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九章 兵分两路(第二更求鲜花)
    刘子政兵出颍川,直奔汝南,再有两日便可抵达。

    “公子…我家将军有难…”

    就在这时,侧方突然传来一道急促之声。

    刘子政侧身一看,只见一人身着汉兵之甲,行色匆匆,快马而来。

    “停止前进。”

    刘子政当即叫停了军队。

    数分钟后,那人已至近前。

    他翻身下马,跪在刘子政面前,抱拳急道:“公子,我家将军兵败,还请公子速速救援…”

    刘子政微微皱眉,他尚要前去解救汝南,本不愿多事,但这信使既然找到了他们,他自是不能不理。

    “不知你家将军是何人?”

    那信使当即应道:“回公子,我家将军乃是汉左中郎将皇甫嵩!”

    此言一出,刘子政当即面色一变,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竟是皇甫嵩。

    他们分别不到一月,此前听闻皇甫嵩平定的宛城,这才几日,竟生如此变故。

    “皇甫将军现在何处?”

    刘子政急忙问道。

    “公子,我家将军此刻正在宛城东方一处小镇上。”

    “可小人来之时,他尚处在昏迷之中,生死未知…”

    闻言,刘子政心里咯噔一下:“皇甫将军受伤了?”

    那信使点了点头,双目中透着悲愤:“皇甫将军得知中计,宛城被夺,再受黄巾贼党言语相激,一怒之下,急火攻心…”

    信使将事情的经过告知刘子政,听罢,刘子政心中不由的窜出一团怒火。

    他与皇甫嵩虽然相识不久,但已然视为至交,如今皇甫嵩遭受如此重创,身为挚友,他必然要前去相救。

    即便两人没有半点交情,刘子政也要施以援手,因为他很清楚,皇甫嵩是大汉为数不多的忠良,所以于公于私,他都不能袖手旁观。

    “主公打算如何?”

    一旁的郭嘉询问道。

    刘子政深吸了一口气:“掉转兵力,驰援南阳。”

    “可是汝南战事吃紧,同样岌岌可危,若是主公不去相救,用不了多久,必然被黄巾贼党攻破城池。”

    刘子政担心皇甫嵩安危,这个时候,难免会被怒气冲昏头脑,但郭嘉等人却是时刻保持着清醒。

    这一语,倒是提醒了刘子政,他的兵力有限,若是兵分两路,只怕是连一处都救不下。

    见刘子政迟疑,郭嘉再度开口:“主公不必担忧,奉孝只要三千人马,与陈庆之将军一同增援汝南,即便不能退敌,也可固守一段时日。”

    “主公可引剩下的八千将士,速速增援皇甫将军,一旦夺回宛城,再兵发汝南也不迟。”

    “奉孝有多少把握?”

    刘子政问道。

    郭嘉摆了摆手:“九成。”

    见郭嘉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刘子政算是稍稍安心,他深知郭嘉能为,既然郭嘉敢如此断言,定然能够守住汝南。

    “子云,你这就引三千士卒,与奉孝一同增援汝南,不得有误。”

    “末将遵命。”

    目送两人带军离去,刘子政再下一道军令。

    “众将听令,前往南阳,营救皇甫将军。”

    一声传令,大军即刻掉转,朝着南阳疾行而去。

    ……

    汝南。

    郭嘉与陈庆之引兵来援,此处形势远比他们预想的还要糟糕。

    在城外黄巾的轮番冲击之下,城内守军死伤惨重,能够战斗的已不足万人,而城外却有着六万黄巾贼党。

    现任汝南太守王堂苦苦支撑,终是盼来了援军,可是却只有区区三千余人。

    “太守大人,我等奉我家主公之命,前来驰援汝南。”

    郭嘉神色淡然的说道。

    王堂看了看他们身后的士卒,当即苦笑了一声:“幽州公子的好意,王堂心领了,可是恕我直言,城外有六万贼党,二位带来的三千士卒可是远远不够。”

    “趁现在尚能坚守,你们还是速速离去吧,不要枉送了性命。”

    这王堂倒也是个心地耿直之辈,他并不是小觑郭嘉,而是的确担心他们的安危。

    然而郭嘉却是微微一笑:“太守不必多虑,郭嘉自有良策,区区六万贼党,又有何惧?”

    此言一出,王堂却是心中一惊。

    此人言语之中,透着轻描淡写之意,并非像是口出狂言,听闻幽州公子帐下能人颇多,莫非此人真有破敌之策?

    “先生大才,可否透露一二?”

    王堂将信将疑的询问道。

    “吾之计策意在固守。”

    “待得傍晚之时,我自引城中士卒,从北门而出,绕行至东门而入,如此往返十余次,给黄巾贼党造成一种假象。”

    “而太守大人,在今夜做饭之时,可令士卒多生炉灶,越多越好。”

    “待得明日,城楼之上多插我家主公大旗,并且增设士卒。”

    “如此一来,黄巾贼党必不敢轻易攻城,而我军贼可趁势出兵叫阵,意在震慑敌军。”

    “……”

    郭嘉的这条缓兵之计,令太守王堂顿时钦佩不已。

    “听闻先生妙计,王堂顿感羞愧!”

    “先生,请受王堂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