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一十七章:当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处
    靠近这口井后,思月发觉这口井也有一个刻着阴阳八卦图纹路的石头井盖,只不过早被村民扔在一旁。这口井显然有很多人使用,井边有绳索与木桶长期磨损的痕迹,且井壁边干净了许多,没有什么灰尘。

    乍一看上去,这口井与正佛禅寺的那口井好像没有什么区别。

    可思月想起正佛禅寺那口井的井壁上刻了那么一行奇怪的小字,便想看看这口井边是否也刻了那么一行字。

    她总觉得这些字或许也代表了特定的含义。

    还不等她弯腰去看,便听见雪棉向她禀告道:“王妃,这井边写着很奇怪的一行字哎。”

    “是什么日月的那个吗?三个字,三个字的?”思月问她道。

    雪棉摇了摇头,看着那行字,语气充满疑惑的将它读了出来,“王妃,这上面写的是,‘气行奸邪,鬼贼皆消亡。视我者盲,听我者聋。’”

    还不等思月答话,雪棉自己都忍不住感慨了一句,“这些话为什么看上去那么奇怪呢?不像是什么积德祈福,倒像是诅咒人的话。”

    思月点点头,认同道:“不怪你这么说,我也这么觉得。谁会在做善事的井上,刻什么鬼贼消亡的话呢?听着未免也太奇怪了一点。现在我们或许需要一点帮助,我觉得与其我们自己在这儿无端猜测,倒不如找一个能够信得过的道士询问一下这些话,还有图案,究竟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虽然看

    上去很奇怪,可是万一再道家,这些话和图案真的是祈福辟邪的意思呢?我们要是妄加猜测,好像对林德生也不公平。所以,还是得先找一个了解这些的人问清楚再说。”

    雪棉和春樱对视一眼,表示赞同。

    可老楚忽然上前一步,抱拳对思月道:“三王妃,容奴才向您禀明一件事,这几日奴才在外赶车,这荔城的东西南北算是走了个遍,佛寺见过三两家,可却从未见过道观。”

    “老楚,你的意思是,这荔城里面,很可能根本就没有道士?”思月觉得有些意外。

    “奴才不清楚,只是觉得有这个可能。”老楚如此作答。

    此时正好有村民拎着木桶过来打水,思月连忙凑上去询问道:“大娘,我想问问你,这口井是不是林德生,林大善人修建的啊?”

    村妇看了思月一眼,眼神中略有排斥的意味,摇了摇头道:“这个我不清楚。”

    “大娘,我是从京城来的,乃是朝廷派过来探查荔城百姓各项所需情况的。如果真的有什么紧缺或者难处,我回去汇报给朝廷,是会给我们荔城百姓给予一些银两补助的。到时,你们这村肯定也有份额,是会给你们各家各户分银子的。”

    听思月这么一说,那村妇的眼睛顿时亮了,眼神中的敌意也减少了一些。

    “你说的都是真的?不是骗子吧?你也看到了,我们这村子可不算富裕,就算你有心骗钱,我们也是

    没有钱给的。”村妇一边欣喜,一边警惕着思月是骗子。

    她见思月的穿衣打扮虽然像是大门大户,可她们这村落里也没出过什么名人,朝廷即使真是派人来了,能派人到这儿来吗?

    而且,思月毕竟是个年纪不大的女子,不足以让人信任。

    于是下一秒,村妇的眼神便绕过思月,落在了老楚的身上。

    她走向老楚,站在他面前确认道:“这位大人,请问她说的话是不是真的?朝廷真的要给我们分钱?”

    “她说的当然是真的,她可是我的主子,在她面前,你可不敢称呼我为‘大人’。”

    “她还是你的主子呢?”村妇惊讶,转过头又重新扫了思月一眼,不相信自己刚才竟然看走了眼。

    “那你们等等,我把我们当家的叫出来,让他和你们说。我这个人没读过书,嘴笨,怕有说错话得罪人的地方,让他来讲好一点。”

    村妇说着这话,拎着木桶转身就要走,思月却上前一步,将她手中的木桶抢了下来。

    “你这是做什么?”

    村妇见手中的木桶被人抢了,顿时警惕起来。

    “老楚,你帮大娘打一桶水,挺大年岁了,就别让她挨这个累了。”

    她吩咐完老楚,又转过身笑着看向村妇道:“大娘,不用麻烦,我就随便跟你聊几句,简单了解过后,我还要去下一个村子查看情况呢。时间紧,任务重,希望你能够理解我。”

    思月说的冠冕堂皇,偏偏村妇

    就信了她这一套说辞,点着头道:“我理解,我都理解。那您想知道点什么,您问,看看我知不知道。”

    “今年收成如何?当地府衙有没有做过一些利于百姓的事情?”

    思月随口扯了几句,就是希望村妇心里别对她设防,方便询问之后的事情。

    聊了几句之后思月才发现,这村妇也是个老狐狸,只要是提到官府的她都说好,只要是问到钱上一律说缺。

    “好,我记下了,我会尽快将这儿的情况上报朝廷的。还有另外一件事,我想问问你啊。我看这口井怎么是方的呢?以前我见过的井都是圆的啊。听龚知府说,这荔城内几口方井都是一个叫林德生的善人修建的,不知道你清不清楚这件事啊?如果此事为真,便说明荔城民风淳朴,朝廷也许会把荔城树立为他城效仿的典型,那到时候荔城可就不是今天的样子了。”

    听思月这么说,村妇觉得美好的明天好像就在眼前,她连忙向思月道:“您说的没错,这口井就是林大善人捐钱修的,当初修井的时候找不到人,叫的就是我姐家的二小子帮的忙。当时修这口井的时候,村里的大伙也都觉得看着别扭,不像是我们平日里经常见到的样子。可架不住方便啊,要不然这大冬天的总走那么老远取水,也不是个事儿啊。人家做好事,也不跟大伙要钱,多好的人啊。就是不知道那么好的人,怎么命

    就那么苦呢。”

    思月点头表示赞同,说她也从知府口中听闻了一些关于林德生的事,的确是苍天不开眼,可怜极了。

    后来,她又询问过村妇这荔城何处有道观,村妇的回答果然和老楚的观察如出一辙。

    “我没听说荔城有过道观,好像还是我小时候有过呢,这一眨眼都多少年过来了。后来有个当官的跟道士好像有仇,反正就把那道观拆了,把道士都赶走了。据我所知,离这儿最近的道观也在南乡。”

    南乡!

    思月眼睛一亮,这事儿不就对上了么。

    ","downloadAttribute":"1","onlytentHide":"0","preChapterUrl":"/r/518844949/?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4&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18844949%&vt=3&ftlType=1&onlytentHide=0","chapterId":"558639175","summaryUrl":".cmread./sns//l/forum/?bookid=518844949","ChapterUrl":"","downloadAttributeByChapters":"1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