近对他不错。”

    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总觉得八阿哥再说十四阿哥出息的时候,满满都是讽刺。待他仔细一看又觉得八阿哥表情一点都没变,依旧是那副笑颜。

    玛尔珲心下好笑,暗讽自己想太多。八阿哥落难的时候可是只有十四阿哥站在他这边的。

    看出玛尔珲犹豫,八阿哥又加了一句,“皇阿玛当众骂我不忠不义,反倒是十四弟被称赞。若说还有谁能扳倒太子,十四弟比我更合适。没功劳不要紧,咱们完全可以给他创造条件,就是堆也能堆砌出来。最主要的是我已经决定辅佐十四弟了。”

    胤禩这话说出口,让玛尔珲惊讶不已。但他仍旧没有完全松口:“辅佐十四阿哥不是不可以,好处呢?”

    对玛尔珲的妥协他并不意外,低头看着桌上的茶杯,八阿哥开口:“我可以帮忙说服十四弟,恢复安亲王府的爵位。”他顿了一下,又加了句,“世袭罔替。”

    安亲王府的爵位一降再降,这件事一直是玛尔珲的一根刺,若是能恢复到原来的爵位,支持十四阿哥也不是不可以。

    他没有开口回应,八阿哥却知道他已经答应了。

    送走玛尔珲原以为八贝勒府能够安静下来,却不想又有人过来。看着他,八阿哥有些讶然,“佟大人真是稀客。”

    来的真是当朝国舅佟国维,佟国维一眼就看到桌子上的两杯茶,他平静的说道:“玛尔珲来过?”

    对他猜到是谁八阿哥一点也不意外,这俩人可以说是他身边最积极也最有权势的两个人。

    “他怎么说?”

    八阿哥也不隐瞒,“我把他推荐给十四弟了。”然后又把之前跟玛尔珲说的那一套说给佟国维听。

    佟国维不是玛尔珲,他并未买账。事成玛尔珲做亲王,他呢?这与他的付出并不对等,也不是他想要的。

    胤禩也不奇怪佟国维的态度,论看人心,他自认在所有皇阿哥里是翘楚,就是三哥都未必如他。佟国维野心要比玛尔珲大得很。

    不过这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八阿哥手里拿着空了的茶杯有一下没一下的敲打着,良久,就在佟国维有些不耐烦的时候他才说慢悠悠说着。“我记得佟大人家有个孙女也快成年了吧。”

    佟国维的手一顿,“八阿哥的意思……”

    当年葛尔丹那一战皇上厌恶了佟家,连带着他这边所有人都撸了职闲赋在家。这么多年过去,也只有他被允许上朝听政,但也只是听政而已。

    若没有他大哥压着,佟家如今在京城就是个笑话。

    八阿哥说他孙女快成年,实际上大孙女今年已经十六岁。

    今年是选秀年,按理说他孙女也应该参加选秀的,可是在大选之前皇上就给他孙女赐了婚。这看似是个荣耀,但对佟国维来说就是在往他脸上甩巴掌。

    皇上的动作摆明了是不待见他家,要不然为什么早不赐婚晚不赐婚,偏偏在名单交上去马上大选的时候?

    “八阿哥的意思……”莫不是要让他与十四阿哥联姻?

    大孙女被赐婚,他还有个小孙女,小孙女是长子叶克书的庶女,虽然是庶出,她长相比起大孙女要好很多,而她今年刚好十三。因为担心皇上对佟家气还没消,今年才只报了大孙女的名,也是怕两姐妹都去选秀,彼此成为竞争对手。

    胤禩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我什么意思都没有。”他可什么都没说,不管佟国维最后打算做什么都跟他没关系。

    佟国维不见兔子不撒鹰,“十四阿哥终究年幼些,也没有功绩。”

    “听说西北最近不太平。”八阿哥点到即止。

    佟国维却笑了,“天色不早,我也就不打扰八阿哥了。”

