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
    陈野是烦不胜烦,一个刘思思他还没想好怎么彻底解决,现在又多了个更烦人的谢菲。

    余光中瞥见阮杳一脸吃瓜吃到爽的表情,他心情不爽的很,差点就把人揪出来,说他已经有女朋友了,就是她。

    不过理智告诉他,只要他这么做,阮杳肯定拆他的台。

    考过月考就放月假,这次回家,陈家派了车来接,陈野顺带捎上了阮家三兄妹。

    至于唐洋洋和唐继洲两人是唐继河来接的,毕竟唐继洲的脚伤未愈,去车站搭车极其不方便,唐继河便揽下了这个差事。

    阮振南的扭伤彻底好了,只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体育老师这段时间没让他参加训练,平时做一些简单的运动,等放完月假回来再说。

    一路上沉默无语,车厢里有一种怪异的沉默,在这种氛围下,小胡都不敢随便开口说话,老老实实开车回了金水镇,先去阮家把兄妹三个放下了。

    “谢谢。”

    阮杳还是真心实意的道了声谢,坐小轿车总比坐小巴车舒服,没有难闻的气味,座椅也比较舒服,速度还快。

    陈野冷酷摇上了车窗,拽的很。

    家里没有人,阮杳猜黄丽华应该是去作坊那边了。

    阮振北便拿钥匙开门进屋,阮杳本以为回家就能看见自家新买的电视机,结果进了堂屋一瞧,跟之前没什么两样。

    难道是放到她的房间了?

    阮杳又推开自己房间的门,依旧没有电视机的身影。

    但是在她的书

    桌上,出现了一台红色的座机电话。

    阮杳眼前一亮,黄丽华没买电视机,居然花钱牵电话线装了一台座机,这是阮杳没有意料到的。

    五分钟后,黄丽华急色匆匆快步走了回来。

    她本来猜这几天阮杳就要放假回来了,是想在家里等她的。

    奈何最近生意太忙了,王秀芳又在休长假,她就只能自己多盯着点作坊里的事,以免出差错。

    “杳杳。”黄丽华抱住自己的心肝宝贝,一晃眼又是一个月没见着她了,她爱怜的看着女儿,觉得她瘦了。

    “在学校学习很辛苦吧?妈看你好像又瘦了。”

    “还行,没有特别辛苦。”阮杳实话实说,“可能是瘦了点,这个月学校组织了校运会,我身为班委,必须参加项目,报了个1000米,每天吃晚饭的时候我就去练习。”

    “你这孩子,怎么还是喜欢逞强。”

    黄丽华没有问阮杳跑了第几名,这在她心里不重要,“那你这几天在家,妈给你好好补补,争取多少补回来一点。”

    她转头冲门外喊:“阮振北,去杀只鸡!”

    阮振北应了一声,去鸡圈里捉了只鸡,熟练的割喉烫毛,收拾干净后送去了厨房。

    黄丽华围裙一系,咔咔把鸡剁成了块。

    眼下已经四点多,熬鸡汤来不及了,干脆做个女儿爱吃的老姜炒鸡,家里还有一些别人送来的青蛙,也一并炒了吃。

    黄丽华心里把晚上的菜谱定了,又吩咐阮振南烧火

    、阮振北去菜地里摘菜,忙的是不亦乐乎。

    快六点的时候,饭桌上已经摆了六个菜,老姜炒鸡、紫苏爆炒田鸡,白辣椒炒肉,丝瓜鸡蛋汤,清炒空心菜和豆豉炒空心菜杆。

    阮振北把半个西瓜切成块,放在菜篮子里端了过来。

    阮杳不着急吃饭,阮同方还没回呢,不过已经打电话通知过了,再等个两分钟应该就能到。

    她拿起一块西瓜啃了起来,香甜多汁的西瓜是她夏天最喜欢的水果。

    在学校的时候,她会在周日可以出校门的时候,和唐洋洋合买一个西瓜,让老板切开,一人一半拎回去用勺子擓着吃。

    西瓜真是太好吃的,她怎么都吃不腻。

    吃完一块西瓜,阮同方骑摩托车回来了,停好车,去洗干净手和脸,笑着往堂屋走。

    “都回了啊。”

    阮同方看到家人们没动筷先吃,显然是在等他,心里很是满足。

    黄丽华白了他一眼,这人废话真多。

    吃过晚饭,阮家三父子包揽了后续的杂事,阮杳拉着黄丽华出去散步。

    黄丽华其实不大愿意想去,看在女儿的面上,还是乖乖出去了。

    她知道女儿是有事要问。

    阮杳和黄丽华慢腾腾走了十几分钟,夕阳西斜,田里的稻谷大部分都收了,还剩零星几块稻谷没收。

    “妈,你怎么没买电视,换成了电话呀?”阮杳挽着她的胳膊,“我不是说电话不好,事实上我觉得电话比电视好,我们做生意的话,有个

    电话别人也好联系我们。”

    黄丽华颔首:“我也是这么想的,电视我怕是没什么时间去看,电话几乎天天都在用,所以我就牵了两台电话,一台放家里,一台放门店,有事联系方便。”

    黄丽华絮絮叨叨说了家里面生意扩张到什么地步,吴小龙受了黄丽华跟学校谈生意的启发,一口气又谈下了三家学校食堂的供货,之后还有其他学校的采购打了电话过来,说要进货。

    家里作坊现在连白天都没空休息,一天到晚忙个不停,黄丽华不得不又雇了两个人,加上之前的,作坊里如今一共有6个人干活。

    可生产力还是不太能跟上需求,但作坊空间有限,再雇人也没地方塞,黄丽华正为这件事发愁。

    阮杳提醒她:“妈,你忘了那个农村信用社的阿姨了吗?我们可以贷款建厂啊,别说十几个做事的,几十个、几百个都放得下。”

    一语点醒梦中人,黄丽华把忘到脑后的石向红想了起来,隐约是记得石向红说过可以向银行借一大笔钱来着。

    不过黄丽华的思想还没跳出传统的桎梏,90年代贷款的人不多,而且她要贷的还不是一笔小数目,她担心自己以后还不起。

    “杳杳,妈担心贷款不靠谱啊,而且建厂不是几千、几万块就可以的……”

    黄丽华其实对于现状很满意了,不夸张的说,他们家现在绝对是枫桥村首富,一年赚好几万不成问题。

    阮杳

    看了看一脸歉意的黄丽华,还是能理解她的。

    该想个什么办法让黄丽华接受这件事呢?

    靠等吗?

    那不行,做生意就是要抢先机,不抓住时代的特殊性大有作为,她这个穿书者也太没用了。

    ","downloadAttribute":"1","onlytentHide":"0","preChapterUrl":"/r/527817704/?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4&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27817704%&vt=3&ftlType=1&onlytentHide=0","chapterId":"555302769","summaryUrl":".cmread./sns//l/forum/?bookid=527817704","ChapterUrl":"","downloadAttributeByChapters":"1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