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6章 166 从芯开始06
    刘喜民原本工作的单位就是秦蓁之前路过的双飞电子厂。

    电子厂多多少少有向政策靠拢的意思。

    实际上, 国家对电子产业的发展还算重视。

    八三年的时候就有相关部门领导人发言要振兴电子工业,原因无他——这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在世界范围内,电子工业的发展都是以军事产业为依托, 从军队战场再逐渐普及转化为民用。某些程度上你得承认,军队是指向标。

    当然,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强大国防之余供应民生。

    所以当初相关部门领导人也指出, 电子工业部门服务于军事、国民经济和人民文化生活。

    只不过政策上的事情往往不是这么一个清醒人能够决定的,即便是知道需要抓紧发展, 需要发展国产的电子工业, 尽可能多的使用国产电子设备。

    然而国家的发展要统筹兼顾,尤其是改开初期更是要尽可能的与国外交好, 某种程度上就是要牺牲国内电子工业发展进度。

    引进外国生产线与普通民众购买国外电器一样成为潮流。

    外国的就是好的, 这仿佛是一个魔咒, 比紧箍咒还要可怕。购买国外的电视机冰箱是家庭需要, 而引进国外生产线意味着打压国内一些厂家的生存空间。

    而没有营销的八、九十年代,这无异于致命打击。

    某种意义上来说, 国内半导体产业毁于八十年代,而这正是日本半导体产业崛起的黄金时代。

    国家扶持,甚至国家支持下的垄断发展,让日本半导体在八十年代强势发展, 一度占领了美国市场,让美国的半导体垮了半壁江山。

    后来美国人不干,先后扶持韩国和岛上的半导体产业,这让日本半导体产业风头不再,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借助那黄金时代的发展,日本半导体到了二十一世纪依旧有风光之处。

    比如说一些专利技术, 能让不再世界领先的日本半导体日进斗金。

    这就是科技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啊。

    秦蓁也知道这个开局很难,不过还有机会。

    毕竟现在半导体产业发展还没到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那地步。

    只要能把握住机会,还能后来居上。

    秦蓁一路狂奔到双飞电子厂,刚过去就看到一堆人挤在那里,吵吵嚷嚷的厉害。

    “我说最近怎么少了那么多电路板,这肯定是他偷走的。”

    “咱们把他送到公安局去。”

    “刘喜民不是这样的人,要不再问问?”

    “什么不是这样的人,老王你跟他一伙的吗?”

    秦蓁仗着自己个头瘦小,愣是挤了进去。

    被包围在中间的刘喜民急红了一张脸,站在那里脸上写满了慌乱,“真的不是我,我真的没有。”

    “还说没有,这就是咱们厂生产的集成电路板,难道我还冤枉了你不成?这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双飞,你当我瞎呀?”

    那人瘦高个,一脸凶煞之气,“去打电话报警,到了派出所什么有的没的全都招出来。”

    刘喜民听到这话更着急了,“真不是我,我……”

    “叔叔你别着急。”秦蓁过去抓住了男人的胳膊,“我能给你作证,不是你,就算到了派出所也不怕。”

    瘦高个看到过来的小女孩笑了起来,“哟,这就是你捡的那小孩呀。长得倒是不赖,不过小朋友你说他不是小偷,谁信呀?”

    “警察叔叔信啊。”秦蓁笑眯眯的模样,“你们真的丢了很多电路板吗?”

    瘦高个还没开口,旁边有人回答,“是少了一些,喜民,这真的不是你做的?”

    刘喜民举起手,“真不是我,要是我做的我天打五雷轰。”

    “发誓有个屁用,那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好端端的东西会出现在外面?你整天在厂子边晃悠,肯定是你偷的。”

    “不是。”秦蓁否定这指控,“这个是我卖出去的,买家是岐山路早点铺旁边的那个小店,老板姓张,这个电路板他五块钱一个收的。”

    瘦高个听到这话笑了起来,“原来是大偷养小偷,团伙作案啊。好啊刘喜民,今天不把你送进去吃公家饭,往后我田松就跟你姓!”

    “算了吧,你别想去我们家蹭吃蹭喝。”秦蓁断然拒绝最后一句,“那些电路板都是我修好的,你难道看不出来吗?”

    “你修好的?小朋友你可别胡说八道,你怎么会修这个?”

