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4章 学校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在工地上的切身体会,令钱昱感到仅仅是依靠扫盲,还远远不能够彻底的解决读书识字的问题。

    工业化之所以能够创造出惊人的财富,有不可忽视的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建立在文化知识大面积普及的基础上的。

    是应该痛下决心建立学校了,小打小闹就是隔靴挠痒不是根本办法。

    虽然说这件事做起来不容易,无论从人、财、物任何一个方面的计算,都将会是一笔无穷无尽的投入。

    但是,这其中没有一点点捷径可走,与其等到不得不补课的时候,还不如早一点着手准备,与未来真正的收获相比较,钱昱认为这个大帐他觉得是不亏的。

    在幽州城外面,钱昱画出了一块地方,他要在这里建设几所样板学校。

    图纸是钱昱亲自设计的,按照后世学校的大概模样,钱昱画出了一幅草图,现在的技术不适合建设高楼大厦,所以,草图上面看见的是一排排的平房。

    依据草图上的规划,这个地方需要建设的学校不是一所,其中包含了一所普通学校、一所师范、一所医学院、一所讲武堂,还有一所农校。

    普通学校是为了解决所有少年儿童的读书问题,钱昱穿越过来这么多年,知道普通的老百姓家中是负担不起他们孩子读书的花费的。

    这是因为在这个时代是没有免费读书一说的,所有的私塾都是要收费的,私塾的性质包罗万象,有先生自己开办的,这一类就像是后世的私立学校。

    还有一种那就是某个家族中设立的。

    一般情况下,家族中设立这些私塾是不对外人开放的,仅仅是为本族的子弟提供读书学习的一个处所。

    说一千道一万,钱昱思考眼下文盲多的真正原因,追根溯源其实还是因为贫穷,没有钱是老百姓孩子失去了这个机会。

    钱昱打算建立的普通学校不设置什么高中、初中、小学,囫囵吞枣就是五年的时间,他计划从这里毕业的孩子不是文盲就可以了。

    普通学校的课程安排非常简单,钱昱设计的课本仅仅是汉语、算术两门课,其他的课程钱昱根本就没有考虑。

    只要是学校就不可能缺少了老师,因此,为了得到大批量的老师,钱昱在草图上还规划了一所师范学校。

    设立这个学校的目的,就是彻底的解决老师来源的问题。

    剩下的医学院、讲武堂、农校,钱昱是根据目前的实际需要来考虑的。

    学校土建动工的时候,钱昱发出了一份传谕天下的明诏。

    这份明诏是要选拔一批医术高明的大夫,钱昱是一个穿越人士不假,可是,他这个穿越者也不是万能的。

    医术的知识钱昱知道的不少,那也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所了解的一些皮毛,这并不能够代表他就可以给人看病了。

    术业有专攻,对于人命关天的大事钱昱不敢随随便便的指手画脚。

    如果说在医学方面,他与那些大夫有何不同,也仅仅是钱昱在医学的发展方向上多一点而已。

    在此次明诏中,钱昱可真是下了血本,选拔合格的大夫不仅薪俸优厚,而且还会给与一定的官职。

    钱昱对官员的数量一直是在慢慢的减少,他认为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灭亡原因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官员的数量多的数不清了。

    不劳而获的官员都奉行一个真理,那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有权不贪过期作废的思想下,最终的结果就是国破家亡。

    精兵简政是埋藏钱昱心里面的一个计划,他只不过是碍于眼下的实际情况,不能够正大光明的去推行这件事罢了。

    周娥皇、符金环、吕端、江景房,这些跟随在钱昱身边多年的人,深知钱昱不会轻易地对人封官许愿。

    所以,这一次为了一些看病的大夫,竟然舍得拿出了一部分官职,可以说是多少年都没有过的奇迹了。

    其实,钱昱煞费苦心的建立这几所学校的真正目的,是想把幽州城外面这个地方,打造成为一个示范点。

    普通学校将来是要遍地开花,设立到每一个乡村里面去的,专业学校根据需要最低也准备建立在县城这一级。

    规范化、标准化,这就是钱昱自己给学校建设的一个要求。

    一所学校里面不仅仅有学生、老师,还包括了课桌、教学用具,甚至是食堂、宿舍、洗澡堂、厕所等各类设施。

    普通学校的老师,钱昱没有从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老夫子里挑选,而是首先在没有任何功名的年轻读书人中选拔了一些。

    其次,钱昱又从那些已经识字的太监、宫女里面,把出类拔萃的那一部分人挑选出来。

    这些人都是钱昱精挑细选的,他打算给大家来一个短期培训班,将优秀的那部分人筛选出来,除去顶尖的留校做老师外,其他人就分配到普通学校教书去。

    对于从皇宫里面而来的这些太监、宫女,年轻的读书人中出现了异议。

    钱昱知道这是一道坎,如果自己能够大踏步迈过去,人们对身份、地位的社会观念肯定会来一次大洗礼、大变革。

    钱昱对年轻的读书人没有废话,他直截了当的摆明了自己的态度。

    看不起太监、宫女的那部分人不要自以为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事实胜于雄辩,你们最后都是以成绩来见高低的,而不是你自以为傲的什么出身。

    钱昱的话打击了年轻的读书人的气势,同时也提振了太监、宫女的信心,令他想不到是这句话在老百姓中间传开了

    以成绩来见高低,而不是你的出身,一时间竟然成为了大家的一句口头禅。

    这些日子里,钱昱一个劲地修建炼铁炉、学校等,钱财如流水一样哗哗地流出了府库,这可让吕端、江景房二人高兴不起来了。

    不要看钱昱这些年想尽一切办法,弄来了金山银山似的钱财,可是,面对这个不断扩大疆土的朝廷,这些钱财是来的快去的也快。

    钱昱明诏不收一文钱的田税,这就使得可以收取的赋税仅仅是商税一项了。

    与田税相比较,商业赋税可以说很小的一部分,能够支撑这巨大的开销,幸亏是还有海盐、青花瓷、羊毛加工等其他收入。

    钱昱面对吕端、江景房提出的财政问题,没有一点点轻视,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启动货币改革。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