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八章 抵达长社(第四更求鲜花)
    “主公!主公!我们回来啦!”

    县令府内,很远便听到张飞粗矿的吼声。

    刘子政与赵风以及李存孝等人闻声而出。

    “云长、翼德凯旋而归,再立一功!”

    “主公说笑了,区区山贼而已,谈何功劳。”

    关羽捋了捋长髯应道。

    “云长说的是,俺可是还没过瘾,他们就败了。”

    “主公,你看,我们不负你的交代,将赵家庄的小儿都救了出来!”

    说着,张飞便领着十多个小儿走了过来。

    这十多个小儿之中,有一人生的十分出众,不仅身材高大不少,而且面容俊俏,在如此阵势之下,神情中丝毫没有半点畏惧之色,着实不凡。

    刘子政也不由的多看了他几眼。

    这时,身后的赵风却是对着那面容俊俏的小儿招了招手:“小弟,还不速来拜谢大人,你们能够安全归来,都是拜大人所救!”

    那小儿闻言,当即上前跪拜:“小民赵云,谢大人救命之恩!”

    语出突然,刘子政听到这个名字,也是微微一愣,难怪这小儿生的不凡,原来他就是赵云赵子龙!

    更为巧合的是,赵云竟然是赵风的胞弟,不得不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或许这便是他们的缘分。

    “好!好!好!小小年纪便英武不凡,将来必有作为!”

    刘子政看着赵云满心欢喜,连道三个好字,可见他对赵云有多么喜爱。

    “大人称赞,赵云愧不敢当。”

    赵云的语气不卑不亢,十分得体。

    “主公,赵风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见到赵云,刘子政心里甚是高兴,便应道:“但说无妨。”

    赵风顿了顿,抱拳道:“主公,待日后子龙长成,若他有意参军,可否让他跟随与您,做个马前卒。”

    听罢,刘子政微微一笑,赵风可是不知道赵云今后的能为,若只做个马前卒,岂不是埋没了人才。

    “当然!只要子龙愿意,我军的大营随时为他敞开!”

    闻言,赵风大喜,转而对着赵云问道:“子龙,你可听见了,以后若是从军,你可愿跟随大人?”

    赵子龙当即抱拳:“大哥!这位大人心怀百姓,乃是仁义之主,若大人不弃,子龙自当愿意跟随!”

    此时,赵云只有十二岁,若要参军,尚需三四载的时光。

    刘子政到也不着急,他知道常山赵子龙说道做到,绝不会食言,他既然现在做出允诺,那将来定会前来相投!

    只可惜,他们尚有要事在身,否则刘子政必会多留几日,与赵氏兄弟深交一番。

    长社战况吃紧,他们在此耽搁一日,已是不能再留,当日便与真定县的百姓做了告别,继续行军。

    ……

    长社县。

    汉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正在军营议事。

    他们的面色有些难堪,这两日,黄巾渠帅波才发动攻城的次数十分频繁,不断的消耗着城中的士卒。

    波才引兵十万来攻,而城中守军不过三万。

    他们原本预计还能撑上半月时间,可是在如此频繁的攻势之下,或许这个时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如今,他们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刘子政的身上,只希望他所引领的玄甲铁骑军,能够早些赶来支援。

    事实上,皇甫嵩与朱儁不止是向一地求援,他们派出了五位信使,奔赴五地求援。

    可只有距离最远的刘子政做出了回应,其余四地的驻守将领,皆以各种理由拒绝施救,这也让皇甫嵩看清了这些人的面目。

    如今的大汉朝,早已是风雨飘摇,外有黄巾起义,内有十常侍作乱朝政,朝中官员各怀心思,如他这般的忠义之士,已经屈指可数…

    “公伟,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长社与涿县相距甚远,只怕我们等不到刘子政的援军了。”

    皇甫嵩无奈的摇了摇头。

    “义真,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尽最大的力量,战至最后一刻,这城中无辜的百姓必须由我们守护。”

    朱儁神色坚定,已是下定了决心,他只要有一口气在,定不让城外黄巾贼寇,踏入长社半步。

    ……

    两日后,刘子政所带领的士卒,终是抵达,他们自东门入了城,皇甫嵩与朱儁更是亲自相迎。

    “皇甫嵩,代长社百姓,谢过幽州公子!”

    “皇甫将军不必多礼,攻抗黄巾贼,乃是我大汉臣子应为之事!”

    刘子政正气凛然的应道。

    皇甫嵩这才看清刘子政的面容,不禁暗自感叹,幽州公子器宇不凡,年纪轻轻便有这般气魄,若是大汉臣子皆是如此,区区黄巾贼,又有何惧哉?

    大敌当前,皇甫嵩也不客套,遂问道:“不知公子此行带了多少人马?”

    刘子政正色道:“玄甲铁骑一千八百人,精兵五千,算上将领,共有六千八百余人,皆以在此。”

    六千八百人?皇甫嵩心里咯噔一下,他倒不是怪刘子政带的援军少了,只是即便加上这些士卒,他们可能也无法与城外的十万黄巾军一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