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4章 国师讲道,立地成圣之法
    曹昂答道:“恩师用心良苦,是想让我们体会百姓疾苦,同时磨砺我们的心志。”

    不愧是曹操长子。

    近乎标准答案。

    曹丕心中暗道:“你纯粹就是想整治我们。”

    当然了。

    这话,也只能在心里想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你们即使满腹经纶,那也只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算不得你们自己的本事。”

    “凡事要身体力行,不是凭脑子空想,更不能坐而论道,夸夸其谈。”

    沈玄语重心长,谆谆善诱。

    曹昂深以为然。

    曹丕、曹彰、曹植三兄弟,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茅屋外。

    曹操和荀彧来到门口。

    对于儿子的教育,老曹自然是十分关心。

    见沈玄在给曹家兄弟授学,二人躲在外面偷听。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国师出口即是诗,大才也!”

    “当中还包含着深邃的至理,国师之才,浩如瀚海!”

    曹操心中一声赞叹。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是为师之道的真谛。

    不愧是一国之师!

    屋内。

    沈玄又道:“为师接下来,传你们大道,都记牢了!”

    大道?

    莫非是仙法?

    曹家四兄弟精神大振,竖起耳朵。

    门外的曹操等人,也是聚精会神。

    连张仲景和华佗的到来,都没有察觉。

    这两位神医,是抱着虔诚的态度,来向沈玄学医术的。

    张仲景身为长沙太守,自然是认得曹操。

    见曹操和荀彧,竟然在鬼鬼祟祟地偷听。

    张仲景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

    “知行合一!”

    “此乃大道真谛,悟透此道,终生受益,甚至可以立地成圣!”

    沈玄神色肃然,身上似乎笼罩着一层神圣的光环。

    曹昂、曹丕面露疑惑之色。

    老师说的道理,很不简单。

    却又不知道不简单在哪里。

    曹彰和曹植却是大失所望。

    还以为是什么仙法。

    知行合一,算哪门子大道?

    立地成圣?

    咋不成仙呢?

    糊弄人,能认真一些吗?

    门外的曹操和荀彧,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何谓知行合一?”

    “知,是良知,也是认知,就是从书中、从前人的经验中,从这广阔的世界中,从自己的内心中,去探知,去学习。”

    “行,即为笃行、实践。”

    沈玄滔滔不绝。

    讲真。

    绝不是忽悠老曹的儿子。

    确实是想给他们传授一点真东西。

    于是搬出了王阳明那套。

    就连现代,知行合一的理论,也备受世人推崇。

    在这个年代,足以秒杀一切经学理论,让曹家兄弟受益无穷。

    另外,也是由于沈玄懒的缘故。

    谁有闲工夫,天天去教弟子?

    留着时间,喝喝小酒,逗弄一下小曹节,听昭姬弹琴,难道不香吗?

    给他们一个理论,自己琢磨去。

    沈玄的一番解释,除了曹昂,其他三兄弟都弄明白了。

    不过,让他们相信这道理能立地成圣,却是不可能。

    外面的曹操和荀彧,尤其是荀彧,却是震撼的一塌糊涂。

    现在的儒学,走进了一个怪圈。

    由于汉末大乱,加上连年天灾、瘟疫,人命如草芥。

    这就使得儒学中,掺杂了缥缈的神学、玄学。

    更多的儒生,夸夸其谈,消极避世,放浪形骸。

    知行合一!

    简直就是浊世中的一股清流啊!

    精通儒学的荀彧,又怎能不震惊?

    “知行合一!”

    “简单的四个字,却是蕴含大道真谛!”

    “可以断定,国师定是早已悟透大道!”

    曹操心中有了无数明悟,却又多出更多的疑惑。

    屋内,曹昂说道:“弟子多有不明之处,请恩师解惑。”

    “就拿张仲景来说。”

    沈玄想了想,拿张仲景来举栗子。

    屋外的张仲景,顿时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