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东西两帝【求全订求自订】
    第二百三十七章举兵伐魏

    至此,建国二百五十年的赵国覆灭在秦剑之下。

    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

    秦国攻占赵国之后,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之后,答便把秦剑指向了老邻居魏国。

    在攻打魏国之前,秦国依旧是遵守远交近攻,或者牵制其他国家,攻打近国。

    这一次对于有可能威胁到自己伐魏的楚国,秦王嬴政直接派王剪之子王贲率军进攻楚国北部,占领了楚国十余座城池。

    之后,秦国便又使出屡试不爽的招数,在打败楚国之后,伸出橄榄枝,表示要把占领楚国的城池还给楚国,向楚国示好。

    楚国舍不得眼前利益,又怕自己不答应和秦国结盟,秦国再派兵攻打楚国。

    威逼加利诱,楚国只能屈服在秦国的威严之下,和秦国结盟。攻打楚国,占领楚国的城池,在秦国伐魏这个紧要关头,从来都不是秦国的真正目的。

    他们真正的目的,只是想要先稳住楚国,让他能安心伐魏。

    至于齐国,远水救不了近火,就算是齐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也鞭长莫及。

    在稳住楚国之后,嬴政立马命令王贲回军北上,突袭魏国,包围了魏国都城大梁。

    魏国没有山河之险作为依托,想要保卫领土不受侵犯,只能靠着养重兵以保国。

    可惜,自秦孝公即位,任用商鞅变法以来,魏国的实力就在不断地衰弱。

    国力衰弱,没有办法养兵保国。无精锐抵抗外来入侵,国家实力进一步衰弱。

    这近百年来,魏国就一直持续在这个循环之中,不断衰弱,而魏国的军队,也再无吴起领兵之时傲视群雄的风采。

    在秦王赢稷时期,大将军魏冉就曾经攻破过魏国的城池,打到魏国大梁都城之下。究其原因,其中最大的因素便是魏国无山河之险作为依傍。

    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山河险要之地,让魏国有一个最大的隐患便是,一旦攻破大梁周围的城池,而他们魏国的兵马来不及回援时,别的国家的军队,便可以直取他们国都大梁。

    一国之首都,被人兵临城下,魏国上至朝廷,下至平民百姓,自然都是人心惶惶。

    谁也不敢拿国家首都作为赌注,是以,纵观历史,魏国竟然有好几次都是被人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破坏了他们的战略节奏。魏国自己也知道自己国家领土的弊端,他们在修建城池方面便十分用心。

    魏国的国都本来是安邑,安邑自古便是盛产食盐之乡,虽是富裕可食盐魏王却是瞧不上的。

    他嫌安邑不够富裕,宫殿不够气派,便让人着手在大梁修建宫殿,迁都大梁。

    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秦国通过战争,夺走了河西之地,占领了函谷关。

    安邑距离秦国实在是太近,猛虎睡在塌侧,魏王无法安然,便迁都大梁。

    不过历史悠悠,过往匆匆,魏国再也不是那个出兵攻打别的国家,让众诸侯闻风丧胆的大魏国了,现如今的魏国,畏首畏尾,朝秦暮楚只为求得一夕之安。

    大梁在修建之处,便把军事防御的功能放在了重中之重。大梁城垣坚固,防御工事齐全,乃是当初墨家所设计。

    战国墨家,崇尚兼爱非攻。善于军事防御工具的制作,经过他们制作出来的防御工事,轻巧灵敏,效果却是极佳。

    非但如此,他们还有一套特有的守城术。

    由他们设计而成的大梁都城,城墙高筑,各种防御工事集中在其中,自然不是秦军想要攻破便可以攻破的。

    自此秦军兵临城下以来,大梁这沉寂多年的防御工事立马发挥了他防御的作用,抵御住了秦军来势汹汹的攻击。

    秦军包围大梁都城两个月,依旧没有能攻破大梁都城。

    在观察了大梁都城的构造,以及周围的环境之后,秦将王责决定改变战术。

    他没有再继续围攻大梁都城,而是开始大举进攻大梁周围的城池。

    这些城池的防御工事,自然没有大梁那么坚固。

    秦军在大梁都城下围攻了是两个月,一无所获,他们心中憋气,此番王贲安排他们攻打其他城池,他们是一拥而上,越战越勇,把之前三个月心中的气,全部发泄在了其他城池上。

    短短不到一月的时间,大梁周围的城池就全部被秦军攻占了,大梁成了秦军包围下的一座孤城。

    秦军目的达到,王责的战略部署也完成了。

    这大梁都城周围水系众多,其中便有两个比较大的水系黄河和鸿沟。

    如此多的水系,维持着大梁都城城内人的吃喝,这在平日里看来,对百姓生活是及其方便的,对商业贸易更是如此。

    可现如今,秦军把大梁都城周围的水系全部掌握,大梁围困在其中动弹不得,前后皆无可撤离之地。

    也就是说,一旦秦军攻破了大梁都城,那魏国的最后一点有生力量便会被消解,那个时候,也就是魏国灭亡之时。

    秦将王责选择如此做,便有后招在手。

    在大梁都城成了秦军包围下的孤城之后,他立马引黄河和鸿沟之水冲灌大梁城,洪水如猛兽,大梁城垣崩塌,大梁城破。

    魏王看到如此形势,只能(钱钱的)出来投降。

    至此,曾经辉煌无比,为众诸侯国之首,傲视群雄的大魏国覆灭了,威震南北的魏武卒也跟着魏国,化作了一团泡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魏国灭亡,秦以其地建为东郡。

    秦国灭魏之后,便开始着手消耗燕国软。

    燕王眼见秦国扫平三晋,将秦剑悬挂于自己头顶,他惶惶不可终日,觉得不久,嬴政就要大举进攻燕国。

    他日日惶恐不安,却在秦国这个强敌面前,无计可施。

    太子丹见状,便想到了一个孤注一掷的办法,那就是派人暗杀秦王嬴政。他让荆轲带燕国的地图和秦将樊于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

    只可惜荆轲刺杀失败,只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遗憾.看小说,就来5G小说网! 速度飞快哦,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