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4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又走了大概一个月, 一众人终于到了京城。

    到了京城,宣旨大臣就算完成任务了,直接拍拍手回三省复命了, 孔循一家也准备先进宫谢恩, 然后在京城安顿下来,只有林风,又尴尬了。

    他得去哪啊?

    好在孔循是个八面玲珑人, 见林风如此, 就叫来自己夫人, “毕竟陛下金口已开, 风儿直接回冯府有些不妥,你带着他先去宫里看看三皇子妃, 我去面圣后,见到陛下或者冯相,问一句再做处置。”

    于是, 林风就跟着孔夫人和孔家几个儿子女儿, 进了宫。

    进宫路上,孔夫人先给林风点了一下宫中情况。

    皇帝登基时因为年纪已大, 登基后并没有大选嫔妃, 宫中高位嫔妃,大多是皇帝登基前府里旧人。

    当年皇帝未登基前, 有一正三侧四位妻妾,正室是曹夫人,侧室是魏夫人、夏夫人、王夫人。

    曹夫人就是如今曹皇后, 当初皇帝登基前, 有一子一女, 只是其子在当年那场兵变中死于非命, 曹皇后也因此打击一病不起,这些年一直病殃殃,莫说打理后宫,就连平时宫宴,都不怎么出来。

    不过曹皇后和皇帝是结发夫妻,皇帝一向很敬重皇后,再加上曹皇后还有一女,女婿更是多年跟着皇帝南征北战,所以曹皇后虽然常年病弱,整个后宫却无人敢轻视。

    所以他们这次去,虽是看三皇子妃,但得先去见皇后,以示尊重。

    除了皇后,还有潞王之母魏夫人,登基后追封德妃,两位皇子之母夏夫人,登基后封贤妃,这两位年纪本就和皇帝相当,甚至魏夫人比皇帝还大,所以陆续已经在皇帝登基前后过世,如今宫里,只还剩比较年轻王夫人,淑妃。

    王淑妃早年曾是伪朝一名将妾室,后来这位和当年还是节度使皇帝对阵,被皇帝揍得落花流水,后来就郁闷死了,先帝登基后,皇帝进京,听着老对头家里有一位美貌贤惠妾室,比较善于打理家务,正在守寡,皇帝干脆就顺手替老对头照顾了一下孤儿寡母,把这个美貌妾室娶回了家。

    果然,这位妾室一进门,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伺候得好曹夫人,打理得各种家务,竟得到皇帝和曹夫人一致好评,所以皇帝登基后,虽然这位王夫人既无子嗣,还是改嫁,依旧稳坐四妃淑妃之位。

    如今宫里,也是这位在打理。

    所以这位也得拜访一下。

    林风听得目瞪口呆,原来管理型人才,到哪都吃香。

    孔夫人给林风介绍完,马车也到了宫门外,孔夫人带着林风和一众孩子下了车,递了牌子,过了一会,一个内侍出来,引着众人进去。

    众人跟着内侍走走停停走了大约半个时辰,才来到后宫,到了曹皇后宫殿。

    “皇后娘娘和淑妃娘娘正在偏殿做针线。”内侍低声提醒了一句。

    孔夫人会意,塞了个荷包给内侍,“多谢公公提醒。”

    内侍接了荷包,就进去通传,很快,一个宫女出来,引孔夫人一众人进去。

    进了偏殿,林风跟在孔夫人身后,微微抬头,就看到里面榻上,一个身穿寻常衣物妇人正在绣着荷包,旁边,一个三十多岁宫装清丽佳人正在她下首帮她挑着丝线配色。

    两人在一起,竟然甚是温馨。

    林风眨眨眼,寻常人家妻妾都没和谐到这种程度,这位大名鼎鼎王淑妃,果然名不虚传,而且让林风有侧目是,这位王淑妃容貌,竟然不逊于他娘,林风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和他娘样貌相当。

    看到孔夫人进来,宫装美人抬头,笑着对身边曹皇后说,“娘娘,孔夫人来了。”

    曹皇后年纪已经有些大了,放下荷包,在王淑妃扶着坐正身子,“亲家母来了,来,赐坐。”

    孔夫人忙说不敢当不敢当,这才带着一众孩子坐下。

    孔夫人坐下,就笑着说:“臣妇听到三皇子妃初有身孕,心中不胜欢喜,恰好陛下准了我家夫君回京,这才一回京就进宫叨扰。”

