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章 荀彧叔侄
    曹昂问:“奉孝有何良策?”

    郭嘉说道:“很简单,一个字:等!”

    夏侯惇立刻不高兴了:“主公今天召我们至此,就是为了探讨出兵事宜,你的意思是我们不打了?”

    郭嘉道:

    “曹公不幸战死,各方蠢蠢欲动,但我敢肯定,只会试探袭扰,不会大规模进攻,因为他们很快就会各自卷入麻烦,以至于根本无暇全力攻打许昌。”

    “所以,我们只需稍等,一方面养精蓄锐储备粮草,一方面等地敌人露出破绽,抓住胜机再发起攻击,必然可以事半功倍。”

    曹昂点头。

    他结合历史知识。

    大概明白郭嘉的想法。

    乐进忍不住插嘴:“你为什么这么肯定?”

    郭嘉细细分析道:

    “河北袁绍此刻头号大患,其实并非主公,而是公孙瓒。”

    “据我的观察与判断,袁绍与公孙瓒的摩擦在加剧,二者不日必有一战,而此战之下必有一亡。”

    “公孙瓒不足以战胜袁绍,所以战败的可能性极大,但公孙瓒性情刚烈强势,又与袁绍积怨极深,故而不可能投降,必死战至最后,我推测战事持续时间会很长,等袁绍自然无暇南顾,我们就可以放开手脚出击了。”

    “说完河北袁绍。”

    “再说淮南袁术。”

    “袁术此人,狼子野心,忙于称帝,僭号天子,从天下诸侯、到名士百姓,皆不耻其行径,故而离心离德。”

    “因此,我们不妨干脆等待一段时间,等到淮南袁术正式称帝,上下分裂、内外离心之际。”

    “主公再打出天子之师旗号出征,携汉室大义之势,必然名声大噪,淮南士子百姓群起响应、争相恐后来投,从而一战而下!”

    程昱、曹羿连连点头。

    他们都觉得郭嘉分析的很有道理。

    于禁问:“吕布、刘表、马腾、马超呢?”

    郭嘉说:“吕布、刘表目光狭窄、胸无大志,且兵力有限,我们以逸待劳坚守后方,不主动露出破绽,他们便无机可乘,而马腾父子为争关中与西凉群雄打得不可开交。”

    “可派使者与马腾父子、沛城刘备交好,稳住关中,牵制吕布,如此一来,许昌无忧!”

    郭嘉就是郭嘉。

    果然对局势洞若观火。

    能精准预测没发生的事。

    曹昂对三国历史非常了解。

    郭嘉所言,非常符合历史发展。

    袁绍不久之后,将与公孙瓒大战,一直打到建安三年。

    这段时间根本无暇图谋许昌。袁术登基称帝以后,更是急速衰退、焦头烂额。

    曹操之死。

    虽然会引发一系列蝴蝶效应。

    但也不用刻意急于出兵,大可以让子弹飞一会儿。

    曹昂说道:“奉孝分析的非常有道理,程昱立刻写信给刘备刘表,与他们打好关系。曹羿,关中地区,军阀林立,就交给你了。”

    “是!”

    两人领命。

    外交的事交给程昱。

    关中专门交给曹羿负责,让曹羿一方面安抚马腾马超,另一方面用计搞乱关中,好让他们打得更欢,曹羿最擅长做此等乱武之事。

    “几位将军。”

    “即日起,加强训练军队,招募四方流民,筹备战马粮草,为随时到来的作战做好准备。”

    “诺!”

    诸将没有异议。

    他们立刻领命了。

    散会以后,众人各自离去。

    郭嘉却留了下来,似乎有话想说。

    曹昂问:“奉孝还有其他事情吗?”

    郭嘉说道:“主公用人之际,许昌城中还有两位大才,如若不用,实在可惜。”

    “你说的可是荀令君与荀尚书二人。”

    “主公明鉴,正是二人!”

    曹昂微微一笑。

    推荐郭嘉给曹操的人正是荀彧。

    此刻郭嘉又反过来向曹昂推荐他们叔侄。

    荀彧在曹魏地位,等同汉初时的萧何,他不仅拥有过人的谋略,更具备极高的管理才能,堪称后方大总管。

    每一次曹操出征。

    他都会让荀彧负责大后方,

    荀彧总能井井有条、作用非常重要。

    不过,荀彧这个人,他是汉臣背景,为人正直忠贞,从开始就打着扶汉随曹的想法,故与曹操产生分析自杀而亡。

    曹昂说:“荀令君的人品、谋略、声望,皆为当世一流,更有萧何般的王佐之才,我也是时候去拜访一下了。”

    荀彧内心向汉。

    但并没有与董承一党密谋。

    否则以荀彧之才,足以给曹昂造成大麻烦。

    他之所以不参与董承的圈子,一方面因为荀彧本就是曹操旧部,所以董承一伙并不信任他。另一方面荀彧对局势看得非常透彻,深知只有曹操有能力扫平乱世天下。

    郭嘉毛遂自荐道:“主公,这件事,就交给我吧!”

    曹昂对郭嘉的能力有信心:“好,你转达荀令君、荀尚书,如若还有建功立业之心,我这里的大门随时向他们敞开。”

    郭嘉拱手一拜。

    这才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