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章 031 谈恋爱不如搞飞机5
    秦蓁离开张教授办公室时都带着几分活泼, 脚下轻盈的仿佛在翩跹起舞。

    张教授看着那抑制不住欢快的背影,忍不住摇头,到底是个小姑娘。

    可小姑娘有雄心壮志啊。

    冯如。

    愿她如冯如般留名青史。

    但莫要像冯如那般英年早逝才是。

    那位中国航空之父英年早逝,离世时也才二十八岁, 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

    张教授蓦然间心生几分感慨, 他叹了口气,只不过电话拨通时, 语气却又带着几分得意, “……我刚收了一个学生,不是乔山,那孩子倒是聪明, 灵气有余但稳重不足,不如今天这个。小姑娘, 还不到二十, 我调查过了, 聪明倒是其次, 咱们这行要耐得住寂寞, 主要还是讲究一个稳。”

    电话那头透着几分笑,“年纪轻轻太稳了也不好。”

    张教授当即辩解,“我也没说她只是稳重啊, 有灵性的。不过再好的璞玉也得好好琢磨一番才行, 我打算先练练她。”

    新的学年。

    秦蓁被张教授选到课题组的事情传遍了整个飞机工程系。

    同级的学生看向秦蓁的目光都透着几分羡慕。

    张教授选人有两条路子,要么是一年级入学的新生, 要么是四年级的老生。

    新生看天赋,老生嘛则是看他们过去四年学了些什么。

    飞机工程系五年制,即便是没被选中,这些在五六十年代十分金贵的大学生毕业后也能有好去处, 国内的飞机制造厂可不少。

    不管是沈阳的国营松陵机械厂、南昌的国营洪都机械厂,还是哈尔滨、西安的飞机制造厂,甚至正在建设中的成都原国营132厂,可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的支持。

    飞机工程系的毕业生们,可谓供不应求。

    56级的毕业生今年刚毕业,就已经被几个大厂挖走。

    挖走的是人才,然而能够留在张教授课题组里的更是人中龙凤——

    张教授可是参与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初教-5的研发。

    抗美援朝时期,带着南昌飞机场的技术员工人们维修飞机送回战场之余,又进行飞机零部件的研发。

    后来回到学校任职,成立课题组,据说还参与了国内新型飞机的研发。

    比起零部件的研制和老旧飞机的维修,显然研发新型飞机更吸引人一些。

    而现在,张教授竟然破格带走了秦蓁,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要知道他们60级的学生,就没有入张教授眼的。

    倒是听说58级的乔山一直被张教授看好,好不容易才到了课题组。

    而乔山,是系里最出类拔萃的学生,门门功课都能拿到满分的那种。

    六边形战士,没什么短板。

    秦蓁何德何能,能够和乔山一起入选张教授的课题组?

    她的成绩虽然还可以,但是在班里,也只是中游而已,比不过大部分人。

    想不明白,着实想不明白。

    有好奇心重的,索性直接过来问秦蓁……的室友。

    毕竟找不到秦蓁。

    韩东梅很直接,“砖头有多少种用途。”

    同学被问得两眼懵逼,“啥?”

    韩东梅重复一遍,“回答问题,砖头有多少种用途。”

    “还能多少种用途,就盖房子砌墙呗。”

    同学的理所当然让韩东梅耸了耸肩,“所以张教授不选你啊大兄弟。”

    同学:“……”这又跟张教授有什么关系?

    韩东梅被问得多了,耐心在崩溃的边缘,“一块砖你想着用来盖房子,可砖又不单纯是砖,这是飞机,能用来护卫我国领空,明白吗?”

    同学:“……”能说不明白吗?

    明明是砖头,怎么就成了飞机呢。

    这特么到底是什么问题,哲学问题吗?

    韩东梅看着同学垮着一张脸忍不住笑了,“不明白就对了。”

    拍了拍同学的肩膀,韩东梅挥舞着小手,继续看书。

    其实她也不知道秦蓁在忙些什么,进入课题组的人都要签订保密协议。

    别说是同学了,就连家人都不能说。

    韩东梅趴在书本上,她也好奇啊!

    秦蓁最近到底在干嘛?

    事实上,秦蓁和韩东梅一样在看书。

    进入到课题组后,课题组里的师兄搬出了一堆书,“看吧,这三个月先看这些书。”

    和秦蓁一同进入课题组的乔山懵逼了,瞧着那码成小山高的书,他整个人都不太好。

    少说也有四十多本,三个月看完?

    这意味着两天看一本书?

    乔山随手翻看了几本,有些是他已经学过的,但还有一些则是见都没见过的。

    两天肯定看不完啊。

    师兄周辰瞧了眼俩新人,“有问题吗?”

    乔山稍有些迟疑,让一起入组的小师妹先说。

    不可能看完的好吗?

    然而小师妹的回答出人意表,“没问题,谢谢师兄。”

    周辰看着年轻的姑娘也露出友好的笑容,“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不过这里大家都挺忙的,你得抽时间。”

    这边正忙着呢,冷不丁的过来问问题,谁能给好脸子?