    集成电路板的技术含量并不算多高,简单点说就是利用半导体工艺,将一些元器件组合在印制板上,而这印制板上需要有明确的线路。

    这套制作工艺并不是那么的轻松,有机器帮忙还好说,在没有机器的协助下,手工制作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

    在场的一些工人,即便是在电子厂工作多年,其实很多也不懂得其中的原理。实际上懂不懂原理并不重要,只要会机械化操作就可以。

    这也是大家在听到秦蓁说这话时,一个个都觉得这小女孩大言不惭的缘由。

    他们这些工作多年的人不懂,这么个小丫头片子明白?骗谁呢。

    当他们是傻子吗?

    瘦高个的田松听到这话也笑了起来,“哟,我们这是遇到了什么绝世小天才?你修好的?你的意思是,这原本是个残次品,你把这电路板修好然后五块钱卖了?”

    秦蓁点头,“不可以吗?”

    “可以可以。”然而那哈哈的笑声表明了一切。

    谁信啊?

    刘喜民看到周围的哄笑声,他有些慌张,“蓁蓁听话,你先回家,我过会儿就回家,没事的。”

    秦蓁摇头,“我没事的,咱们处理完一块回家。”

    刘喜民还想要再说什么,听到外围有人喊,“公安同志来了。”

    他多少还有些紧张,怕自己真被带走了,回头没人照顾这孩子。

    却不想那过来的人瞧到秦蓁时笑了起来,“你这小姑娘,咋在这里呀?这又是抓到什么犯罪团伙了?”

    秦蓁在县里的公安局有点名气,小姑娘误打误撞帮着破获了一个恶性杀人案件,又把一个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团伙送到了他们手中。

    当时局里还说象征性的表彰奖励下呢,结果人跑没影了,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

    看到熟人,秦蓁笑了起来,“李所长,这里有人偷东西还栽赃陷害我和我爸爸。”

    你爸爸?

    你不是流浪儿吗?哪来的爸爸。

    不过也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李所长询问道:“咋回事?”

    “这位田松叔叔送电子厂里无缘无故丢了很多电路板,诬陷是我们爷俩偷的出去卖了赚钱。我承认我的确有去卖电路板,但那都是我们在外面捡到的残次品,修好了再去买的。这个就是我修好了的,你看这里。”

    秦蓁用手指甲抠了一下没抠动,一点都不觉得尴尬的人看向刘喜民,“爸爸我用下你的那个小刀子。”

    刘喜民收废品,会随身带一把削笔刀,用来割断绳子什么的。

    这会儿削笔刀被秦蓁拿在手里,挖去了那锡点,“这里有焊接过的痕迹,对吧?”

    李所长其实不太懂这个,不过工厂里的工人倒是明白,“还真是,咱们厂的产品都必须是一次性成功的那种,要是出现焊锡失误,就是残次品要处理掉。”

    “那这就是残次品咯?”

    那车间工人点头,“是残次品没说,小朋友真的是你重新弄好的?”

    关键是这锡焊水平可以啊,完全覆盖了原本的痕迹,完全看不出是手工作业,跟机器焊接没啥区别啊。

    秦蓁得意了下,“那是,我说了是我修好的你们还不信。”

    李所长瞧着恨不得把尾巴翘到天上的人乐呵了下,“那既然是残次品丢东西的事情就跟你们没关系了嘛。不过你刚才说……”

    “我也是听说的,他们说工厂丢了很多电路板,我在想偷这个的估计还挺内行,说不定是内鬼呢。有些时候,叫唤的嗓门越大的越是心虚,当然这也只是我的猜测。”

    系统:你就差指名点姓说那个小偷叫田松了吧?

    李所长来的晚不知道,但架不住这里有围观的工人啊。

    “小田,该不会真是你吧?”

    田松虎着一张脸,“怎么可能是我?”

    “那你为啥额头出汗了?”

    田松连忙去擦汗,“谁,谁出汗了?”

    “哦。”秦蓁眨了眨眼,“对不起我看花眼了,你没出汗,那你擦汗干什么?”

    李所长这要是再瞧不出点端倪,那可真是废物点心了,“做贼心虚呗。”

    这一句话让田松撒丫子就跑,然而周围都是其他工人,他能跑到哪里去?

    双飞电子厂的人做梦都没想到,田松竟然是贼喊捉贼。

    等着公安同志把人带走,一群工人七嘴八舌议论起来,“喜民你这闺女挺……他人呢?”

