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七章 凿灵渠迁人口,李信的路走宽了(新书求收藏,鲜花!)
    “将军但说无妨。”嬴政直接道。

    李信快速覆灭楚国,又顺手为他夺下半数百越,在嬴政心中,李信的分量已经直追老将王翦。

    王翦请命卸甲,可李信还年轻着呢!

    接下来嬴政又想要他赶赴齐国作战,别说是两个请求,就算是十个嬴政也会满嘴答应。

    只听李信开口道:“其一,臣恳请王上,在湘江漓江之间开凿出灵渠一条,如此便能打通我大秦入百越之粮道,为日后彻底拿下百越之地做准备。”

    嬴政一愣,开凿河道可是个浩大工程。

    还是打通湘江与漓江,所费人力不用细算便知数量定然庞大。

    再加上李信灭瓯越闽越,速度之快并没有花费多久,甚至比灭楚还更加迅速。

    这就让嬴政不禁以为攻伐百越并不困难了。

    夺下半数百越都如此简单,真有必要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去开凿运河吗?

    见嬴政脸上的表情,李信就知道嬴政心中把百越想的太过容易了。

    连忙开口解释:“王上,再往南走,气候更加潮湿炎热,瘴气横行,对我秦军将士负担太大,此等情况下,务必要确保后勤保障无忧,才能让将士们免受不战而损之痛啊。”

    “而且开凿灵渠,工程虽一时庞大,却能享用万世,实乃一劳永逸之举,想来后世儿孙看到灵渠,皆会念起王上之功。”

    “恩...”听李信阐明灵渠之作用,嬴政也动了心。

    李信是攻伐百越的主将,他对百越环境的了解肯定更为深刻。

    若真如他所说,百越之地气候环境无比险恶,还真有必要开凿这灵渠,以确保大秦顺利夺取百越之地。

    何况灵渠开凿完毕后,能用万世,后世子孙行于运河之上,都会想起这条灵渠是他嬴政所修...

    不得不说,嬴政是个非常愿意为后人考虑的帝王。

    于是他向李信点头道:“好,寡人明日朝会便会将开凿灵渠一事与诸位大臣商议,很快便能拿出具体方案,安排劳力南下。”

    “谢大王!”李信松了口气,若嬴政觉得灵渠没必要修,这百越还真不太好打。

    嬴政呵呵一笑:“将军勿用谢寡人,寡人应该谢将军才是,将军为我大秦尽心尽力,为了减少我大秦锐士的损伤,向寡人提出此意,寡人自当同意。”

    “还有一个请求呢?一并说来吧。”

    李信拱手:“这第二点,便是请求王上迁大量中原百姓入越,在越地上开垦良田,繁衍生息,将我中原之文化,传入百越,彻底同化越族人!”

    李信话音一落,嬴政双眼立刻放光。

    他早就想过如何解决百越的问题。

    除了派兵攻伐外,越人不通礼数,不知教化也是个头疼的问题。

    总不能只将他们的统治者杀了,就放任不管吧?

    那样的话多少年后百越之地依旧会出现新的统治者。

    到时候大秦花费如此代价打下来的百越,又将易手他人。

    而嬴政思前想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要想彻底让越人归心中原,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中原人口迁入越地。

    让中原文化冲击领到越族文化。

    数代之后,方能彻底收服越族人,将百越纳为大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此时李信将这个请求说出来,明显与嬴政一拍即合。

    嬴政怎么都没想到,李信这个带兵打仗的将军,竟能想出治理百越之地的办法。

    这可是一般武将绝对不好想到的问题。

    这一刻,李信在嬴政心中的分量更重了。

    若说此前的李信,在嬴政看来是大秦的一员神将,攻必克,战必胜。

    那么现在,看着面前年轻的李信,嬴政突然觉得这小子的路,越走越宽了。

    想到这里,嬴政不禁好奇问道:“将军是如何想到这些的,可否与寡人说明一二。”

    李信自然不会告诉嬴政自己是在历史书中看到你这么做,才如此说的...

    只听他缓缓开口:“王上有所不知,臣在攻伐瓯越闽越之地时,发现越族人与我中原人的不同之处。”

    “说说看。”

    “就拿攻城来说,在我中原,无论各国,守城之将定是城内守军的精神所在,一旦守城将领牺牲,守城士卒必然会士气大落,甚至崩溃。”

    “臣在攻伐楚国之时,就是利用这一点,每次攻城先射杀敌将,其后守城楚军便乱作一团,再不是我秦军对手。”

    “而百越之地,就算臣率先击杀越人头领,剩下的那些普通越人士兵也会不怕死的向我秦军冲来。”

    “有头领与无头领,对越人影响不大,甚至还会因此激发越人的愤怒,提升其战斗力,对我秦军士卒造成更大伤亡。”

    “有此可见,越族人对攻占他们土地外人是满怀仇恨的。”

    “如此情况,光靠武力恐难以解决,唯有花费时间,让我中原文化同化之,再经数代,方能令越族完全归心。”

    李信的一番解释,听得嬴政连连点头,他都快忘了此次命李信返回咸阳所为何事...

    ......

    【跪求鲜花评价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