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十三章 幽州府库告急(第一更求鲜花)
    “政儿,昨日与匈奴六皇子一战,让为父看见了你的成长。”

    “此后,幽州在你手上,你定要尽职尽责,治理好一切政务,赏罚分明不可偏颇,唯有如此,才能治理好这大汉的北域。”

    太守府中,刘虞再三嘱咐。

    他今日便要赶赴洛阳,而幽州将彻底交给刘子政管理。

    “父亲放心吧,子政定让幽州风调雨顺。”

    刘子政认真道。

    “好!你有此心,为父便放心了,时辰不早了,我也该动身了。”

    刘虞早已收拾好了细软,交代了一些事宜之后,便是动身出发,刘子政相送十里而回。

    ……

    回到太守府后,刘子政第一件事情就是处理幽州的政务。

    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想要长久立足,不仅要在军事上强盛,内政同样重要。

    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将内政处理好了,才能够扩张版图,否则必会天下大乱。

    就像此前黄巾起义那般,其实这完全就是汉灵帝不善处理内政的隐患。

    刘子政,正在翻阅着堆在案几上的奏折。

    “大人,部郡从事求见。”

    部郡从事?刘子政微微皱眉,部郡从事乃是州郡负责纠劾的官员,检查州郡的大小官员,他此刻前来必是有要事启奏?

    “快让他进来。”

    部郡从事快步的走了进来,见到刘子政恭敬施礼:“大人。”

    刘子政听他言语中似有焦急之色,当即摆了摆手:“不必多礼,部郡从事匆匆而来,可是有事要奏?”

    刘子政暂且放下手中奏折,抬起头看向了他。

    “启禀大人,广阳郡今年大旱,百姓颗粒无收,路边饿死者不计其数。”

    “此前刘虞大人下令开仓放粮,以赈灾情。”

    “今日下官正在府库点银拨粮,却发现账目上有很大的出入。”

    部郡从事神情凝重的说道。

    “竟有此事?”

    闻言,刘子政心中一惊,幽州府库的库存,乃是幽州的根基,幽州是否能够强盛,百姓是否能够安居,皆与之息息相关,什么人如此大胆,敢在府库上做手脚?

    “库中粮食、银两,现有多少?”

    刘子政急忙询问道。

    部郡从事此刻却是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苦涩道:“大人,库中存银不过两百万两,存粮…存粮也只有四十万万石…”

    听到这两个数字,刘子政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堂堂一个幽州,大汉的北域,府库之中竟然只剩这么一点库存。

    近年来,虽然黄巾作乱,战事不断,但是府库之中的库存,应当远不止此数。

    “来人,将主簿叫来,我倒要看看,是谁在从中作梗。”

    刘子政心中怒火中烧,广阳郡灾情告急,府库又出了这么严重的问题,对于广阳郡的百姓来说,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片刻后,幽州主簿杨世安跌跌撞撞的赶来。

    “下官拜见大人。”

    “杨世安,你身为幽州主簿,掌管幽州府库,如今府库里却只有这点库存,你告诉我,这是什么原因?”

    刘子政怒视之下,杨世安整个身体都在打颤。

    “大人息怒,下官自上任以来,一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不敢有半点松懈,至于库存调度,每一份都有明确的记载。”

    “这是府库的账目,请大人过目。”

    幽州主簿杨世安,小心翼翼的从袖中取出两卷竹简,递给了刘子政。

    接过竹简,刘子政立即翻阅起来,其上记载的一条条账目,令他震怒无比。

    “公园一九六年五月,广阳郡守吴方,以制造兵甲为由,调走十万两白银。”

    “七月,广阳郡守吴方以平定黄巾乱党为由,调度白银三十万两,粮草十万石。”

    “十二月,广阳郡守以修建城墙为由,调走白银二十万两…”

    “……”

    这一条条账目的调度之人,皆是广阳郡守吴方,而且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竟然从幽州的府库中,调动了接近五百万两的白银,粮草亦调度了数十万石。

    更令人恼怒的是,他的这些理由,很多都荒唐至极,说出去都没有人会相信。

    郡守之职虽然仅次于州牧,但制造兵甲之事,向来由兵曹从事掌管,何时轮到他了?

    至于平定黄巾乱党之事,更是可笑。

    据刘子政所知,广阳郡此前并没有遭受黄巾乱党的迫害,何来平乱之说?

    更夸张的是,修建城墙竟然用去了足足二十万两,试问这是什么样的城墙?就算是铜墙铁壁,也用不了这么多银两吧?

    这些个州郡官员,在这乱世之中,不思如何捍卫大汉,竟然还敢趁机贪腐,也难怪张角之流能够掀起如此大的波涛。

    幽州的府库,竟然任由一个郡守随意调度,想想都让人觉得一阵后怕。

    要知道每一笔库存的调动,都要经过刺史的批示,显然这些账目,他的父亲刘虞都完全不知道。

    刘子政撇下手中竹简,一拳狠狠的砸在了身前的案几之上。

    “大人息怒。”

    幽州主簿杨世安吓得再次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