    “刚才就走了。”

    趁着李所长审那瘦高个,秦蓁扯着刘喜民的衣服小声说,“我饿了。”

    小孩子正在长个子的时候,刘喜民也没心情看这审案,就带着秦蓁回家去。

    三轮车前面依旧挂着“收废品”的小木牌,后面则是坐着一个小姑娘,嘴里头哼着街头流行的歌曲,十分快活。

    “蓁蓁,你想吃什么咱们去吃好吃的。”

    “李婶给我烙饼吃呢,咱们回家吃大饼去,她烙的饼又香又脆,可好吃了。”

    光听声音就知道这孩子再开心不过。

    刘喜民欣慰之余却又觉得对不住她,“等回头你过生日的时候,咱们买台电视好不好?”

    “不用。”秦蓁站起身来,探出一颗脑袋,“看电视多了毁眼睛,要不买两身新衣服吧。”

    她不是电视剧儿童,对看电视也没什么兴趣。

    家里头有个收音机每天听广播,再加上看报纸也能知晓国家大事。

    比起看电视,秦蓁觉得换身行头更合适。

    刘喜民才三十出头,一身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的穿着跟五十岁老头似的,多不好看啊。

    这孩子冷不丁的改了口,刘喜民心里头五味杂陈,“行,那咱星期天就去买,蓁蓁喜欢什么咱就买什么。”

    “谢谢爸爸。”

    “快坐下别摔着,咱们回家吃饭去。”

    秦蓁笑眯眯的坐了下来,抱着腿研究刘喜民今天在电子厂外垃圾站捡到的宝贝。

    其实就是一些电容器和电阻器。

    一眼看去这些东西都没什么问题,但用的时候就知道不行。

    就着那些线路,秦蓁索性把这些玩意儿编成了一条手链。

    刘喜民到家后看到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孩子想法多,脑子也特别好使,他都弄不好的电路板,她三两下就搞好了。

    天才这个词距离他这么近,以至于刘喜民喜中又生了几分担忧,他怕自己养不好这孩子。

    大杂院里的人瞧着爷俩回来都松了口气,确定俩人没事都放下心来,以至于赶过去帮忙的邻居回来的晚了点,等他绘声绘色讲起了秦蓁英勇救父的故事后,李大嫂猛地一拍大腿,“我就说这孩子聪明,我家那电视她拆开收拾了下就好了。”

    林木匠也表示赞同,“就是,前些天小秦蓁还把我的手表修好了呢,之前那修手表的要我五块钱,我没舍得。”

    李大嫂闻言看了过去,还未开口林木匠连忙补充,“我给她买了包饼干,你别说我。”

    这点事,他还是明白的。

    李大嫂点头,这还差不多。

    几个邻居聊得正热闹,大杂院里来了个不速之客。

    “我找刘喜民还有他那个闺女。”

    跑腿的小赵连忙说,“这个好像是电子厂的厂长。”

    厂长?

    大杂院里热闹起来。

    傅厂长好一会儿这才摸到刘喜民家。

    其实电子厂是有工人大院的,只不过当时刘喜民把自己分到的那个大开间卖了把钱都给了工友,彻底离开了大院。

    傅厂长也不好说什么,那件事和刘喜民没关系。

    可人家家里就赖上了你能怎么办?要是你没替他顶岗他就不会出去,不出去就不会有事。

    人家家属就认这么个死理,任凭你怎么说死者为大。

    后来再听说,就是刘喜民干起了收废品的买卖,能勉强糊口。

    傅厂长今天出去谈事情,回来后才知道厂里发生了什么。

    内鬼被揪出来,这是件好事。

    当然,他过来也不止是为了表示感谢。

    “就这里。”

    门口堆着俩花盆,里面种的是两棵西红柿秧。

    上面结的果子个头不算太大,但长得还挺好,没有生虫生霉的迹象。

    门上挂着的春联被风吹日晒的褐了颜色。

    傅厂长叹了口气,敲了敲门,听到里面那脆甜的声音,“来啦。”

    开门的是个小姑娘,瘦瘦小小的扎着俩麻花辫,嘴角还沾着些残渣,不用想就知道正在吃饭。

    “您是……”

    “厂长,您怎么来了?”

    刘喜民看到过来的人还有点懵,他想不通老领导过来做什么。

    倒是秦蓁敏锐的意识到一些事情——

    机会来了。 w ,请牢记:,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