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九十一桑林祭祀,舍己为天下【求全订求自订】
    第一百九十一桑林祭祀,舍己为天下

    久旱不降甘霖,耕地颗粒无收,百姓们无法饱腹,一时间,饿殍遍地。

    人饿死之后,无法裹尸,瘟疫便悄悄散播开。

    整个大商,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天下久旱,必定有异,请太史前来,观测天象。"成汤当即下令道。

    太史职责便是观天象,占国运,听闻成汤传召,他赶紧去了前殿。"启禀大王,天下久旱无雨,普通祭祀之礼仍未求得天降甘霖,此等异象,不是吾等观测天象就可窥见天机,须得在桑林祭坛举行祭祀大礼,占命问天。”太史跪拜道。

    “既然如此,孤便选良辰吉日,在桑林祭坛,祭祀上天。"成汤一口答应道。

    太阳肆意炙烤大地,四处都是白融融的亮光,王都毫城内,街巷空荡,无一人愿意出门。

    成汤一众人等,却穿着祭祀需要的厚重礼服,步行来到了桑林祭坛。

    这几日,他们沐浴斋戒,为的就是这一天。

    桑林祭坛,乃是大商最大的祭坛,也是象征着国礼的祭坛。

    每年成汤祭天,祈求上天保佑大商国泰民安时,才会在桑林祭坛举行祭祀。

    除此之外,其他小型祭祀仪式,都在其他祭坛举行。

    成汤在太史公的指示下,在摆上猪牛羊等祭祀品之后,将自己心中所想诉诸上天:“成汤作为万民之首,代表大商百姓,请教上苍,为何上苍久久不降甘霖?”

    他的话刚刚说完,祭祀所用的弦乐便响了起来。

    这弦乐声虚无缥缈,似从天际传来,让人心向往之。

    祭坛中央,舞师们也纷纷起舞,用舞蹈来表达大商人对上天的虔诚。

    太史跪在一旁,虔诚的闭上眼睛,把提前准备好的命龟龟甲,放v在火上。

    他的嘴巴飞快地动着,像是在和上天取得某种联系。

    只听卜得一声,命龟龟壳突然出现了裂痕。

    太史倏地睁开眼睛,小心翼翼的把命龟龟壳从火上拿了下来。成汤紧张地盯着太史,龟壳上的裂纹便是上天的旨意,这个旨意简单来说,意味着整个大商能不能得到甘霖的洗礼,往复杂想,很有可能还关乎着大商的气运。

    太史沉默良久,才站起身道:“天下久旱无雨,乃是祭祀不周,惹得上天降怒于大商"。

    "祭祀之礼无一不周全,上天为何降怒?"成汤不解道。

    大大小小的祭祀,朝廷都非常重视,从未有过懈怠。

    前来祭祀的群臣闻言,也十分奇怪。

    太史轻轻摇了摇头道:"上天之意,需以人来祈祷。"

    用人祈祷,意味着被选中作为祭品的人,要活生生烧死在高架上献祭于上天,来平息上天的怒火。

    谁不想好好活着?谁愿意平白无故承受烈火焚烧之痛?

    “大王,究竟选谁作为祭品献祭于上天,上天旨意中必有明确答案不如让太史分析一番?"一个臣子斗胆道。

    成汤仰头盯着闪耀着,摇摇头道:"如今天下大旱,乃是我一人之罪,此等惩罚,不可波及万民,就以我一人之身,向上天请罪,如此若能换天降甘霖,足矣!"

    “大王万万不可!"群臣齐齐下跪请求道。

    "孤这几日会继续斋戒沐浴,断发剪甲,太史,你准备祭祀所需的仪式,一旦准备好,孤便祭祀上天,平息上天怒火。"成汤不容置疑道。

    众位大臣虽无奈痛惜,可成汤态度坚决。

    三天之后,桑林祭坛上,再次迎来了祭祀大典。

    以往庄重肃穆的桑林祭坛,却被笼罩上了一层死亡的阴影。

    成汤一身素缟,站在高台上。

    他和上次一样,亲手为上天献上了代表着大商诚意的猪牛羊。有一个人说话,自然便有许多人说道。

    他们面面相觑着,大声的呼喊着,让商汤成为联盟首领。

    距离上次联盟之后,他们全部结合在了一起。

    有一天,伊尹向商汤说:“大王,你现在不只是一个商族的首领了而是天下的盟主,你应该从天命,顺民心,建个都城,定居下来以便和各盟族联络,为统管天下建立商朝做好准备。

    成汤一听很有道理,遂说:既然建都城,就要合乎建都之义。这建都之义,我想应该有三:-要居高临水,便于生活,既防水患又得水利;二要高大宏伟,典雅大方;三要高于天下城池,具有统领天下的风范。

    于是伊尹到处察看地形,选择城址。走了很多地方,最后看中了涡水南岸的一片地方,这里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南向朝阳而又北临涡水,土地也是十分的肥沃,气候也是十分不错的,这里又是商族的临近之地,适合商族的风俗民情。

    伊尹经过商汤的允许,在此建起了一座都城。

    都城建好后,商汤一看非常高兴,夸赞伊尹:"都城建得很好,你办了一件大事。但你还要给都城起个名,为了便于称呼,城名最好用一个字,并能把建都之义和立国之本蕴含其中。

    自从那次之后,伊尹日夜琢磨,思来想去,联想到建都之义的高字和立国之本的农字。

    伊尹想:这座都城建在高地之上,220应取高之形;而农是国家之本,种植之道其本在根,根深蒂固生长则茂,根秧合生本形是モ。

    想到这里伊尹猛然醒悟,决意以高、モ为字根,重造新字,于是伊尹把高字头和モ字合起来造出了一个既象形又会意的毫字。上半部分表示亭、堂、殿、阁的都城之形,内含京兆社稷高尚之义;下半部的毛表示以农桑为主的立国之本,根形寓意联络天下各盟族。伊尹把这些含义禀告商汤。

    商汤一听十分高兴,诏示天下各盟族,定居于毫。

    成汤定居毫都之后,按照各盟族的迫切愿望,起兵讨伐夏桀,第一次打垮了葛伯奋战,夏灭商兴,正式定都于毫。

    成汤为了防止夏桀的余党谋反,把夏桀的都城斟郡改为新都,号称西毫,驻重兵镇守,又把夏桀的亲族从斟寻迁到宋地,由商族包围监视。

    为便于和黄河以北各盟族联络,他在今山东曹县一带设立会盟都城,号称北毫。

    商朝在建立不久,遭遇连年大旱,整整7年滴雨未落,河水全部干涸,草木枯死,大地裂开一尺多宽的口子,人民叫苦连天。无奈之下,人们求助于神鬼,但是各种各样的办法都用了,老天仍然滴雨不落.看小说,就来5G小说网! 速度飞快哦,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