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5章 吹毛求疵?
    自然,不只是荣王爷被打脸,尝过土豆的人都对这土疙瘩改观了。

    王月香乐得合不拢嘴:“絮儿真是咱们村的福星!只有两箩筐种子,种不了多少,明年挖出来的也都留种吧,还是挖烂了的拿来吃就好。”

    跟一开始不同,王月香现在已经舍不得这土豆种子浪费了,不过柳石氏把地都卖了,只给她们娘仨留了两亩,王月香还指望着这土豆给她带来收益再去买土地呢。

    柳石氏和柳从军一副出去了就没指望再回来的模样,王月香却没指望沾柳启智的光,更不认为柳从军是她能依靠的人。

    反倒是觉得像李兰花等人,或是郑小八他们那样,勤劳一些,日子有盼头,还心里踏实,只要跟着柳煦,就能受到很好的影响。

    她不要依靠别人,那要看人脸色

    柳煦笑:“这土豆在咱们这儿可以种春秋两季,不愁没吃的。”

    黄春花喜道:“没想到这东西看起来不起眼,竟然有这么多做法,做出来都还挺好吃的。”

    “这只是几种常见的做法。”虽是意料中的事,但大家都喜欢这土豆,柳煦心情自是不错,“剩下的做法,就等明年种出来再试吧。”

    后世风靡全世界的薯条因为相对做起来麻烦一些,也没有番茄酱,今天都没做呢。

    但原本的狼牙孜然土豆切成粗条做成麻辣土豆条也不错,没番茄酱,做成椒盐或五香味的薯条应该也会受孩子们的欢迎。

    不,也不一定只受孩子们欢迎,瞅瞅荣王爷,不也对麻辣土豆条这样的更像做给孩子们吃的零嘴儿感兴趣么?

    土豆事件顺利搞定,而菌类的香菇和木耳还有金针菇种植也比较顺利,路已经拓宽开修了一小截和原路不重合的部分,只等地砖铺上去。

    柳煦画了草图和肖七、小何细细探究了的砖窑也建好了。

    让柳煦吃惊的是肖七果真还对建窑比较了解,后来才知道肖七去过剑炉,铸剑师的剑范模子也是要在窑里烧的,那窑虽然不如砖窑大,该有的也一样没少。

    砖瓦窑便建在石子村和李家村之间,就在离将要修建的马路五十米远的农田里里建的,前不挨村,后不着店,以防火灾和污染。

    建好了还得试烧成功才算这砖窑成功了!

    虽然从晃晃资料库里对比了好几种不同的窑,自认为从理论上已经理解透彻了这些窑各部分的用处和注意事项,但毕竟都是纸上谈兵,真到了试烧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打鼓的。

    制坯模是用木板做的,底下那块木板上刻了些简单的纹路,而制砖的原料很简单,就是黄黏土加水,第一批试烧的地砖大约一千二百块,已经阴干后放到窑床上,生坯呈正方形宽四十厘米左右,厚度五厘米左右。

    窑床并不是直接在火膛上,而是在大大的火膛旁边,火膛连了烟道,烟道里的热气经过窑顶返回窑床使这些砖坯均匀受热,然后经过窑床另一边的烟道排出去。

    窑顶用厚厚的泥土糊了一遍,尽可能保温。

    燃料是从兴州运过来的精煤,稻草树叶枯枝和桔秆做引子生火。

    一开始火势不能太大,太大容易让泥坯爆炸,这一爆炸可能整炉的砖都毁了。

    烧制两个时辰以后,可以将火膛里火加大,窑内温度达到一千度以上,保持这样的火势烧制十二小时,冷确也需要时间较长,尽量自然冷确,如果急速冷确,也可能造成砖的炸裂,影响其紧固和使用。

    按石子村现在的温度,基本烧一窑砖得冷却二十四小时。

    这从一开始烧到砖出窑的时间便是两天,柳煦可不就整整紧张了两天么?

    开窑这天,又是热闹得紧,不止荣王爷,董大佑这俩看热闹专业户,带着他们各自的长随来了,还有董缘董绵,抱着猪妞的王月香,参与建窑工程的小何,以及里正和村里今天没有下地劳作的乡邻们,就连胡御医都跑来看热闹来了。

    就这自然冷确这么久以后,方砖竟还冒着热气,不过倒是不烫手了。

    这次负责烧窑的正是刘龙和老五,砖出窑也是他们。

    手掌上缠了布条,几块几块抱出来,放到旁边的平板车上,两人嘴都快咧到耳后了,尤其那个别扭的黑脸汉子刘龙:“柳大夫,俺可是真服你了。竟然连砖都能烧出来!”

    荣王爷这次没给柳煦泼冷水,到那平板车旁边拿起一块砖,哟,还有点沉!他双手稍一用力,掰了掰,没掰断。

    又拿起另一块,也用了些力气但又没完全使完劲掰了一下,依旧没掰断。

    荣王爷满意点头:“不错,不错,这地砖是烧制成功了。”

    看到地砖上粗糙的纹路,荣王爷拧起了眉:“这是画的草?”

    毫无美感!

    柳煦哪知道荣王爷所想,凑上前看了看:“对,这就是刘龙刘大哥在坯模上雕刻的。”

    黑脸别扭汉子此时倒是不别扭,有些享受众人羡慕的目光,还朝荣王爷大大咧咧笑:“草民只是信手胡画的,王爷见笑了。”

    还以为他夸他呢?荣王爷毫不客气地瞪大了眼:“这也画得太难看了!”

    “噗——”已有村民乐出了声。

    “草民没学过画。”黑脸汉子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傻笑,庆幸自己只是画了草来雕刻,而不是像老五画的松树。

    然而老五画的松树也没逃过被荣王爷发现的命运:“这又是什么?”

    “王爷,你拿反了,这边是树根,这边是树叶。”老五也不觉得自己雕得好,“这是草民雕刻的松树。”

    “松树?”荣王爷倒过来看了一下,叹了口气,“柳丫头这第一窑砖,烧得好好的,就败在这些画上了。”

    刘龙和老五都挺惭愧,柳煦好笑地说:“王爷,上面弄些纹路是防滑,有这功能就行了,铺到路上不会很难看的。”

    “你傻!”荣王爷瞪了她一眼,“大封官道多用石子铺路,石板甚至地砖用的地方少之又少。你这地砖要是美观一些,日后这坦州府别的地方修路都乐意买你的砖,你这自掏腰包修路的银子不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