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3章 漓水之珠
    第417章

    一旁李白忍不住道:“皇帝的内库相当于私人金库,他怎么可能会让道长去挑选宝物?”

    崔成甫对李白笑道:“太白兄,若是道长能够在极乐之宴上大放异彩,让皇上知道道长神通,相比皇上必然会有大赏,届时提出去内库挑选一样宝物,岂不是手到擒来?”

    李白皱了皱眉,道:“这……皇上会舍得?”

    崔成甫哈哈大笑,道:“太白兄,你怕是不知道,在皇上眼里,这天底下最舍不得的,只有贵妃娘娘一人而已,其他事情,他根本不会在意。”

    李白闻言,也不禁感慨一声:“女色误国啊。”

    他又开始忧国忧民了。

    钟烈不禁露出沉思之色,看来这极乐之宴,是务必要去一趟了。

    零零零 众人聊着天,听闻钟烈他们要去长安,参加极乐之宴,便是锦瑟、王晰也露出意动之色。

    王晰道:“我大唐盛世,都在长安一城,娘子,你可去过长安?”

    锦瑟摇头,苦笑道:“我被贬下凡,是不可随意离开流放之地的。”

    王晰闻言,露出心疼之色,道:“娘子,你受苦了,对了,不如咱们趁着这次机会,去长安看看?若是天界来人为难,边说是河鬼工头抓走了你。”

    锦瑟和春燕都露出了意动之色,显然也是想要看看大唐最繁华之地的长安的。

    一旁的李白和崔成甫都极力邀请他们。

    “是啊,锦瑟仙子,你们虽然来自天界,不如去看看长安盛世,和天界相比,有何不同。”

    “哈哈哈,说的不错,论及辉煌盛世,我大唐不比天界差!”李白也是大笑。

    两人都由衷为自己是唐朝子民感到荣耀。

    接下来众人谈笑,一路乘船,向着大唐。

    一直到了月底,船儿终于来到长安。

    进入长安城,就算是钟烈,也被眼前的巨大城池给震撼了。

    作为后世见过无数高楼大厦的现代人,本不该如此,但是你无法想象,在这个生产、科技都落后于现代的大唐,凭借它恐怖的经济实力,打造出了什么样的城池。

    只听崔成浩看着繁荣至极的庞大城池,介绍道:“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这就是我大唐都城长安,诸位,你们看到了吗?”

    李白也道:“纵观古今,我大唐长安城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规划布局最为雄伟的一座都城。”

    “当初工匠营建制度规划布局时,皇帝陛下亲自下旨,要求都城规模空前,且要创设皇城、三城层环、六坡利用、布局对称、街衢宽阔、坊里齐整、形制划一、渠水纵横、绿荫蔽城、郊环祀坛。象天设都,依据天象星辰位置布局都城中宫城、皇城与郭城众坊,处处都体现出天下一统的思想。”

    一旁的锦瑟忍不住感叹道:“如此大的工程,若是天界,或许可以以神通建造出来,但是凡间竟然也有如此恢弘都城,是在不敢相信。”

    钟烈也忍不住连连感慨,他目测了一下,整个长安城,由外郭城、皇城和宫城、禁苑、坊市组成,有平方公里。

    城内百业兴旺、宫殿参差毗邻,更惊人的是都城人口,高达100万。

    要知道,这可是古代,而不是现代,一个城市能容纳100万人,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大唐做到了!

    此时几人站在城门口,感慨不已。

    这时候一旁同样有几名男子,惊叹的看着长安,脸上满是激动和欢喜。

    令钟烈注意到他们的原因是,这几人说的不是大唐语言,而是倭国语言!

    钟烈心头诧异,扭头看向这几人。

    对方身材矮小,年纪不大,约莫十九二十左右。

    那伙人见到钟烈看他们,连忙露出笑容,朝钟烈作揖。

    此时的倭国对于大唐,是满心的崇拜,可不像后世那般嚣张跋扈。

    就好比后世的岛国面对米国一样的态度,恭敬入仆人一般。

    这时候城门口来了一辆车,却见其内下来一名中年人,那人见到那几个倭国人,十分激动的迎了上来,口中道:“藤原桑!家乡父老可安好?”

    那叫做藤原的倭国人上前激动道:“大家都很好,阿部,你一切安好吗?”

    中年人连连点头,眼中竟然已经流出泪水. .......

    这时候李白不禁笑道:“诸位,想不到竟然遇到了熟人。”

    崔成甫不禁愕然道:“太白兄,你认识这几个倭国人?”

    李白点头,指向那马车上下来的倭国中年人,笑道:“前几次来长安,便认识了他,我二人结下深厚友谊,这次来长安,本就要拜访他的,不想他竟然在城门口接待友人,我上去打个招呼。”

    说罢,他高声笑道:“晁衡兄,好久不见!”

    那倭国人听到李白的呼喊,连忙扭头看过来,顿时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大叫道:“太白兄,你怎么也在这里?”

    他大笑着连忙走过来,神色之中满是欣喜,看得出二人感情确实不错。

    钟烈听到李白称呼对方晁衡,心头顿时一动。

    这个人,他知道!

    前世他知道一首李白的诗词,叫做《哭晁卿衡》,全篇内容他至今记忆犹新。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这首诗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是华夏最早 的一首象征中日友好交往的诗词,被后世所传送,至今为止,在西安都还有这首诗碑留存。

    这里面提到的晁卿就是晁衡,这位晁衡是倭国派来大唐学习的留学生之一,因为仰慕大唐风华,竟然不肯再回日岛,而留在了大唐。

    此人原名为阿部仲麻吕,仰慕大唐,改名晁衡,不但如此,此人天资聪颖,加入国子监太学,就读礼记、周礼、礼仪、诗经、左传等经典。

    更令人惊叹的是,此人太学毕业后参加科举考试,竟然一举考中进士,甚至出任大唐官职,如今贵为洛阳司经校书,负责典籍整理,正九品下。

    不过令钟烈印象更加深刻的不是这些历史记载,而是《妖猫传》之中,此人亦是主要剧情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