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0章 140 东方飞人23
    掉棒、受伤。

    这不算什么稀罕事。

    但这次全锦赛的意外情况有点过多。

    虽然伤着的径赛选手并不用去参加奥运会, 倒是不影响什么。

    但这种不太好的事情发生多了很容易给人心理暗示。

    好在第二个比赛日终于结束,夜色的到来似乎能够消除一切不良影响。

    秦蓁有些睡不着。

    从屋里出来透透气,没想到刚出去就遇到了严格。

    严格过了16岁生日, 这次报名参加的是u18组别的男子一万米长跑。

    长跑组是没有预赛的,一场定输赢。

    而这种比赛项目一般都是在第三个比赛日开始。

    “紧张的睡不着觉?”

    严格觉得秦蓁一如既往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你才紧张呢。”

    秦蓁耸了耸肩, 坐在台阶上托腮看着天空。

    这里的夜色可真好看,她过去都很忙。

    忙着种地忙着做研究忙着挣钱,忙得自己团团转儿,仿佛停歇下来都是罪过。

    可是人哪能一直忙碌呢,总得给自己稍稍放个假才是。

    “严格,如果有一天你爸来找你,你会认他吗?”

    年轻的秦蓁转过头去,不出意外的从少年脸上看到了几分愣怔,似乎没想到会被提问这个问题。

    “找我吗?”

    严格仰头看着星空,“他早干什么去了?”

    这个问题秦蓁能回答啊,追求前程去了。

    只是他便是有千万般理由, 世人都能原谅。

    为人子女如他们,的确无法原谅他们啊。

    没有谁能够替他们做出决定。

    两人一时间都没说话,好一会儿严格这才扭头看向秦蓁, “你还恨他们吗?”

    “恨啊。”

    或许靳晨晖是一个好的学者, 对靳珍珍而言是好的父亲。

    但对靳蓁而言, 他没有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

    继承了靳蓁的一切, 秦蓁自然是恨的。

    “告诉你一个秘密哦。”

    严格扭过头去, 看着那个在体校田径队里最受欢迎的女孩子笑得灿若春花,“他们将来肯定会很后悔。”

    她说这话时那么的笃定,就仿佛笃定他会被那一顿红烧肉诱惑乖乖的去教其他人读书认字。

    又像是她跟苗苗说她们能进入国家队。

    “秦蓁你就是个妖女吧。”

    正在看聊斋的严格忽然间嘟囔了一句,这让秦蓁笑了起来, “你才是妖女呢,我是秦蓁。”

    只是秦蓁而已。

    ……

    齐雅来到这边体育场时,比赛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她本身就是报社主编,虽然做的并非是体育类版块,但和这边的体育口记者也或多或少有些交集。

    进入体育场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齐主编您怎么来了,这次又有什么想法,想做一期专访吗?”

    寒暄的记者宋玉涛瞧着这位老相识又觉得有点怪,偏生脑子里这会儿信息太多,一时间也没想出来到底是哪里不对劲。

    齐雅微笑回答,“奥运年嘛,涉及到方方面面,想要过来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有什么灵感。我刚过来也没太注意,这次有什么比较突出的运动员吗?”

    “算是有吧,u16组有一个一鸣惊人,已经被齐总定下了。那个小孩还真厉害,听说是上海那边体校的,才练了半年,这要是进国家队好好练练,将来说不定还真能跑出来呢。”

    其实那小孩的个性有点强,为此宋玉涛的观感颇是复杂。

    不过真要是天才少女,国内的体育口可不是能把她捧天上去,他宋玉涛的喜爱与否也没那么重要。

    齐雅觉得自己心跳的厉害,“是吗,这么厉害?”

    “可不是,今天正好有四百米半决赛,她前天预赛的时候刚创造了青少年组女子400米的新纪录,我们都还想着今天能不能再刷新记录呢。”

    个人的喜爱与否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这小姑娘能在比赛成绩上有所突破,宋玉涛就喜闻乐见的很,“齐主编要不跟我一起去看看秦蓁的比赛?”

    四百米比赛很具有观赏性,一方面距离稍长一些,二来这个径赛项目是公认的难度最大,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最高。

    无氧占据绝大部分,又被称之为长距离的短跑的极限强度运动。

    目前女子世界纪录保持在47\039\03960,三年前出现的。

    国内的400纪录相对差一些,51\039\03973。

    目前这次全锦赛中,还没有谁能打破这一纪录。

    秦蓁创造了u16组别的女子400米新纪录,55\039\0392。

    毕竟年轻嘛。

    但这个成绩真的相当能打,宋玉涛毫不怀疑她经过国家队的调`教,兴许很快就会创造新的国内女子400米纪录。

    邀请齐雅一起去观赛只是一句客套话。

    宋玉涛也没想着对方会接受,但齐雅很是客气的应了下来,“那就麻烦玉涛你帮我做讲解了,你知道的我不是很懂这个。”

    自己夸下的海口还能收回吗?

    他笑着应了下来,“乐意之至。”

    看着这个优雅的报社主编,宋玉涛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太对劲,总觉得齐主编这笑容十分熟悉。

    好像在哪里见到过。

    是在另外一张脸上,不是齐雅本人。

    可他就是想不起来。

    直到看到秦蓁站在起跑线后,宋玉涛看着那张脸忽的意识到那不对劲来自于何处。

    秦蓁竟然和齐主编有些像,不知道的怕不是会觉得这两人是母女吧。

    这个念头出现在脑海中的时候,宋玉涛觉得这简直荒唐。

    秦蓁怎么可能和齐主编有关系呢?

