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三章 新任司旅帅的排面!
    司辰回到平康坊武侯铺,宣布了将调任西市的事情,手下武侯纷纷表示恭喜和不舍。

    司辰执掌平康坊武侯铺这半年来,铁面无私,不惧权贵,只要触犯律法,就敢于严厉惩处;且有法有据,这点让众武侯十分敬服。

    而且,司辰对于不必记录在册的贿资、赃物,都一律没收作为武侯铺的私产,在每个月末时会按照各武侯表现论功奖赏,这让大家的荷包都充实了不少。

    这样的上官,要调任别处,当然不舍。

    古时迁官是不能大摆筵席的,最多请几个亲近之人小聚庆祝,不然有拉拢人心之嫌,所以司辰也就没有大摆酒席请手下三十名武侯吃一顿。

    队副孙大富和赵信两人是他精心培养的心腹,这次调任西市用得上,所以司辰向吏部司申请,带两人过去。

    这种“官员受命调往一地,申请带上原辖区几名得力助手”的事,有不少先例,孙、赵两人又只是“从九品下”的队副,吏部司自然应允。

    第二日是官员交接,司辰要将平康坊的工作交给从崇仁坊调来的新任队正,自己也要去西市市署的武侯铺见新下属。

    不过这些琐事,司辰懒得去做,太没排面。

    安排赵信负责平康坊的工作交接(古人关工作交接叫“务受”);孙大富人够机灵,则去西市,将市署武侯铺的权利接收过来,并按司辰的要求做一番部署。西市不比一般大坊,共有一百名武侯巡警执法。

    司辰则去了坊内有名的字画店,将李二的两张墨宝装裱了。直接告诉店主,这是圣人亲赐的笔墨,装的不好全家玩完,店主吓的把镇店的香木都拿了出来,请老师傅精心裱好。

    临末,还不收钱,说是此生能装裱圣人御宝,实乃祖孙八辈子的荣幸。

    ……

    第三日辰时,西市开市。

    商贾纷纷打开店门,百姓们络绎不绝地拥入,各种装载货物的马车也通过坊门,驶入市场。

    又是热闹繁荣的一天。

    “铛——铛——铛!”

    这时,位于西市最中心地带的市署,传来了三声震天锣响,继而鼓乐齐鸣。

    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市署大院中列队而出。

    前列三十余人,皆骑着高头大马,身穿官袍,为首者正是司辰。随从人员是司辰手下所有的队正、队副,以及市署的柳市令等一应行政官员。

    武侯卫属于军队,在唐初重武治轻文治的时期,西市令等基层行政官员,要受制于武侯卫旅帅。

    司辰信奉,武侯巡警执法,必须注重威仪。通俗点讲就是排面,你有排面,下面的百姓、商贾等等才会对你敬服,执法也就不会受到阻碍。

    而且,具有威慑力的武侯队伍,还能威慑不法分子,在触犯律法之前慎重考虑。

    今天是他第一天走马上任,必须要向西市众人展示他身为右武候旅帅的威仪。因此令孙大富提前布置,安排所有武侯和西市官员随他巡街一日。

    锣鼓声中,三十余骑走上西市北街,此时后面还有八十名身穿黑衣、手执刑杖的武侯,陆续从市署大门走出。

    这八十名武侯,最前面四人,举着四幅高大的牌匾。前面两幅是“肃静”“回避”;后面两幅则是李二御赐的墨宝“风虎云龙多过客,琴心剑胆一武侯。”

    紧跟着竟然是由八匹健马拉着的五丈水龙车,车轮轰轰,在阳光下金龙似要腾跃而起,冲击感十足!再后面大队武侯列队跟随,人人威武雄壮。

    一行百余人,健马拉着巨型水龙车,锣鼓喧响,浩荡游街,西市商贾、百姓人人夹道观瞻,端得是威仪不凡!

    “听说为首那名年轻武官,就是咱们西市新任的右武候旅帅!”

    “也不知道好不好打交道,以后都要在此人的管制下混饭吃啊。”

    “看这排场,怕是不好伺候……”

    ……

    西市的商人们聚在道旁,看着巡街的仪队,低声议论。

    新任旅帅的行事作风以及接下来的政令举措,对他们今后的生计有很大影响。至于前来西市购物的百姓,则看个热闹。

    此时,丝帛行街道和北街的交叉口处,一个身段窈窕的青衣女子领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也立在道旁观看。

    女子面容秀美绝伦,眉间带着三分英气、三分端严、三分贵气,一看就是出身名门大家之女。

    牵着的小女孩,穿着白色的小宫装,衬着雪腻的脸蛋和清新的气质,也是美得冒泡。

    “姑姑,此人好大的官架子,刚上任就命令这么多人陪他巡街!丽质一定要禀告父皇,罢他的官!”

    小女孩声音柔糯,气呼呼地说道。

    青衣女子也是秀眉蹙起,愤声道:“想不到我大唐官吏中还有如此蠹虫,朝廷该整顿吏治了!”

    PS:此处架空历史,让一个死了五年的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