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八章 念你往日劳苦,全家迁往岭南吧!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相继退下,李世民拿出长安舆图,在御案上铺开。

    他抬起手指,重重点在西市处,凝眉沉思。

    稍顷,他忽有所想,直接推开舆图,拿过一张雪白的纸张,提笔蘸墨,在纸上唰唰写了起来。

    笔起,墨成!

    李世民看着纸上的字,大为满意地笑了笑,笑中带着一丝促狭。

    这时,黄衣內侍入殿禀报:“启禀陛下,刑部尚书李道宗在宫外求见。”

    (两仪殿在禁内,只有少数大臣可以入内和皇帝商谈国事。)

    “哦,快宣他进来。”

    李道宗是李唐宗亲,论年龄辈分,李世民是李道宗的堂兄。

    片刻后,一名器宇轩昂,穿着紫色官袍的男子走进大殿,朝李世民行礼道:“臣李道宗,拜见陛下!”

    李世民笑着上前道:“承范免礼!今日怎么想着入宫了,待会去武德殿见见乾儿,他可是一直念叨着你这个叔叔呢!”

    李道宗在开国诸多战事中功勋卓著,为人又正派,心胸宽广,博学而敬慕贤士。在宗室之中,以他和河间郡王李孝恭最受时人的称赞。所以,李世民也很欣赏他,任他为正三品的刑部尚书。

    李道宗恭敬道:“陛下,臣今日前来,是有要事相奏。”

    “哦?”李世民脸色转肃,“何事?”

    按照常规,刑部如有重要案件,应将文书先报至尚书台,而后尚书台转呈给他。现在李道宗亲自来面君,事情怕是很大。

    “平康坊云良阁失火一案,臣等刑部诸司会商,确认为人为纵火!”李道宗面色严肃地说道。

    “什么,人为纵火?”

    李世民闻言惊怒。

    在京都长安纵火烧坊,等同谋逆,谁这么大胆?

    而后,李道宗将司辰提交上来的纵火案分析和详细的审查结果,详实禀报。

    云良阁失火乃人为纵火,已经确认无疑。而嫌疑人,直指鄅国公张亮!

    李世民听完后,久久不语。

    稍后说道:“承范,你先下去吧,此事朕有主张。”

    李道宗见状,便又说起第二件事:“陛下,右卫大将军、洛州都督窦轨,几日前回京,欲入宫见太上皇。不料那日武侯队正司辰驾驶灭火水车,急于回坊救火,冲撞了大将军车驾。窦府将此事诉之刑部,太上皇也表示关切,要求严惩司辰。”

    这种有太上皇参与的事,李道宗不敢独自决断。

    “不必理会!”李世民毫不客气地说道。

    李道宗暗道一声“果然”,请辞离去。

    待李道宗身影消失后,李世民冲着殿外高声喊道:“让右卫将军张亮,立刻来见朕!”

    殿外两名千牛卫火速出宫,骑马往鄅国公府奔行。

    ……

    两刻钟后,身形魁梧的张亮,气喘吁吁地进入两仪殿。

    “臣张亮,拜见陛下!”

    李世民坐于御案之后,并不起身,冷眼看着张亮,直接喝问:“说!平康坊失火,是不是你派人做的?”

    张亮乍闻此言,顿时骇得双股打颤,腾地扑地跪下道:“请陛下恕臣死罪!”

    他不傻,以陛下的行事作风,如无确凿的证据,是断然不会如此直接喝问的。

    抢先伏地认罪,总比陛下拿出证据后,陷入被动要好。

    “你真糊涂啊!”

    李世民拿起御案上的砚台,抬手掷出,正砸在张亮额角之上。

    张亮身子晃了一下,立刻重新跪伏在地。他痛的直咧嘴,但不敢叫,血顺着额角往下流。

    “你早年虽以务农为业,但这些年随朕东征西讨,也涨了一番见识;于行政上更有独到之才,怎会做此等同谋逆之事?是不是别有隐情,如实告朕!”

    对于张亮这种自隋末时就跟随他的老臣,李世民此时是深深的惋惜。如果可以,他实在不想像汉高祖刘邦那样,残杀开国功臣。

    “都是内子糊涂,忌恨平康坊武侯司辰,行此昏招。臣得知时,已经晚了。”张亮涕泪横流,一副十分悔恨的模样。

    “哼!”李世民冷笑一声,“你的为人,朕不了解吗?怕是知道夫人行凶,未加阻拦吧?”

    张亮闻言,惶恐不敢答。

    “罢了!”李世民疲惫地叹息一声,摆手道,“你下去吧。念你往日劳苦,朕免你死罪,贬为岭南长史,举家迁往岭南吧。”

    张亮闻言,身形一颤,伏地拜道:“臣,谢陛下不杀之恩!”

    他知道,陛下贬他为岭南长史,是让他去和岭南的土皇帝冯盎,以及那些土人争夺对岭南的控制权。

    陛下还用得上他张亮!

    将他全家流放同去,而不是扣押京城,更是对他的爱护和信任!

    只要做好差使,五年、七年、十年……他张亮终究会得到圣眷,重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