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三章 给荀彧上一课(求鲜花、求评价票!)
    曹昂作为一员穿越人士。

    当然不会放过制造蒸汽机的机会。

    蒸汽机结构相对简单,所产生的效益却极大。

    荀彧好不容易才从思考中摆脱出来:“此物才是真正利国利民的神器,沈括所立之功劳,足可以彪炳史册。”

    沈括连忙摆手:“不敢,不敢,水泥、火药、蒸汽机,其实都是在主公丞相的指导之下完成的,三大镇国神器的真正发明者是主公而不是在下。”

    荀彧大惊:“当真如此?”

    曹昂微微一笑,倒也没有否认,只是说:“我只是提供思路与想法,没有沈括之才,想将它们变成现实,却也是不可能的。”

    阿珂一双眼睛亮晶晶。

    她看来。

    沈括这样的匠人常有

    公子这样的神人千古无双。

    阿珂对公子的崇拜仰慕之情越陷越深了。

    曹昂对荀彧道:“荀令君可知道我们为什么需要水泥、发明火药、发明蒸汽机?”

    荀彧奇怪问:“此等神物利国利民,难道还需理由吗?”

    曹昂微叹:“荀令君乃萧何之才,只可惜有些观念,过于守成过时,天下万物皆有利弊,我们看待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辩证的思想,不能光看到好的一面。”

    荀彧连忙说:“请丞相指教!”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华夏自商周便重农抑商,逐渐形成士农工商阶层,荀令君可知原因所在?”

    荀彧到底是王佐之才。

    这种问题肯定难不倒他。

    一言概之:生产力太落后了!

    全国农民勤勤恳恳种田,大把大把的拿粮缴税,绝大多数历史时期,只够勉强能维持国家运转,稍微遇到一点天灾,就可能使天下动荡。

    可见。

    粮乃国本。

    如果有一天。

    大家都不种田,跑去做木匠铁匠。

    大家都不种田,跑去做投机倒把。

    国家拿什么养军队,又拿什么开疆扩土?

    统治阶层并不完全是因为目光狭隘,所以才排斥工人、商人,鼓励百姓种田,而是为社会安定,不得已为之的做法。

    曹昂说道:“荀令君知土豆、红薯、玉米等超高产量的农作物的好处,但有没有想过这些作物所带来的负面冲击?”

    荀彧非常纳闷。

    土豆、红薯、玉米。

    它们都是不逊色三大神器的神器。

    为什么到曹丞相口中,反而会危害社会似的。

    “天下正处乱世,有些问题不明显,但并不代表不存在。”曹昂微微一顿,“荀令君可知谷贱伤农的道理?”

    荀彧被一点。

    他立刻就会意了。

    曹昂说:“粮食产量忽然井喷式上升,这固然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肯定会难以避免会产生阵痛。”

    “因为广大底层老百姓,几乎都以种田为生,粮食产量暴增,粮食价格暴跌,大量农民只能放弃种田。”

    “农民离开田地又找不到谋生手段,他们往往就会沦落为流民、甚至走上不法道路,最终给社会增加不稳定因素。”

    “土豆等农作物给中华带来的影响,绝不是表面上这么简单,而是过去千年未有之变局,是一场社会结构重构的大革命!”

    他说的浅显易懂。

    阿珂许诸也能听明白

    无不被曹睿看待问题的冷静所钦佩。

    他为天下带来如此福祉,本来是真正的千秋工业。

    不居功,不自傲,非但没沾沾自喜,却反而心怀百姓,为将来天下太平以后,有可能受冲击的人着想。

    其思想境界之高。

    其战略眼光之远。

    非古之圣人不能比!

    沈括、荀彧更如醍醐灌顶。

    荀彧由衷感慨道:“听丞相一番话,胜读十年书!”

    沈括问:“那么,这与蒸汽机、水泥有什么关系呢?”

    曹昂解释说:“高产粮食出现以后,大量农民变成闲置劳动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合理引导以及运用这些闲置劳力。”

    “水泥、蒸汽机等物出现,一定会推动基础建设大爆发,以及工业化的到来,从而创造巨量的稳定工作岗位,足以使得社会结构完成平稳的转型。”

    有些词。

    听不懂。

    大概的意思。

    几人却是明白了。

    荀彧不禁感到有些羞愧。

    曹丞相老是将自己比作萧何这样的王佐之才。

    可与曹昂这一番交涉,让他非常深刻的认识到,自己与对方差距,简直是云泥之别。

    荀彧同时第一次感受到。

    曹昂是远胜曹操的盖世英主。

    荀彧心中对汉室最后一点执念也放下了。

    他深刻的认识到,就因为对汉室的愚忠,而坚持腐朽不堪、堕落无比的大汉王朝,而反对眼前这位英主,想必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从而被千秋万世的人所耻笑吧!

    (PS1:这里稍微说明一下,本书肯定会有女主,主角肯定有后宫,大家不要着急,最近这段时间,网文近期政策太高压,有些地方不方便写得太详细,作者菌也不想为收女而收女,主角开后宫,但绝不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