    曹皇后对三皇子妃有孕也很高兴,“你是她母亲,来看看是应该,厚儿媳妇有孕,陛下和本宫也很欢喜,你一家既然回来,若是有空,不如去多去看看,你生养过,也可以多照应一下厚儿媳妇。”

    孔夫人听了不胜欢喜,她本来就想照顾,只是碍于闺女住在宫里,不好常常进宫,如今有皇后这句话,别人再不敢多闲言碎语。

    林风站在后面,也有些惊讶,没来之前,他都做好皇宫大院,规矩森严,皇家高高在上准备,可如今一看,皇宫虽然有些规矩,但无论皇后后妃,都很和气,尤其皇后,林风看着,竟和寻常富贵人家主母没什么区别。

    孔夫人说完正事,又陪着皇后聊了会天,还说起这些年在沧州一些趣事。

    皇后笑着说:“这些年除了厚儿成亲,你们家回来一趟,竟也好多年没好好见见了,本宫瞅着,你们家人丁又兴旺了不少。”

    孔夫人听了,忙让几个年幼孩子出来拜见皇后,这些年她和夫君在沧州没事,还真没少造人。

    皇后看着这些孩子挺高兴,对身边淑妃说:“你去开库房拿些南边进贡小玩意来,给这些孩子,小孩子家,看着怪可人。”

    淑妃笑道:“上次南边进贡一批珊瑚珠子和布料,很是新奇,臣妾看孔家这几个孩子有男有女,男孩赏珊瑚,女孩赏布料,让他们弄着玩可好。”

    皇后听着很满意,“你去安排吧!”

    淑妃于是叫来贴身宫女,解下钥匙,让她去拿。

    皇后看着挺喜欢孩子,不仅一一问了几个孩子叫什么,连孔家几个大也都过问了两句,只是等看到林风时,愣了一下。

    “这个孩子?”

    孔夫人忙说:“娘娘,这是风小郎君。”

    皇后愣愣地看着林风,有些没反应过来。

    还是旁边王淑妃反应比较快,忙小声说:“娘娘,你忘了,汴京时,冯相和陛下那个孩子。”

    皇后却恍然未闻,拉着林风,轻声问:“你多大了?”

    “这个月,刚十七。”林风回道。

    “十七,”皇后喃喃念叨一句,“我儿当年也是刚刚十七。”

    说着,皇后痴痴地看着林风,眼泪就下来了,“我审儿啊!我审儿当年也是这个年纪,就再也没回来,我儿啊!”

    ……

    所以等皇帝带着冯相孔循到后宫时,就看到整个中宫一片兵荒马乱。

    皇后抱着林风哭得死去活来,王淑妃和孔夫人一左一右在旁边苦苦相劝,旁边宫女内侍安慰,端盆,打帕子挤了一屋,最外面,孔家一众孩子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

    刚迈进门槛皇帝和冯相孔循懵了,皇后宫中,这是出什么事了?

    行宫30340藏书阁门前,林风抱着一大摞书卷从屋里走出来,走到门外大青石板上,放下,然后一卷卷展开,开始晒书。

    校书郎一职始于西汉,开始是朝廷征调天下名士到兰台或者宫内藏书处校正典籍,可慢慢地,就逐渐演变成文官中一个九品芝麻官了,也就是,只要是以文入职,一般第一个授,就是校书郎。

    也是因此,整个朝廷校书郎,可谓数量庞大。

    因此这些校书郎,自然也不可能每个都有资格修订宫中书籍,大多数,进来也就打了杂。

    所以当上校书郎头三天,林风被上峰随手指派着晒了三天书。

    今天是第三天。

    林风悠闲地晒着书,晒书?晒书好啊,起码不用在家被两个大儒逼着读书。

    虽然浪费体力,可不浪费脑子啊!

    所以对于这晒书虽然枯燥无味,林风却干得很是自得。

    而且更好是,校书郎人数多,平时干活时可以偷偷唠个嗑,林风只进来三天,就听了不少朝廷八卦,知道了不少朝廷内幕。

    例如:当今皇帝其实是个文盲。

    林风无意间听到这个八卦时,惊得差点手中书都差点掉了,在林风以前看影视剧中,皇帝不说玉树临风,才气逼人,那肯定也是威严庄重,学富五车,所以在林风印象中,皇帝肯定学识不错,可事实证明,那只是影视,当今皇帝,确实是个文盲。 w ,请牢记:,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