    一个是上海人,一个在天津工作生活。

    这两个人就没有交集嘛。

    宋玉涛忍不住看了眼齐雅,后者只是在秦蓁那个方向扫了一眼,并没有太胶着。

    是自己想多了吧。

    “四号跑道的就是秦蓁,齐主编看着有没有觉得面熟?”

    齐雅保持微笑,“知道怎么讨好人,是个聪明的孩子。”

    讨好人。

    一个报社的主编说这种话不太体面吧。

    虽然体育口的记者各个项目都要涉足,宋玉涛本人对田径也只是当一份工作来做,可被人这么说,尤其是一个孩子被这么嘴,他多少有些不怎么高兴。

    也懒的去跟齐雅辩解什么,他看向场上。

    四百米半决赛马上开始,比赛开始前,体育口的记者们都在猜测,这个被齐总已经提前预定了的短跑天才,能不能再创佳绩。

    这可是四百米啊。

    四百米向来难跑。

    田径圈有个计算公式,说是200米的最好成绩翻倍,然后再加上4秒,差不多就是400米的成绩。

    而这个成绩的前提是运动员愿意去跑400米。

    田径赛场尤其是竞赛场上兼项的并不少,百米飞人往往还会去跑二百米,虽然不能统治这两个项目,但是兼项拿下冠军也不是不可能,卡尔·刘易斯就是最好的例子。

    然而兼项百米和四百又或者兼项二百和四百米,拿下这俩冠军的职业运动员还真没有。

    实际上,百米、二百、四百,这三个短跑项目的技术也不一样。

    能够在单一项目上做到顶尖已经非常不容易,都想要实在是有点难。

    宋玉涛不知道秦蓁的那个教练赵海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就想着让这孩子把所这些短跑项目都报了。

    也不怕太过辛苦耽误了后面的成绩。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心蠢蠢欲动。

    只需要2毫秒就可以跑进55\039\039了,秦蓁能在半决赛中提升一下吗?

    宋玉涛瞪大了眼睛,不想错过分毫。

    起跑线上,秦蓁做起跑准备。

    四百米依旧是蹲踞式起跑姿势。

    处于黄金赛道的人吸引了不少的注意力,业内人士的关注点在哪里,秦蓁自然知道。

    她向来能够冷静的分析一切。

    发令枪响时,秦蓁几乎是立即冲了出去。

    “她的反应是真快呀。”

    齐怀中也发现了这一点,这小姑娘有点像是大草原上的猎豹,对“危险”有一种来自骨子里的敏锐。

    尽管对于四百米选手来说,反应能力并不是那么重要。

    重要的还是对身体素质的考验。

    齐怀中始终不相信,全锦赛前秦蓁竟然就跑过一次四百,还是在学校的学生运动会上。

    当时她跑得不算多快,不过学校运动会而已,又不是奥运会赛场。

    现在的秦蓁可是准国家队选手,能跑出什么新的成绩呢?

    处于不同的跑道上,前一百米都是外侧的选手领先,不过秦蓁的提速很快,还没有跑完第一个百米就拉近了和第五跑道的距离。

    不难看出,同龄选手中她的水平的确是高出一截。

    四百米可以分为四个一百米。

    第一个一百米加速,达到百米或者二百米的90。

    第二个百米是直道,要保持前面的速度。

    第三个百米是弯道,这里是对运动员极大的挑战,弯道技术不好的很难在四百米,尤其是国际赛场上取得好的成绩。

    最后一个百米则是对运动员生理极限的挑战,除了冲刺再无其他选择。毕竟科学研究表明从中后段开始选手体内已经堆积了大量的乳酸,而终点就在眼前,除了依靠无氧呼吸获得能量外,别无他选。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在高度缺氧状态下完成的比赛。身体机能不会骗人,人的意志力和身体能力的对抗,谁取得上风并不好说。

    秦蓁这会儿挺不好受的,她没有积分无法从系统商城这里兑换相关的技术资料,所依靠的也就是自己从体校阅览室看到的期刊文章以及原本的知识储备。

    人体生理极限所决定,无氧运动维持的时间就一分钟左右。

    当然让运动员全程不呼吸跑四百米那是要人命,不过后半程的话憋气冲刺是家常便饭,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运动员在最后冲刺阶段不算特别“体面”。

    相较于百米,四百米选手脚下都有些肉眼可见的晃动。

    而此刻,秦蓁就处于这么一种状态。

    脑子缺氧,已然不能思考问题,唯一的念头就是往前跑,甚至在冲过终点线后还在继续冲刺。

    系统忍不住的喊她,这让秦蓁骤然间回过神来,能够呼吸新鲜空气。

    这种感觉可真好啊。

    脑子里仿佛浸泡在酒精中,整个人都晕乎乎的。

    直到被人抱起,秦蓁才反应过来他们在喊什么。

    “新的纪录,新的纪录,54\039\03973!”

    尽管距离国内400米纪录还有两秒多的差距,距离世界纪录有七秒的差距。

    可很久很久没有年轻选手能够一再创造新的纪录了。

    年轻人意味着希望,意味着经过打磨,他们或许真的能够去国际赛场上与其他选手竞争。

    跟随在赵海身后的苗苗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秦蓁的那句话——

    你可以永远相信秦蓁。 w ,请牢记:,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