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十九章 只是给你暖暖手
    陶甲正说得带劲,突然被陶华宁瞪了一眼:陶甲,你废话怎么那么多,快些去把我爹带回来的绸缎还有我朋友从京城送来的玩意儿拿出来。

    陶甲低头转身从马车里捧出来一大堆东西,堆在他的双手上,把他的视线都挡住了。

    苏青宁瞥了一眼,陶甲的手上有陶华宁所说的绸缎两匹,水青色和淡蓝色,流光溢彩的,竟是十分出名的蜀锦,听锦绣坊的女小二说这种锦缎一匹都得十两银子,这里两匹岂不是二十两,陶家大少爷这大手笔,送她一个乡下小村姑这么贵重的礼物不是在给她出难题吗?

    除这以外,还有两个红木所制的大匣子,上面雕刻着花鸟虫鱼,且不看里面装的是什么,光只看这匣子苏青宁就已经觉得精致好看。

    送给你!陶华宁指着放在石桌上的东西,一脸笑意盈盈。

    苏青宁面露难色:我,这礼物也太贵重,我受之有愧,愧不敢当。

    呸呸呸,青宁你说的什么话了,弯弯绕绕的一点儿也不像你的风格。陶华宁平日里看着温文尔雅,但是混熟之后其实在那雅致的外表之下也带着一点小霸王的味道。

    他既送了礼,苏青宁便没有不收的道理。

    苏青宁很清楚他的尿性,大家少爷送出去的东西断然没有往回拿的意思,她于是象征性地推辞了一番便收下了。

    只是也没有白要他的礼物的意思,马上就去储藏室里拿了她亲自晒的柿饼、元宝干和炸红薯片出来。

    陶华宁拿到后毫不避讳的当着苏青宁的面拆开一包品尝起来,半眯着眼睛夸道:果然是你们铺子里的东西,不过比那儿卖的好吃。

    苏青宁笑了,她的金手指岂是开玩笑的,不管做的什么吃食都比别人的好吃。

    两个人有说有笑的聊着,苏青宁突然感觉到院子里气压低了下去,她环顾四周一眼看到了站在房间门口的沈昀,他手里拿着一沓厚厚的宣纸,见苏青宁看到了他这才走上前来递到她面前:画好了。

    正是他先前答应替苏青宁画的食谱插画。

    苏青宁瞄了一眼,只见画技纯熟,画艺高超,画面流畅,看着着实是一种享受。

    她把这本跟陶华宁给她的一并放在一起比较,两人的画单从画技而言不相上下,但陶华宁的看着中规中矩,沈昀却带着一股野性,不管怎么样都好看。

    你们画得真好,只是可惜了配我写的这字儿了。苏青宁摊开双手看着自己纤长的手指,这双手做吃食,做绣活很是给力,可一写字儿就有些不听使唤,真是让人头疼。

    是可惜了点,不过不要紧,谁让我高兴了。陶华宁笑着,苏青宁什么都好,唯独这笔字

    苏青宁扯了扯嘴角暗暗吐槽,真是的瞎说什么大实话。

    沈昀没说话,但他平静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他并不嫌弃苏青宁的字,况且其实书里面也不完全是苏青宁的字。

    其中一小半是苏青宁口述他写的,还有一小半是他实在看不下去苏青宁的字了自己悄悄地照着她写的重新誊写了一遍。

    陶华宁凑过来翻看着合在一起的两本册子:你这书编得好,我看着上面的食谱都是咱们当地的家常小菜,后面又有好些新鲜菜谱,画得形象生动,做法简单易学,连不会厨艺的人看了都能摆弄出几道菜来。

    我家有个书局,需不需要替你印上几册放在书铺里面卖?

    苏青宁心动,但看看这般简陋的书页又有些犹豫:书铺里卖的要么是考学的书,要么是话本故事,这样的杂书能卖得出去吗?

    出书耶,这可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只是现代各种各样的书籍满天飞,这种集他人智慧的书可轮不到她来出,要是现在真有这么好的机会的话,她是不是应该把握一下呢?

    陶华宁趁机劝道:那你说说看你当初为什么会想着把食谱编写成册?

    苏青宁沉默了,书已经编好了,可是她似乎却已经忘记了当初编写书册的初心了。

    现在想想当初是因为她的便宜娘于氏厨艺不精被钱氏她们瞧不起处处为难,再加上苏紫宁她们对于自己教给她们的厨艺很感兴趣,为了让没有来听她讲客的人都有机会学到厨艺,为避免她们以后嫁到婆家不再因为厨艺而被为难

    太多太多的原因推动了她编书的决定。

    好,那就印吧,不过我希望价钱不要定得太贵,哪怕不赚钱都无所谓!她是真心想要为这个时代的女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陶华宁点点头表示本钱以外价格由她定。

    他们陶家多的是生意,涉及首饰、衣料、酒楼、毛皮、家具生意,并不在乎这点小钱。

    用他老爹的说陶家不缺钱,如今行善积德为陶家门户攒下功德方为上策,当然在陶晋仁眼中苏青宁才是那个最大的功德,她眉间阴德积蓄,是个有着满满福气的人。

    谁沾她,便能得享福德。

    与苏青宁商量好,陶华宁走的时候带走了她的书稿,答应成书后再把原件给她送回来。

    少爷,你十一月的休沐日只剩下一天半了,月底还是老太爷的生辰,您得留出一整天去陪着。统共只有半日自由安排,这一来一回的怎么成?陶甲在一旁听着自家少爷说话,简直就要把心操碎了。

    陶华宁一听急了,趁人不注意轻轻踩了陶甲一脚,死不经事的,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看他为难苏青宁转转眼珠很快有了主意:要不这样吧,你把你家书局的地址给我一个,我过两天要陪我爹娘去城隍庙烧香,顺路过去取。

    陶华宁不舍得错过这个见苏青宁的机会便道:那行,三天后吧,我抽小半日出来在书局里等你,先说好了这书印成册后你可得送我一本,我拿去给我家厨娘看看让她照着上面的点心方子给我做。

    沈昀全程听着,对于陶华宁如此明目张胆地抓住与苏青宁相处的机会,他心里说不难受是假的,但是他很清楚,现在的他什么都做不了。

    长叹一声打定主意,等到苏青宁一家三口去城隍庙的那天他一定要找机会跟着去,不给陶华宁与她单独相处的机会。

    十一月的君山县城很冷,但今日是庙会,城隍庙外人流涌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苏青宁裹着厚厚的棉衣戴着帷帽,把脖子缩着,鼻子都被冻得通红,轻轻一动都有一种鼻涕要流下来的错觉,她走在人流中,急切地想要找个避风的地方烤烤火。

    青儿,你慢慢走,人多别走丢了。于氏一把扯住她,将她拴在自己身边,生怕她被人流挤丢了。

    苏大海也让她不要乱走,苏青宁只好扁着嘴跟在他们身后,等着两个人慢慢地走着。

    沈昀靠着她侧边,看她冷得哆嗦,不动声色地朝她靠拢,然后趁着无人注意时借着衣袖的遮掩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苏青宁先是吓了一跳,然后心头一暖,啧,他的手好暖和,就像人形暖炉。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