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二章 寡人倒想让李信试上一试(新书求收藏,鲜花!)
    “这...”

    李斯听完面露呆滞。

    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何李信在覆灭楚国本该班师回朝,接受嬴政赏赐的时候,又将目光放在了百越那块荒蛮之地上。

    放下手中书信,嬴政向他问道:“廷尉怎么看?”

    “啊?什么?”还没回过神来的李斯下意识道。

    “寡人问你如何看待李信欲为寡人攻下半数越地,”嬴政再次开口,“与寡人说说你的看法。”

    李斯回神,不假思索道:“王上,万不可让李信肆意为之啊!”

    “为何?”嬴政饶有兴趣的追问道。

    “百越乃荒芜之地,其上居住的皆是不通礼数的越人,就算我大秦将越地攻下,想要在越土上开垦良田也是异常费力!”

    “大王需知,百越最棘手的乃是炎热气候,中原之人到了百越,极难适应!再加上越地瘟疫横行,稍不注意便会对我大秦将士造成极大损耗!”

    “所以臣以为,与其耗费精力的对百越用兵,不如将主要力量放在齐国以及辽东之地上。”

    “齐国与辽东才是我大秦目前首要目标啊!”

    李斯如此向嬴政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嬴政点点头:“恩,廷尉言之有理。”

    见嬴政认同自己,李斯这才松了口气,若嬴政真同意了李信的想法,让他出兵百越,那他在嬴政面前还不说风便是雨了?

    无论出于对天下大局的判断,还是李斯自己的小心思,他都不愿看到嬴政同意李信。

    谁知嬴政话音一转,突然道:“不过寡人倒是想让李信去试上一试。”

    “王上!”

    李斯大惊,赶忙想要开口继续劝阻嬴政。

    嬴政摆摆手,制止住了他,继续道:“寡人知道廷尉心系大秦,是为了大秦着想才如此劝说,可寡人还是相信李信。”

    “这小子是个人才,用了这么短的时间便能覆灭楚国,没准还真能在极短时间内再次攻下半数百越之地呢?”

    “反正等统一天下后,寡人也欲将百越之地收归秦土。”

    “这小子倒是与寡人想到一块去了,还真是深知寡人心中所想啊!”

    嬴政感慨完,李斯终于找到开口的机会,连忙出言道:“可是王上,百越之地的气候和瘟疫...”

    “寡人相信李信会有办法解决。”不等李斯将话说完,嬴政便开口打断。

    “王上!”

    李斯还想劝阻。

    可嬴政已经做出决定,向他敷衍道:“好了,廷尉大人,你就先去处理田冲之事吧,反正此事也需要不少时日,没准还未等齐王投降,李信便再度传来捷报了呢?”

    李斯一时语塞。

    他突然发现,嬴政是不是看捷报看上瘾了,所以才会同意李信那小子的想法?

    至于李信是否真能像伐楚一样用极短时间攻下半数百越,李斯还真不敢否认。

    谁叫此前他连克鄢陵、城父,乃至郢都,都如此迅速呢?

    “对了,”嬴政又道,“李信在信中欲让王贲在收尽楚地之城后先行班师回朝,寡人觉得此举尚可,正好陈兵齐国边境的大军可交给王贲统帅。”

    李斯咽了口唾沫:“王贲能带回多少军队?”

    “二十万。”

    李斯:“。。。”

    李信手上现在有三十万秦军,让王贲带回二十万,也就是说他只带十万秦军攻越。

    “这是李信自己说的?”李斯再次开口,想要向嬴政确认。

    嬴政点头:“不错,这是李信自己在信中所言。”

    李斯彻底无言。

    百越在李斯眼中虽是蛮荒之地,可他也知道百越是有军队的。

    而且越人不通礼数,也就有了比中原各国更加残暴的士卒军队。

    他李信从哪儿来的信心,能以十万兵力攻下半数越地?

    光是秦军将士无法适应越地之气候,难以应对肆意横行的瘟疫,都够李信头疼的了。

    不过李斯也有些庆幸。

    幸好李信的自大,让他只准备留十万兵力入越。

    损失自然会小上许多。

    就算全军覆没了也伤及不到大秦元气。

    大秦依旧能碾压齐国。

    “好了,廷尉快去见田冲吧,寡人要继续看书了。”嬴政向李斯下达了逐客令。

    李斯只能悻悻离去。

    ......

    郢都。

    蒙恬王贲围在李信正围在李信身侧,不解的看着他面前摆放着的几种药材。

    “你小子命将士们在楚地大量收购绿豆和这些药材,意欲何为?”蒙恬拿起一把几种药材中的金银花,不解的向李信问道。

    李信嘿嘿一笑,继续按照脑海中的记忆,将几种药材搭配到一块,一边回应:“待我为两位兄长做点好喝的东西。”

    “好喝的?”蒙恬一愣,“这些明明都是药材,做出来的东西能有多好喝?”

    “怎么?以为兄长我未曾读书,好欺骗不成?”

    别看蒙恬高大威猛,武将出生,可他肚子里的墨水还真不少!

    之所以能得嬴政信任,成为能独自掌兵的大将,读的兵书可不少。

    除了兵书之外,更是有不少百家著作。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古人书写所用毛笔,便是被蒙恬所改良的。

    “我怎会欺骗二位兄长?等我做好了,给你们品尝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