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9章 《鹤梦幻红尘》
    第443章

    次日,皇宫大殿之内,臣子上朝,皆言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李隆基信以为真,简单的说了几句,就退朝了。

    “高力士,让你找道法高人,找到没有?”

    御花园里,李隆基一边看着荷花池,一边问道。

    高力士连忙道:“奴才已经派人去找了,只是长安城内,几乎没有几家道观,都是佛寺,更远的地方,还需要时间。”

    李隆基叹了一声:“佛寺太多了啊。”

    高力士眼神闪烁,已经揣摩出了皇上的意思,心中暗道,佛门要完蛋了。

    片刻之后,李隆基道:“贵妃怎么样了?”

    高力士连忙道:“娘娘一直在寝宫里待着,愁眉不展,心事重重。”

    李隆基目光闪了闪,问道:“她额头上的印记还在吗?”

    “在……在的。”

    李隆基顿时目光一沉,冷哼一声:“哼17!给我去找那日那个道人线索,我要知道此人的所有信息。”

    “是,皇上。”高力士连忙点头。

    时间一晃,十天时间一晃而过,这一日早朝,气氛不同以往,所有大臣脸色凝重,不少人神情惊慌,尤其是宰相杨国忠,更是满头是汗。

    李隆基走上龙椅,也立刻发现了这一幕,不禁皱眉,道:“各位爱卿,有什么事情吗?”

    众人面面相觑,无人敢说话,李隆基意识到不对劲,顿时沉声喝道:“到底怎么回事?杨国忠,你说!”

    被点到名的杨国忠脸色微变,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哭道:“皇上,安禄山……安禄山这个狗贼,他反了!”

    此言一出,李隆基脸色猛然大变,豁然起身,怒声骂道:“你说什么?”

    杨国忠头都要缩到裤裆里了,颤抖道:“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联手反叛,率领大军攻打洛阳!”

    李隆基脸色铁青,骂道:“乱臣贼子,朕设极乐之宴款待他,他竟然还敢有此叛逆之心,该死,该死!”

    他立刻看向众人,问道:“叛军何时开始反叛的,怎么昨日都没有消息传来,今日就已经攻打到了洛阳?”

    群臣不语,谁也不敢说话。

    李隆基骂道:“废物,一群废物,日日跟朕说天下太平,如今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个叛贼都打到洛阳了,你们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混账!”

    杨国忠急忙道:“皇上,微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阻击叛军攻打洛阳,臣认为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将军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可堪大任。”

    一旁的其他大臣也纷纷提议。

    “臣认为金吾大将军高仙芝可立刻带人东征平叛!”

    ……

    一时间,种种建议纷纷提出来。

    很快朝堂之上就商量出了对策,李隆基立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

    这范阳、平卢原本的节度使是安禄山,如今安禄山反了,但是地盘还在安禄山手里,封与不封都没有意义,只是给了个名分而已。

    随后李隆基又立刻下令,命自己第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并且派出使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

    随着皇命下达,顿时太平了几十年的大唐,这个腐朽的国家机器开始徐徐运转起来。

    皇命下达的当日,高仙芝、封常清就已经立刻出发,前往洛阳防守。

    然而此时大唐精锐边军都没有来得及赶回,两位大将只能临时在长安、洛阳募兵,可惜前来当兵的都是市井弟子,缺乏战斗经验,而且没有经过训练。

    安禄山大军攻击洛阳,不过一个月,洛阳失守!

    东京留守李~和御史中丞卢奕不肯投降,被俘后为安禄山所杀,河南尹达奚投降安禄山。退守潼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

    可是因为李隆基听了监军宦官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随着高仙芝、封常清两名大将被杀,朝廷人心惶惶,无人可用,李隆基不得不启用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令其率军20万,镇守潼关。

    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哥舒翰进驻潼关后,立即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

    这位哥舒翰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将,知道安禄山的兵马长途跋涉,久攻不下,必然气馁,所以他一直坚守不出,数次击退安禄山的兵马。

    然而朝廷内部,宰相杨国忠却怀疑哥舒翰意在谋己,便对唐玄宗说,哥舒翰按兵不动,会坐失良机。玄宗轻信谗言,便连续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战。

    哥舒翰被逼无奈,只能出城迎战,一场大战,20万唐军出城,只有8000人逃回性命!

    这场战斗,彻 底将大唐的底蕴打没了!

    长安城内,百姓人人惊慌失措,所有人都心头惴惴不安。

    崔家,崔成甫脸色凝重的回到家里,只见院内李白不住左右踏步,脸色焦急。

    看到崔成甫回来,他连忙迎了上来:“崔兄,崔兄,今日朝堂之上有说什么吗?叛军到了哪里了?哥舒翰将军赢了吗?”

    崔成甫没有说话,只是叹了一声,摇了摇头。

    李白脸色瞬间惨白,跌坐在椅子上:“没赢吗?”

    崔成甫眼中流下泪水,痛哭道:“不是没赢,是惨败,20万大军出城迎战,只有8000士兵回城,潼关失守了!”

    李白顿时露出不可置信之色:“不可能,这……这怎么可能?哥舒翰将军可是一代名将,他……他怎么可能会败的如此凄惨?”

    崔成甫恨声道:“此战之罪,不在将军,朝中郭子仪、李光弼两位将军早就言明,应当固守城池,敌军远道而来,久攻不下,必然气馁,届时反击,必能平叛,此乃老成之言,偏偏杨国忠这个狗贼,他非要谨言,让皇上逼迫哥舒翰将军出战啊。”

    李白不禁痛哭流涕,大骂道:“奸相误国,奸相误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