    周辰也是看小师妹长得可爱,忍不住给出了小提示——

    课题组生存第一法则,有眼力见儿。

    秦蓁点头表示明白,“好,那回头可能要打扰师兄师姐了。”

    周辰笑了笑,又看向了一旁站着的年轻人,“小乔你有什么问题吗?”

    乔山没想到秦蓁答应的这么快,他原本有问题也不好说,只是脸上带着些犹疑,好一会儿这才说,“师兄你能别喊我小乔吗?喊我名字就好。”

    他不说还好,说了之后周辰和秦蓁纷纷反应过来轻笑了下。

    乔山觉得更尴尬了,他本来就皮肤白,怎么晒都不会黑的那种,五官又有些秀气。

    同学开玩笑的时候经常喊他小乔,为此乔山抗议过好多次,好不容易没了小乔这个诨号,同学又叫他大乔。

    乔山整个人都不太好了。

    如今来到课题组又噩梦重临,他难得的提出要求。

    周辰点头答应,“行,小山,那先这样,不耽误你们看书了。”

    乔山:“……”叫我乔山就这么难吗?

    他默默地转头看向旁边站着的人,“好笑吗?”

    秦蓁当即收敛起笑容,“看书看书。”

    她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除非忍不住。

    不过乔山长得真挺好,仿若好女。

    难怪周辰师兄开他玩笑呢。

    说是看书,但秦蓁还是有选择的。

    把书摊开,从最基础的开始看。

    最开始秦蓁看的还挺快,就算是拿着小本本做笔记,一天也能看完一本,可是等看到关于物理、力学的书籍时,她的速度慢了下来,两三天看一本成了常态。

    到看到更专业的书籍时,这种速度变成了五天甚至七天看一本。

    那堆书就放在那里,旁边还有一张表格,那是秦蓁做的,看完的书她都会打个对钩。

    已经两个月了,四十二本书,秦蓁刚好看一半。

    乔山看的稍微快一些,毕竟有些是他已经学过的专业课,但也还差十三本。

    而且是最难的十三本。

    一大早课题组其他人还没来,秦蓁已经在那里看书了。

    乔山好奇心驱使,过去看了眼,瞧着秦蓁在那里慢吞吞地看书,他忍不住开口,“你这么看,三个月肯定看不完。”

    秦蓁写完笔记这才抬起头来,“可周哥没说非要看完啊,他只是说‘这三个月先看这些书’,可不是这三个月看完这些书。”

    乔山懵了,还能这样理解?

    不对,他被秦蓁的思路带偏了。

    “你这是狡辩。”

    这种咬文嚼字的东西,得看怎么理解的。

    秦蓁也不跟他吵,正好看到课题组其他人进来,她连忙拿起自己的小本本过去问问题。

    两个月的时间,已经让秦蓁熟悉了这个课题组。

    张教授的课题组不大不小不到二十人,其中有十一人来自研究所,汇聚到西工大自然是为了进行一些重大项目的研究。

    另外七人,除了秦蓁和乔山这俩还没有正式入组的成员外,就是周辰、张辉煌、陈燕、林洁洁和郭文峻。

    这五人都是飞机工程系的毕业生,毕业前就是课题组成员,后来挂在飞机厂,继续在张教授这里进行研究。

    这会儿过来的人是林洁洁。

    虽是女孩名,但这是货真价实的帅小伙。

    “又有问题呀,先等下,给你们介绍下,这是赵萍萍,教授前两天看中的学生。”

    林洁洁帮忙做介绍,殊不知这名字让秦蓁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她怎么就忘了,《我在年代文里做科研》的女主赵萍萍刚入学就被学校科研大佬慧眼识珠带入研究团队。

    当时秦蓁重点关注的是属于原主的剧情,以至于没注意这个科研大佬正是张教授。

    哦吼,和天才少女赵萍萍一个师门了呢。

    秦蓁对赵萍萍没什么恶意,事实上原主混的这么惨还真不关女主什么事。

    何况人家小天才一心向科研,干嘛要搞不愉快呢。

    秦蓁笑了起来,当即给了新入门的小师妹一个拥抱,“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小师妹你好,我是秦蓁。”

    赵萍萍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有些迟疑,她刚才分明从这位师姐眼里看到了些错愕。

    是错愕,不是嫉妒。

    可就这么几秒钟,她就这么热情地拥抱自己……

    一年级新生赵萍萍脸上露出一些羞涩,“谢谢师姐,我会向各位师兄师姐和老师们学习,争取不拖大家后腿。”

    真是个乖孩子。

    难怪陈默生为这妹子痴狂呢。

    要她是男人,怕是也守不住。

    师姐妹俩你侬我侬让林洁洁很是满意,然而在研究室里的另一人傻了眼。

    秦蓁你故意的是吧?

    你都抱了,让我如何是好?

    我抱还是不抱呢? w ,请牢记:,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