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九十三、除夕前的日子
    第267章

    腊月二十三

    今天又称为小年,民间有谚语,二十三、祭灶关。

    农历腊月二十三为祭灶神的日子。

    灶王爷被认为是引路神,腊月二十三祭灶神是为了送灶王爷上天。

    在一周后,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便会带着一家人在这一年中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

    在过完年之后,其他诸神都会返回天上,只有灶王爷会留在家家户户的厨房里。

    吃完晚饭后,倪世孝就在贝勒府的灶台上摆上了贡品。

    有四色糕点,两碗汤圆,盏装的豆腐和米饭。

    还摆上了三个酒杯,酒杯里斟满黄酒,摆上三双筷子。

    在香炉里再点上三根香。

    “唐晶,过来跪下拜拜灶王爷,让灶王爷保佑 你。”

    倪世孝让站在一边的唐晶,过去跪下,把香递给了她,让她拜拜灶王爷。

    唐晶听话的就过去跪好,拜了拜。

    时间到了快12点的时候,倪世孝又叫醒已经在沙发上打盹的唐晶。

    “唐晶,起来了,该去换灶神像了”

    “嗯”

    倪世孝把旧的灶神像从灶台上的神龛里请了出来,带着纸钱。

    在贝勒府的大门口烧了黄纸、锡帛,又点上了六根香点燃。

    三根交给了唐晶:“来拜拜,拜托灶王爷在玉帝面前给我们多说好话。”

    其实倪世孝也不是太信这个,不过这是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规矩。

    就算是为了安慰一下家里的老人,也必须这么做。

    普通的农民,有点心灵的寄托,祈福保佑自己的家人,不能就归咎于迷信。

    在你无助的时候,只要能有办法付出,任何方法可能都愿意去试试。

    烧完纸之后。

    倪世孝就把刚才供奉在灶台上的汤圆、点心,和唐晶分食了。

    这也是老传统了,这叫吃福气,越吃越有福!

    等吃完之后,倪世孝就对唐晶说道:“早点睡吧,明天我们还要大扫除。”

    “嗯,我知道了。”

    倪世孝已经把所有佣人都放假,让她们回去过年了。

    腊月二十四

    『二十四、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叫掸尘,北方叫扫房。

    春节前大扫除是素有的传统习俗,今天要全家人一起动手,打扫房屋、拆洗被褥、擦洗锅碗,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的到来。

    传说这是神归天的日子,只有一些值日的小神来看顾秩序。

    利用这一天的时间打扫卫生或者搬移物件也不用怕冲犯家中神明。

    贝勒府虽然大,可平时都有专门的佣人负责打扫。

    房间里其实很干净,倪世孝和唐晶,只要稍微擦洗一下客厅、厨房和自己的卧室就可以了。

    一个上午,他们俩就把房间给收拾好了。

    随便扒拉了点東西,倪世孝就来到唐晶的房间,把她的床单、被套、枕套都给拆下来。

    “唐晶,你看看现在这个四件套款式你喜欢吗?”

    倪世孝拿出一套买来还没用过,但是拆洗过的四件套问唐晶。

    这四件套上印的是素雅的莲花,不花哨,只有简单的线条,倪世孝是按照自己的审美挑的。

    “世孝,我很喜欢!”

    还好唐晶的审美和倪世孝的差不多,她也很喜欢目前的花色。

    “行,那你帮我一起装被套。”

    倪世孝先把被套反拉出来,然后将天鹅绒的被子塞到在被套里。

    自己捏住一个脚,让唐晶捏住另外一个,把被子提起来抖几下,被套就反转回去。

    拉上拉链,被套就装好了。

    这技巧,还是前世上大学出门的时候,他妈妈教他的。

    在家里,都不是用被套的,而是用被面。

    被面就是两块有大小的布,一块铺在被子的上面,大的那块在下面。

    然后大的那块,四角折一点到上面,用针线缝合好就可以了。

    脏的时候,就把针线拆了拿去洗。

    被芯也不是买的,而是自家种的棉花压成绵絮,然后找弹棉花的师傅弹的。

    被子也有轻有重,不冷的时候就盖四斤被,冷的时候就六斤被或者八斤被。

    还有十斤和十二斤的。

    再上面的就少了,十二斤被都有点重,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了. .......

    农村也不是没有太重的被子给小孩子盖,导致无法呼吸而夭折的事情发生。

    拿着换下来的床单被套,倪世孝就来到前院的水池旁清洗。

    虽然有洗衣机,但他还是决定用手洗,与其说他是在清洗,不如说他在怀念。

    洗干净、漂过水之后。

    倪世孝和唐晶一人捏着被套的一头,拉直。

    然后两人往不同的方向转,把被套拧成了麻花状,把水从被套里挤出来。

    之后就把洗好的东西晾在拉好的绳子上。

    今天的太阳还可以,燕京的气候又干燥,估计到晚上的时候就干的差不多了。

    再拿到烘干机上去烘一下,就可以放起来了。

    洗完東西之后,俩人就来到厨房挑拣黄豆,把脏东西和小颗粒从豆子里面挑出来。

    在挑拣黄豆的唐晶奇怪的问倪世孝:“我们挑拣黄豆干嘛,要煮猪脚么?”

    “小傻瓜,黄豆肯定是磨豆腐咯”,倪世孝笑着说道。

    “做豆腐啊,那我怎么知道,原来我们那不做豆腐的。”

    唐晶他们那边山里没有做豆腐的习俗的。

    “不知道也没事,等挑拣好了,我们把黄豆给泡了,明天一大早我们就磨豆子。”

    贝勒府的厨房边上,还有原 来留下的石磨。

    其实加工厂边上也能找到,可倪世孝就想用石磨磨豆子,石磨磨出来的应该会更好吃。

    腊月二十五

    民谚云『二十五、磨豆腐』,据说灶神向玉帝汇报后,玉帝会下人间查访。

    看灶神所言是否属实,于是各家各户就以吃豆腐渣表示勤俭节约。

    一大早,倪世孝就把唐晶给叫醒。

    倪世孝看看厨房里的豆子,已经泡的很胀了,水分充足。

    可以上磨了。

    他推磨,唐晶负责添豆子。

    个把小时就把豆子给磨成了白白的淤泥状。

    灶台的大锅里烧上满满的一大锅水,等水开了之后,就把磨好的豆子倒到锅里。

    慢慢的搅拌,让它受热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