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1】帝王也有掣肘时
    太极殿。

    看着柴绍父子两离开的背影,李渊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眉心紧皱,脸上满是忧虑。

    他没想到柴家竟然宁愿违抗圣旨,也不敢迎娶李秀宁。

    其中缘由,他自然早已猜测出来了,无非是惧怕李长青。

    白天他之所以果断让王承仁去传旨,让李秀宁下嫁给柴绍,就是因为知道了李长青和李秀宁之间的私情,他想以此来永绝两人对彼此的念想。

    况且,为了皇室颜面,为了李长青和李秀宁两人的颜面。无论是作为君王还是作为父亲,他都必须要将两人的关系一刀两断。

    与后世不同,后世只要没有血缘关系,养子和亲生女儿结婚外人也不会多说什么,反而会啧啧称奇,各种羡慕。

    但在这个时代,养子等同于亲子,若与亲生女儿成婚,那便是不守伦理纲常,要遭天下人唾骂。

    李长青和李秀宁之间的事要是传出去,大唐皇室的脸面将会丢尽。

    本就看不起李氏家族、认为他们有胡人血脉的五姓七望、山东士族,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对皇室进行口诛笔伐。

    届时,社稷震荡,后果不堪设想!

    坐在龙椅上,李渊长叹道:“世人皆向往这皇帝宝座,朕这才登基几天,就感到处处受到制肘。即便是皇帝,也要遵照规矩来。

    这世俗伦理纲常,我左右不了,只能狠心拆散长青和秀宁。

    长青心怀天下、壮志凌云,若为帝王,必能带领大唐江山永固。

    可惜,可惜,可惜他非朕亲子!朕不但要拆散他和秀宁,也给不了他应得的地位。”

    连道三声可惜,李渊喟然长叹。

    今日,长子李建成手足相残,犯下大错,被他废除太子之位。

    四子李元吉在伏杀当中,被李长青当场击杀。

    次子李世民曾召集玄甲军在皇城角露过头,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在那个时候出现,他心中打的什么主意,李渊一眼就能洞穿。

    若非当时李靖率八万白袍军进城,控制住了皇城,恐怕自己现在就不一定能坐在这龙椅之上了。

    “朕一统江山,登上九五至尊宝座,却失去了亲情。几个儿子,时刻惦记着朕的位置。唯有养子至纯至德,当真是可笑亦可悲。”

    皇家无亲情,李渊心中升起无限悲伤。

    忽然,他福至心灵,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整个人霍的一下从龙椅上站起身来,目光炯炯,喃喃道:

    “建成伏杀长青,手足相残,世民亦有弑兄逼宫之心。长青非朕亲子,无法继承江山。

    他与秀宁感情深厚,不若成全他二人。将来诞下麟儿,也是我李氏血脉,可立为皇太孙!”

    一想到这里,李渊兴奋的整个人都在打哆嗦。

    侍奉在旁的内侍省总管太监王承仁听到这话浑身一震,脸色大变,继而迅速低下头颅,不敢让李渊察觉自己听到这不该听的话。

    李渊兴奋没一会儿,忽然想起了什么,很快冷静了下来,脸色逐渐变得冰冷,眼神也锐利起来。

    “五姓七望,山东士族,可恶!可恶!”

    华夏封建王朝,自汉武帝以来,便独尊儒术。

    儒家可治国,但同时也可掣肘帝王。

    下至贩夫走卒,上至九五至尊,都得尊崇礼法。

    伦理纲常,乃儒家教导黎民之法。即便是君王,也不敢违背。胆敢违背,便要被天下读书人口诛笔伐,受世人唾骂!

    重新坐回到龙椅上,李渊眼神不断闪烁。

    过了许久,他忽然开口道:“来人,速传高士廉进宫见朕。”

    内侍省大太监领命,立马弯腰离开太极殿,去传皇帝旨意。

    皇帝传召,哪有人敢拖延。

    很快,高士廉就出现在李渊身前。

    与李渊面对面而坐,喝了口李渊亲自倒的茶,高士廉问道:“陛下深夜传召,不知所谓何事?”

    后世皆知长孙无忌之名,却少有人了解高士廉。

    高士廉此人,乃李渊麾下第一谋士,为李渊立下不少功劳。

    大唐帝国创立之后,他被封为中书令,乃宰相职!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最高长官都相当于宰相。)

    长孙无忌和长孙无垢自幼丧父丧母,是高士廉这个舅舅把他们抚养长大。

    历史上高士廉发现李世民才华出众,便将外甥女长孙无垢许配给他。

    面对自己的老部下,李渊没有展现皇帝威风,而是和颜悦色的说道:

    “士廉,朕想给长青许一门婚事,无奈心中没有人选。故此召你进宫,询问一二。”

    既然柴绍那边因为畏惧李长青而不敢迎娶李秀宁,那李渊只能从李长青这方面来入手,给他娶一房妻子了。

    高士廉马上说道:“工部尚书ying国公武士彟有两女,大女名武顺,芳龄十二,娴静端庄。”

    李渊立马摇头:“武士彟之女,为妾尚可。”

    古人讲门当户对,李渊宠爱李长青,给他选妻子,自然是要精挑细选。

    在他心中,武士彟的女儿,不配嫁给李长青,最多当妾。

    高士廉又道:“清河崔氏,崔信有一女,年方二八,有倾国之貌。”

    清河崔氏,乃五姓七望之一,姜子牙之后。

    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崔氏始终屹立不倒。

    光大唐一个朝代,便有十数位宰相出自崔氏家族。

    崔家诗书传家,代代都出大儒。在这个时代,若能娶崔家之女,不但不会有辱李长青的身份,甚至连李渊都会感觉脸上有光。

    李渊满意点头,但一想到清河崔氏认为他有胡人血脉,向来打心眼里瞧不起李唐皇室,一颗炽热的心又凉了下来。

    李长青虽是养子,但他们会将女儿嫁过来吗?

    若是拒婚,那皇室颜面何存!

    思虑再三,李渊道:“崔氏女可为候选之人,士廉另有其他女子推荐乎?”

    高士廉沉吟片刻,起身作揖,道:“臣有一外甥女长孙无垢,小字观音婢,乃北魏皇族宗室,尚待字闺中。

    观音婢年方十五,正值豆蔻年华。知书达理,贤良淑德,可为天策上将良配。”

    李渊沉默小许,而后抬头看向高士廉,见他表情不卑不亢,眼神没有丝毫闪躲。

    这才面露笑容,道:“明日士廉可带观音婢进宫见朕。”

    “诺!”

    高士廉躬身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