    都是千年的狐狸,他怎么会不明白八阿哥的意思。如今连唯一的顾虑也给他解决了,甚好,甚好。

    这个提议佟国维是心动的,比起一个偏远的外孙女当然是亲孙女与佟家更亲近。最主要的是十四阿哥身边只有一个嫡福晋,皇上还未曾赐侧福晋。运作得好,他孙女就有可能是第一侧福晋。将来十四阿哥登基,她最少也能做个贵妃。

    八阿哥呢?就算舒舒觉罗氏做了贵妃,最先受益的也是舒舒觉罗家而不是他佟家。

    于是,赶在皇上出宫之前佟国维与玛尔珲联名上奏,请求康熙出兵西北。

    大清西北挨着吐蕃,吐蕃民风彪悍土地稀少,跟葛尔丹一样也是经常骚扰内地发生判乱。当年皇上灭了葛尔丹,他们着实老实了几年。康熙实行仁政也就没跟他们一般见识,这些年也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就是这样的态度,助长了他们的气焰,吐蕃越来越放肆。今年秋更是抢了他们的一个村庄。

    两人陈词激昂厉数吐蕃种种,说的众人热血沸腾,尤其是那些将领,莫不领命想要前往。

    十四阿哥站了出来,“皇阿玛,儿臣愿意带兵前往,为我大清出力。”

    佟国维二人可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他们早就与十四阿哥商量好了。十四早就在心中演练无数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他怎么说才能让皇上同意。

    一番话说的康熙赞赏不已,“好,不愧是朕亲封的大将军王。朕给你五万精兵前往西北,玛尔珲、恭亲王辅佐。”

    只有五万精兵,他记得三哥、四哥他们第一次上战场可是有火器营随行的。他试探着说道:“那火器营……”

    话还没说完就被康熙打断,“区区吐蕃哪里需要出动火器营,十四你就这么没有信心?”

    见康熙有些失望,十四赶紧表态,“怎么会,别说五万精兵,就是三万,儿臣也能把他们击退,让他们不敢再犯。”

    没有火器营就没有,早些年大清不也没有火器,皇阿玛还不是照样赢了三藩。他不信吐蕃比三藩还厉害。

    赞许的点头,“有志气,这才是朕的好儿子。那朕就给你三万,十日后出发,朕等着你早日凯旋。”

    十四阿哥:……

    一句话少了两万精兵,他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总觉得皇阿玛不太想让他赢的样子。

    摇摇头,晃去这不靠谱的想法。怎么会呢,一定是他想多了。

    下朝后,六阿哥等人过来恭喜,四阿哥说道:“我府里还有一套好的盔甲和防护背心,回头我让人给你送来。注意安全。”

    六阿哥也跟着附和:“打仗不是儿戏,你第一次上战场,好在玛尔珲和恭亲王叔都是老将,没事别逞能,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安全最重要。”

    到底是亲兄弟,两人也不希望十四在战场上出事儿。

    十四阿哥点头,他脸上的喜色怎么掩也掩盖不住。原以为还要费些唇舌没想到皇阿玛居然答应了,想想还是很激动。

    他记得大哥第一次出征还是给裕亲王做副手,没想到轮到他直接成了主帅。这是不是说明皇阿玛更看好他?

    心情好连带着看这两个不待见的哥哥都顺眼了。“四哥、六哥放心,你们就等着弟弟凯旋吧。”

    十四阿哥自信满满。

    两人对视一眼,眼里有很多东西,不过他们什么都没说。

    因为十四阿哥出征的事儿,康熙去往泰山都推迟了。他亲自为十四阿哥着甲,从梁九功手里拿过一个金黄色的头盔,康熙郑重的给十四阿哥带上。

    “听说你四哥送了你一副盔甲,这是朕上战场的时候用的头盔,今日朕把他给你,也把朕的好运给你。去吧,朕等着你凯旋。”

    十四阿哥激动地整个人都颤抖了。这可是皇阿玛带过的头盔。激动之后他郑重的点头,“皇阿玛您放心,儿臣一定不负所望。”

    他一定会干出个人样让大家瞧瞧,也让那些支持他的人看看,跟着他十四不是个错误的选择。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