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六十九章 功德圆满【求全订求自订】
    第二百六十八章菩提达摩东渡

    梁武帝闻言,又问道:"那什么是圣谛第一义?"

    菩提达摩解释道:"空寂无圣。”

    武帝又追问道:"回答朕的问话的人是谁?"

    菩提达摩回答:"不知道.

    梁武帝表示自己没有领悟。

    菩提达摩知道他们两人的心思没有契合,梁武帝没有办法领会他佛法的精妙之处,之后他便悄悄地回到了长江北岸。

    等到寒风渐起之时,菩提达摩到达洛阳。

    他下榻在高山少林寺,面壁而坐,整天默默不语。

    人们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管他叫"壁观婆罗门"。

    洛阳刚好有个叫做神光的僧人,他长期居住在洛阳附近,博览群书,善于谈玄妙。

    在听说菩提达摩来到洛阳之后,他感慨道:“孔子、老子的教,不过是礼术规矩,《庄子》、《易经》这些书,也未尽妙理。近日听说达摩大士住在少林寺,最圣达的人离我不远,我要去他那里,学习玄妙境界。”

    他很快就来到了少林寺,早晚问候菩提达摩,恭候在旁,等待菩提达摩的教诲。

    可菩提达摩却每每对着墙壁端坐,一言不发。我神光得不到不到菩提达摩的教诲和鼓励,便琢磨道:"过去的人求学访道时,若是饥饿难忍,就把骨头敲开吸取里面的骨髓,从身上扎出血来暂时充饥,或者割下珍贵的头发掩埋在泥里,甚至会舍身跳崖去喂老虎。古人尚且可以如此,那我为什么不能呢?"这年隆冬腊月,漫天大雪之时,神光站在殿外,一动不动。

    等到天亮之时,积雪都没过他的膝盖。

    菩提达摩见状,心生怜悯,便问道:"你一直站在雪地里,是想要求什么事‘.?”

    神光悲苦地流下泪来说:“只希望大师慈悲为怀,打开甘露门,普度众生。”菩提达摩叹息一声道:"诸佛有无上妙道,是天长地久勤奋精进行难行之事,忍难忍之情而修得的。哪能凭小德小智,轻慢之心就想得到真乘,你这是白费心思。

    神光听了达摩祖师的教诲激励后,悄悄拿了一把快刀,砍断了自己的左臂,将残臂放在菩提达摩面前。

    菩提达摩知道他是堪承大业的法器,就说:"诸佛最初求道的时候,为了证法而忘掉了形骸.你今天在我面前砍断手臂,你所追求的也可以得到。”

    菩提达摩最后给他改名为慧可。

    慧可问道,想要参详众妙之门,便询问菩提道:"诸佛的法印,可以说给我听吗?”

    菩提达摩说:"诸佛的法印,不是从人那里得到的。"

    慧可思索一番后,诚恳道:"可是我的心还没有安宁下来,求大师帮助我安宁下来。”

    菩提达摩说:"把你的心交给我,我帮助你安宁。"

    慧可跟在菩提达摩身边,日日参禅,悟众妙之门。

    大约过了九年的时间,菩提达摩感觉到时机已到,便提出要返回印度。

    他召集门下弟子前来,并道:"时机已到,我已经该回国了,你们已经参禅许久,干脆今天就给我说说,你们都有什么心得吧。”

    一个叫道副的弟子闻言后,认真道:"在我看来,不拘于文字,不离开文字,这就是道用。"

    菩提达摩闻言,评价道:“你只是学到了我的皮毛。

    尼姑总持思索一番后道:"据我理解,就像庆喜见到如来的佛国,见了一次就见不到第二次。

    菩提达摩评价道:“你学到了我的肉。”

    弟子道育道:“地、水、火、风四大皆空,色、受、想、行、识五阴并非真有。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法可以学得。”

    菩提达摩点头道:"你学到了我的骨头。

    最后,慧可礼拜了菩提达摩后,他静静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说话。菩提达摩见状,认可道:"你学到了我的精髓。

    说完,他又看了看慧可,告诉他道:"过去如来把他的清净法眼传给迦叶大士,然后又展转嘱托,传到我手里。你要护持。我把架袋也传给你,作为传法的信物。它们各有自己的含义,应该知道。”

    慧可礼拜菩提达摩之后,才道:"请大师指示店。”

    菩提达摩说:"、々内传法印,以便正智与真理相契合。外传袈装,以便教派承传旨意明确。若是后代轻薄,群起怀疑,说我是西天人氏,你是东方学子,凭什么得真法,你拿什么证明?你如今接受这架装和佛法,以后遇上灾难,只消拿出这衣裳和我的法偈,就可以表明化导无碍。我寂灭两百年后,衣裳就不再往下传了,佛法已经遍布天下。但那时候,懂佛道的人多,行佛道的人少;说佛理的人多,通佛理的人少。私下的文字,秘密的证说成干上万。你应当宣传阐发正道,不要轻视了没有真悟佛理的人。他们一旦回复正道,就跟没走弯路的人一样了。听我的偈言:我来到这里,本是为传妙法、救迷情。结果自然成。”

    说罢,菩提达摩思索一番后,又道:"我有《楞伽经》共四卷,也传给你。这是如来心地要法,开示众生悟法入道的。我来到(诺诺好)这里,已经中毒五次。我曾经把毒物吐出来试过,放在石头上,石头都裂开了。我离开南印度来到东土的原因,是看到神州大地有大乘气象。所以才跨过大海越过荒漠,为大法寻找法器。机遇未合,便像愚人一般少言寡语,我的目的已经达到。”

    慧可闻言,礼拜三次,接过了菩提达摩递过来的《楞伽经》四卷和袈装等物。

    菩提达摩本要回印度,可惜事与愿违。

    这个时候,由于魏朝皇帝尊奉释家,佛门俊才如林。

    光统律师和流支三藏二人,更是僧中蛮凤。

    他们在看到达摩大师演说佛道,常常和菩提达摩辩论,只可惜每次都是略输一筹。

    恰好达摩达摩祖师远振玄风,普施法雨,教化众生,赢得不少声望。看小说,就来5G小说网! 速度飞快哦,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