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81章:孔小姐见闻
    李渡这幅表情,让薛霖有些解释无力的感觉,干脆一巴掌排在脸上,也不再向李渡解释些什么。

    他对孔佩玲做了个请的收拾:“坐下谈吧,孔小姐。”

    “您可以叫我佩玲。”孔佩玲端庄大方地做到薛霖对面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望着她一举一动的李渡微微点头,暗道果然不愧是大家族出身的女子,教养气质都无可挑剔,而且人也这么美,和自己的老弟很般-配的样子嘛。

    不过一想到她出身孔家,跟蒋夫人可能还有些远方亲戚关系,那么可就关乎蒋委员长了,说不定眼前这丫头见到蒋委员长还得叫一声姑_父呢。

    思绪辗转间,薛霖已经让端木宇给孔佩玲上了一杯茶。

    “话说孔小姐不是在上海吗?怎么忽然就来到北平了,而且还参加了我们的公务员考试。”薛霖颇为好奇看向孔佩玲询问道。

    “谢谢。”孔佩玲接过端木宇倒的茶,一只手托着杯垫,一只手拿着杯盖轻轻捋了捋里面漂浮的绿茶,浅饮一口后这才回答薛霖的疑惑。

    “其实也不算忽然吧。”孔佩玲端着茶杯,思绪似乎回到了去年的时候:“当时在上海采访了薛总理后,总想来北方看看,看看您的义务教育普济情况,很多来北方的同学也给我写过不少信,说北方的变化日新月异,所以,我就做火车上来了。”

    薛霖双手撑在膝盖上,十指交叉,一副深思状:“那你这一路来看到了什么?”

    一侧的李渡也颇为好奇,这位在上海长大的小姑娘可以说代表了这个时代最精英的一群人,一群旧时代的人,那么在她眼中的北方,又是如何的呢?

    李渡略微期待。

    “真的不值得怎么形容。”孔佩玲脑袋微歪,一颦一笑:“只能说变化真的很大的,从徐州到济南,仿佛两个国家。”

    “我在铁路沿线的城市休息的时候去乡下看过,发现您所提倡的义务教育已经被普及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每一个村子都有一所小学堂,每一个镇子至少都有一个中学,每一个县城都有扫盲班,每一个市都有开办的大学或职业学校。”

    “我曾去看过那些在夜间开办的扫盲班,每一次几乎都坐满了来听课的学生,他们中有十几岁的少年少女,也有二三十岁的成年人,甚至很多时候都是一家人来听课!”说到那种盛景,孔佩玲小嘴微张,满脸惊讶:“你知道吗?我看到这么多人,都愣住了!”

    李渡哈哈大笑,右手忍不住拍打了两下沙发的扶手。

    “嗯,那是夜班。”薛霖脸上也带着欣慰的笑容,他长吁了一口气:“北方工商业发展迅速,但是识字的人就那么多,所以很多学校的学生们成了工商业主的目标!”

    “甚至还一度跑到小学去招人!”李渡摇头哭笑不得。

    孔佩玲满脸惊诧,小学的学生,大点的也才十几岁的年纪吧?

    第581章:孔小姐见闻-->>(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孔佩玲满脸惊诧,小学的学生,大点的也才十几岁的年纪吧?

    不过她也知道,很多穷人家的孩子,十二三岁就要帮着家里人干活甚至出来打工养活家人。

    薛霖点头说道:“所以为了遏制这股风气,也为了满足工商业急速扩张的需求,我们在每一个市开办了职业技术学校,在每个省会还要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更是在每一个县普济了夜间扫盲班,给普通民众上课。”

    “因为识字的工人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工作上都非常有可塑性,所以会识字的工人成为了各工厂的中流砥柱,这类工人的薪资上涨了,普通工人也纷纷去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

    · ·········求鲜花0

    孔佩玲的小脑袋连啄点:“是呀,我听说每五百个字,一千个字,两千个字都是不同的分水岭,工资也不一样。”

    “基础工资而已。”薛霖补充道:“说到底还是看工人的技术水平,但要上职业学校深入学习,以及考核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就必须要识字有文化。”

    “这也促进着工人们去学习,去争着一个资格!”薛霖颇为感慨。

    . ...... ...

    现在北方已经走上正轨,工人们这样追求知识的情况更是最好的作证!

    只要正确引导,必定会成为一股潮流,工人中的潮流。

    “孔小姐。”聊过一番孔佩玲的北上见闻后,薛霖脸色认真的说道:“你也知道你的身份,你姑父要知道你在我这里工作,不太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孔佩玲捂嘴轻笑:“我们上海孔家只是一个分支而已,基本已经独立出孔氏了,虽然我叫他一声姑父,但并不代表我们两家很亲密啊?”

    薛霖看了眼李渡,果然这家伙耳朵都快竖起来了。

    后者迎上了薛霖的目光,露出一个笑容,仿佛在说‘我可没偷听,我这是正大光明的听呢!’

    “既然如此,政治能力方面,我来考考你……”薛霖话还没说完,李渡就丢了一张纸给他。

    “这是什么?”薛霖打开一看,原来是李渡不知道什么时候从端木宇那里要过来的孔佩玲的笔试卷子。

    这些题目有好几道还是他自己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